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自杀者皆有抑郁情绪
2007-09-16

  今天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专家称培养兴趣学会倾诉是解决之道

  今天是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四川省心理干预中心的专家昨日表示,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已成为首位死因。作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自杀行为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自杀,但几乎所有的自杀者都有抑郁情绪。”

  考研落榜男子割腕自杀

  两年前,大学毕业的赖强(化名)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岂料以3分的差距不幸落榜。自那以后,性格好强的他呆在家中连续昏睡了一周,整日无精打采,对谁都爱理不理。更为严重的是,他开始睡不着觉,成天吼头痛。“那个娃娃是不是精神方面有问题哦?”面对他人背后的质疑,赖强越发孤僻了,终于有一天,不堪压力的赖强选择了割腕自杀,企图结束自己的生命,所幸被父母及时发现。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袁茵,同时也是四川省心理干预中心的“谈判专家”。昨日她向记者透露,四川省心理干预中心于2004年成立之后,所进行的自杀干预呈逐年增多之势。根据有关统计,我国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每年有28.7万人选择用这种非正常的方式踏上不归路,自杀甚至成为15岁到34岁人群的首要死因。她表示,在所接触的自杀案例中,当事人都有严重的抑郁倾向。“当生存压力越来越让人窒息时,自杀成了许多人的逃避方式。而如果提早发现进行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悲剧通常可以避免。”

  解决之道 学会向人倾诉

  袁茵同时向广大市民建议:当遇到不愉快事情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以调整抑郁情绪、寻找积极方法解决:可以通过运动或旅游进行排解;可以向朋友、家人倾诉,“有些人从来不倾诉,日积月累,就会走不出抑郁的情绪,彻底绝望……”另外,要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因为兴趣单一的话,遇到挫折就很难排解不快。

来源:华西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