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耳朵基金”
2007-08-19

  让小建宏能够听到声音是郭家岭村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
  因为住房有限,一个破旧柜子在土炕上将李恒斌与二儿子隔成两家。这反倒让小建宏和小伙伴多了一个玩耍的地方。
  热心的村民经常到李家做客,懂事的小建宏总会热情地招呼大家落座。
  为了攒钱给小建宏治耳朵,李家饭桌上除了自家地里的青菜,很难出现其他副食。

  虽然听不到任何声音,但小建宏仍然能通过手势与设立“建宏耳朵基金”的村支书陈明(左一)交流。

 

 

 

 

 

 

 

 

 

 

 

 

 

 

 

 

 

 

 

 

 

 

 

 

 

 

 

 

 

 

 

 

 

 

 

 

 

 

 

 

 

 

 

 

 

 

 

 

 

 

   每天清晨,陈明都要看一眼挂在村委会门前的小木箱,他希望这个写着“建宏耳朵基金”的木箱里能出现奇迹。
  陈明是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镇郭家岭村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建宏耳朵基金”就是他设立的。在这个木箱背后,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

  2005年10月6日,郭家岭村村民李恒斌惟一的孙子李建宏降生了。孙子的到来让李恒斌高兴得合不拢嘴,整天抱着小建宏舍不得放手。然而半年后,李老汉发现小建宏对声音没反应,这一不祥的预兆让李家人寝食难安。经诊断,小建宏患的是神经性耳聋,惟一的治疗手段就是换人造耳蜗,但一只人造耳蜗的价格高达15万元,还不包括手术费。这对李家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全家人决定留下奶奶照顾建宏和81岁的太爷爷,其他人全部外出打工,为建宏治耳朵挣钱。

  56岁的李恒斌来到县城一建筑工地干重体力活。岫岩县城距郭家岭村37公里,思念孙子心切的老李隔三差五就回家看看小建宏。为了省下来回12元的车费,李老汉每次回家都向工友借辆自行车,在收工后骑两个多小时的盘山道回家;而为了不耽误干活赚钱,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骑车赶回工地。一次,老李为给孙子送回一个自制的大拨浪鼓骑车回家时摔下盘山道,致使左腿骨折。但为给孙子治病,他硬是不让儿子为他花钱治伤。

  李恒斌家的难事牵动着郭家岭村的421户村民的心,更放在了今年4月新上任的村支书陈明的心上。

  “李恒斌家是全村为数不多的贫困户,他家的事我们不能不管。”7月9日上午,陈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小木箱,挂到了村委会的墙上。他在上面写了“建宏耳朵基金”几个字,并带头捐款500元。

  如今“建宏耳朵基金”已收到捐款2102元。“现在的基金治小建宏的耳朵根本不够,但我们仍然会为此努力,直到小建宏的耳朵治好。”陈明说。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