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女孩婚前性行为的心理
2007-08-30

来源:中国网—TOM新闻

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姑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为数不少。据一家妇产科医院婚前检查的统计资料来看,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现象,已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有不少姑娘因未婚先孕,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

 

为什么未婚先有性行为,未婚先孕的现象会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呢?

 

有人对未婚先孕而做人工流的少女进行了一次调查后发现,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心理:

 

热恋心理: 两人由初恋进入热恋,感情如胶似漆,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

 

恋爱达到白热化程度,一旦海誓山盟,性行为也随之而来。这类少女做"人流"虽有羞涩之感,但并不感到空虚和沮丧,甚至还认为这是自己对男友的一种无私的奉献。

 

迎合心理: 这些少女认为男友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因怕失去对方,便默然应允,迎合对方。

 

有心理: 这类姑娘认为男友不错,同时别的少女与她又有一定的竞争性,为了不使自己在竞争中失利,便发生性行为,造成既成事实,达到占有目的。

 

掩饰心理: 她们常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与男友发生性行为的。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从她们内心来讲并不想这样做,但又抵挡不住而就之。

 

侥幸心理: 首次发生性关系后,大多产生怕怀孕的紧张恐惧心理。但时间一长,发现没事,便产生了侥幸心理。结果,怀孕了。

 

屈从心理: 这些姑娘常有求于男性帮助解决招工等困难时被男方要挟、控制,尽管她们内心并不愿意,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发生了性行为。

 

好奇心理: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女,随着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对性也产生了好奇心理。这些少女是抱着好奇的尝试心理而发生性行为的。

 

逆反心理: 些少女的婚姻常常因受到家庭、亲友、组织的阻挠,不准她与心上人交往,于是,产生逆反心理,发生性行为。

 

无所谓心理: 这些少女受到西方"性解放"的影响,对婚前性行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性觉醒提前: 青春期姑娘产生了朦胧性感,喜欢结交异性。影视剧中性镜头的增多,丰富的青春交际,纷繁的社会熏陶,使她们喜欢幼想的性觉醒超前了。

 

银幕上情人的一个飞吻、画刊上一个多情的姿态、小说中一段入微的性描写、公园里的一个亲昵动作……都会很自然地引起性朦胧期少女的关注和思索,使她们激起结交异性的愿望并隐隐产生性冲动。

 

她们的社会经验又不丰富,涉世浅,又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感情,容易坠入"情网"而不能自拔,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青春期又被心理学家称为"性危险期"。

 

为了预防和减少发生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现象,对青少年要进行适当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正面性教育。

 

对青春期少女,家长、老师决不能简单、粗暴地干涉她们的社会交往,要进行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异性观,教导她们不要沉溺于对异性的盲目追求而荒废学习年华,贻误宝贵的青春。

 

对影视片中、公园里的拥抱、接吻镜头,对小说中的性描写,画刊上性感强烈的照片、画像,要增强免疫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帮助她们取精华去糟粕。

 

少女在同异性的接触中要做到自珍、自重、自爱、自强、牢固地筑起心理防卫,清除杂念,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旦发生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时,家长和学校、单位要用正确的教育和帮助方法,绝对不应歧视、讽刺、挖苦和责骂,应避免增加她们的精神创伤;要尊重她们的人格,从爱护、帮助和同情的角度出发,劝导她们吸取教训。医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医德,抱着治病救人和与人为善的同情态度。

 

只有整个社会都动员起来,才能减少和杜绝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先孕的不正常现象,才能使青少年顺利地度过青春危险期,使他(她)们的心身能健康地发育、成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