中国网 文章来源:东北网 | 时间:2007年09月24日
9月22日,新立村村民陈寿莲老人与孤残孩子——丹江春,幸福地拥抱在一起。当天,牡丹江市第一个"新农村儿童之家"在西安区新立村正式揭牌成立,共有17名孤残儿童由新立村7户农村家庭寄养。
去年,市儿童福利院在周边7个村调查摸底,精心筛选有爱心、有责任心,符合国家设立寄养标准的农民家庭,经过半年的试寄养,最后选定西安区新立村7户优秀家庭,为首批孤残儿童的"新家"。在试寄养期间,孤残儿童小亚洲住在新立村高村长家,每天衣食住行都由临时爸爸、妈妈照料,生活十分幸福。儿童福利院的书记侯梅来看望他时,小亚洲紧拽着她的手说:"候妈妈到我家住吧!这里水好、空气好,我的新爸妈人更好!"看到小亚洲健康的身体,一付主人模样的神情,儿童福利院的所有人员放心的笑了。
当日9时,今年55岁的村民陈寿莲早早地来到村委会,紧紧地搂抱着即将寄养的三个孩子——丹江春、丹江林、杨丹,生怕被别人"抢"了去。陈寿莲现今子孙满堂,家中的田地承包给他人,经济富裕,本应和老伴颐养天年。"如今的农村生活富裕了,衣食住行的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孤儿院的孩子由俺养,不会比别人差!"三个孤残孩子在她家试寄养的6个月里,娘儿四个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小丹江春没有自理能力,大小便经常失禁,陈寿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换洗;小杨丹非常懂事,经常帮家里扫地,做些简单的家务。最令陈寿莲感动的是,一次,8岁的丹江林看到自己拖着疲倦的身子,便伸出小手说:"奶奶坐下,我来给你锤锤背!"陈寿莲抚摸着丹江林的头,心里特别舒坦、轻松。
据了解,为了解决寄养家庭的经济负担,市儿童福利院每月给一个孩子生活费用补贴400元,同时在新立村设立儿童康复活动室,免费提供价值近10万元的康复器材,并由康复专家定期给孤残儿童做康复训练和指导。如今17个孤残儿童都有了"新家",都有了幸福的新生活。
来源: 牡丹江晨报 作者: 陈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