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提前预防心理水土不服
2007-08-16

来源:新浪网-东方今报 

    漫长的假期快过去了,距开学就剩下10多天了。开学前后,正是学生心理波动期,这是由于孩子对暑假生活和学校生活的心理反差引起的。

    专家提醒,开学前,家长要适度引导和提醒孩子,减缓“开学综合征”,让孩子尽早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新学期很多学生出现心理失调

  星期天一大早还在酣梦中,就被喧腾的人声吵醒,一看表刚过7时。不用多猜就知道隔壁学校的高中部学生已经开始补课了,7时正是他们下早课吃饭的时间。对他们来说,补课其实也是新学期的开始,即便是周六、周日,学习照旧。

  早饭后,记者到学校转转,发现有学生哈欠连天,精力不足,有些在上课时竟然睡觉。碰到以前的老师,他说,这些学生的心还没从假期中收回来,要一两周的时间学生才能适应。

  郑州中学心理咨询老师渠美荣告诉记者:“每个新学期开学,都会有学生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对刚刚开始的学习生活感到厌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时容易疲倦等,尤其是暑期过后的新学期,表现更明显。孩子在暑期过度放松,一些孩子玩电脑、看电视时间过长,昼夜颠倒,然而自我调节和适应环境能力相对成人较弱,生物钟一时难以调节过来,难以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容易出现波动。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是导致“开学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一些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或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学习成绩不好、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差、过于追求完美的学生是“开学综合征”易发人群。

  ●家长的压力让孩子心理失调

  临近开学,邻居家的一对母女就冲突不断。暑假过后,女儿就要上高二了,女儿天天上网,当妈的很看不惯。快开学了,妈妈免不了要多说女儿几句,女儿则厌烦母亲的唠唠叨叨,因此母女俩关系特别紧张,邻居一天到晚都能听到她们的争吵声。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张海燕认为,开学本身就会让孩子有压力又来的感觉,家长再唠叨、施压,反而让孩子心理压力更重,对家长和学习都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物节律的调节。

  开学不仅给孩子带来一些压力,也会给家长带来压力,担心孩子新学期的学习,如果家长发现自己有焦虑的情绪,也应该适当进行调节,尽量不要把牢骚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新学期前收心有诀窍

  “这种‘开学综合征’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调整好。

    这种调整并不一定要求孩子在开学前就开始学习,而是通过看看书来收收心,无论是漫画还是杂志,目的是让他们的心理和生活规律恢复正常。”渠美荣说,“其实,开学后出现心理不适的不仅有学生,一些老师也会出现心理不适,所以,家长对孩子的不适症状应该宽容些。”

  心理学家发现,对减缓孩子出现的“开学综合征”重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张海燕说,开学前,家长可以用语言提示孩子收心,但是不要用责备施压的态度,而是要采用商量鼓励的语言,让孩子意识到假期马上就要结束的现实,并且告诉孩子回到学校又可以与同学快乐玩耍,又能在新学期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暗示都有助于孩子树立信心,放松心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