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女孩为残疾卖画女募捐
2007-08-18

来源: 天山网-都市消费晨报

仨女孩为残疾卖画女募捐

她们希望和首府市民一起帮她买轮椅凑够女儿的学费
 
 
   
     8月13日,看着3个女孩,看着由1元、2元凑成的捐款,吴小兰哭了,泪水打湿了一张又一张纸巾。韩颖慧轻轻地用手挽过36岁的吴小兰,让这位坚强的阿姨尽情挥洒泪水,3个女孩知道,这泪水中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天山网讯 (记者王小成 李铁军摄影报道) 3个13岁的小女孩看了《“我不是讨饭的,您得收我一幅画”》报道后,被主人公——残疾人吴小兰卖画挣钱的故事打动,她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吴小兰募捐。

    虽然她们能力有限,但她们执著地认为,热心市民可以帮助吴小兰实现小小的心愿:买一辆轮椅,凑够女儿的学费。

    弯曲的双手画出活蝴蝶

    韩颖慧、陆怡、满元佳宝,这3个好朋友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子校初一的学生,她们看到《“我不是讨饭的,您得收我一幅画”》的报道后,8月10日,特意赶到乌鲁木齐西单商场附近看望吴小兰。

    当天,韩颖慧和两个伙伴从人群中挤进去,看到一个四肢残疾、正在吃力握笔画画的阿姨,画面中一只蝴蝶在荷花中飞舞。

    看到吴小兰用弯曲的手画画,3个女孩被感动了,每个人掏出身上仅有的5元钱塞给她,并且决定用1个月的时间募捐,帮吴小兰实现心愿。

    仨女孩募捐帮她买轮椅

    主意拿定后,8月11日,3个小女孩拿着募捐箱走向街头,“叔叔,我们是为报纸上登的吴小兰阿姨募捐的,请您献点爱心吧”。

    陆怡说:“我们一般选下班时间募捐,这时大人没那么忙,有空停下来问问吴小兰阿姨的事儿,捐款的人会多些。”她说,捐钱的多是年轻人,有的捐60元,有的捐10元、20元不等。

    第二天,募捐现场改在解放军第474医院 (原空军医院)的外科楼附近,当天雨下得很大,但在3个小女孩一刻不停的呼吁下,捐款的人络绎不绝。

    赶往病房的杨女士从包里掏出10元钱塞进募捐箱转身就走,当记者追问她时,杨女士说:“我看过那个残疾人卖画的报道,她的事迹很感人,我们应该出一份力帮助她。小孩都在帮她,我捐点儿钱算啥?”

    到发稿时,3个女孩共募捐到近400元,她们把钱交到了吴小兰的手上。如今,3个小女孩还在继续她们的爱心行动。

    报道回放

    8月9日晨报B8版报道《“我不是讨饭的,您得收我一幅画”》

    36岁的吴小兰四肢先天性残疾,带着6岁半的女儿租住在乌市安宁渠路一间小平房里,多年来,她坚持自力更生,没向任何部门求助,靠卖画为生。现在,吴小兰每天都带着女儿坐公交车到铁路局卖画,她的自强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天山网讯(记者秦金俐摄影报道)数了数手上的钱,吴小兰喜上眉梢,她心疼地看着一旁玩耍的女儿星星,今天挣了15元钱,下午可以让女儿吃一顿早想吃的拌面了。然后,她又拿起笔画了一只兔子,希望在回家前能再卖掉一幅画。

 

 
遭遇家庭变故卖画挣钱不乞讨感谢好心人帮助
 

36岁的吴小兰四肢先天性残疾,带着6岁半的女儿租住在乌市安宁渠路一间小平房里,靠卖画为生。虽然吴小兰双手因残疾弯曲,但她却能用左胳膊撑住右胳膊,由右手夹住毛笔来画画。她画的多是小动物,线条简单,只有黑白两色,但很逼真。

 

就是靠着这个本领,6年来吴小兰带着女儿辗转新疆各个城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母女俩的屋子,同时让女儿走进校园。

 

吴小兰家在甘肃农村,一出生双手、双脚就严重弯曲,要靠绑在大腿上的自制鞋子才能行走。

 

1999年,因为和父母赌气,28岁的吴小兰离开家到了兰州。流浪的第10天,一名炸油条的男子收留了吴小兰,两人很快结婚。

 

2000年10月,吴小兰的女儿星星出生;2001年,吴小兰一家来到了新疆呼图壁县打工;一年后,吴小兰的丈夫变了心,吴小兰只好带着女儿离开了家。

 

2002年夏天,呼图壁县城大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抱着女儿、四肢残疾的女人,她专心致志地画着画,一元、两元、五元,她还给自己的画标了价。她就是吴小兰。

 

离开家后,吴小兰为了自己和女儿的生计,捡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爱好:画画。

 

在街头卖画时,有些好心人看母女俩可怜,放下钱就走,可是吴小兰不肯,一定会给他一幅画。“我不是要饭的,给我钱我就得给你画。”吴小兰说。

 

风里来雨里去,吴小兰带着女儿换了6个城市。有人劝她去乞讨,不用这么辛苦;还有位女士想认养星星,并要给她两万元,可是吴小兰不同意。

 

“我有自尊心,我还能靠自己的劳动找饭吃,不管有多困难,我都会把女儿养大。”吴小兰说,她不想让女儿看到她乞讨。

 

5年来,吴小兰坚持自力更生,没向任何部门求助。

 

现在,吴小兰每天都带着女儿坐公交车到铁路局卖画,她的自强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一位70多岁的大爷每天下午都会把吴小兰送上回家的公交车,还给她买画纸和墨汁;45岁的保姆王烈银是吴小兰到乌鲁木齐才认识的同乡,她经常给吴小兰和她女儿带些吃的。

 

女儿星星一直是吴小兰的好帮手,买饭跑腿都是她的事。懂事的小姑娘不久前还开始卖报纸了。“妈妈太辛苦了。”星星说话时,不停地用手抚摩着吴小兰的脸。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