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人洪水中舍命救18人
2007-09-23

  当王树先获得“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消息19日传回福建省永定县抚市镇里兴村时,许多村民再次来到他的墓前,深深缅怀这位不顾74岁高龄,英勇救出18人,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老党员。

  已长出青草的王树先墓地,正对着受灾群众在政府帮助下建起的漂亮新居。里兴村的村民们永远不能忘记去年6月18日遭受200年不遇洪灾的那一幕。

  当日清晨5时许,雨越下越大,住在客家土楼“笃庆楼”的王树先早早起床后就如往常一样,下楼为大家通沟排水,但不久他就发现这次的雨特别大。很快,在溪边低洼处的“笃庆楼”和隔壁“汉兴楼”之间出现了湍急的水流,而且迅速上涨。

  二三十米远的后山是村里防洪预案的逃生点,但王树先却奋力冲到楼上,唤醒左邻右舍。他爬上屋顶,敲打脸盆高声呼叫:“起床啊!快跑,大水来了!”许多村民在睡梦中被惊醒,跑出土楼,跑向高处。王树先跳出土楼时,水已漫过膝盖,浊浪翻滚。他打断一楼窗栏,一手扶住窗框,一手不断把困在楼内的小孩、老人和妇女拖拽出来,一个、两个、三个……18个人因此获救。

  这时,另一座楼上还有3名老人受困。精疲力竭的王树先便抓住一扇窗户想冲过去,一股巨浪将他卷走。紧接着“汉兴楼”塌了,“笃庆楼”也塌了大半,但两幢楼里的132名村民中有128名获救。

  次日中午,悲痛万分的村民们在20多公里外的东溪河段,找到了王树先的遗体。

  王树先出殡那天,许多村民都来为他们心目中的英雄送最后一程,800人的队伍从村头排到了村尾。

  在里兴村村民心中,这个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留下的不仅是生命最后一刻绽放出的耀眼光芒,更有日常平凡生活中带给他们的长久温暖。

  王树先1951年参军,参加过剿匪战斗,13年军旅生涯中,他先后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复员回乡后,他担任过生产队会计、烤烟技术员,还和队里的干部一起带领乡亲们兴办养猪场、碾米加工厂、米粉厂,努力使大家过上好日子。

  里兴村的村民说起王树先,都说他是个热心肠的好人。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平时村里有了纠纷矛盾,总是他出面调解。

  王树先的侄子曾经想资助他装修一下破旧的房子,结果王树先拿这笔钱为村里修了桥,他自己还另捐了2000元。

  “笃庆楼”里住的84岁孤寡老人吴桂英,受王树先悉心照顾20多年。王树先牺牲后,老人哀伤不已;村里安排安置房时,老人只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新房一定要跟王树先的墓靠得近一些。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