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大仁
2007-08-13

小琴大仁

——浙江省首届十大“自强创业之星”林小琴纪事

◎纪刚

 

 

人不可貌相。史书上曾载孔子以貌误人的事,后世相学家常引为相貌必先相德的例证,本文主人公林小琴,则是个极鲜活的例证。

 

人都说林小琴其貌不扬,不拘小节,此话不虚。

 

宾馆初次见面:他65岁,160身高,走起路来腰身略有歪斜,一顶极普通的黑色贝雷帽,一件驼色宽大布衣,一条浅蓝色仔裤,一双带划痕的黑皮鞋,全身上下价值超不过300元。走到电梯口,抢先用身子顶住电梯门,等候记者过来。进到卧室,鞋子一脱,蹲在椅子上与记者聊起来,全然没有千万资产老板做派,难怪人常把他当成极普通的穷老头。

 

林小琴任董事长的温岭市九龙电器有限公司,8000平方米厂房加办公楼,规模不算小,但办公室和卧室都很凌乱,与他的老板身份极不相称。

 

只有抽烟这条,方能折射出他随意人生的气度。据说,他抽烟很凶,曾每日自抽3包软中华,还不算给人递烟。不过由于肺炎,现在他已支烟不沾了。

 

一、 小形大智

 

就林小琴而言,不仅不可貌相,甚或不可名相。小琴,很文雅、很女性的名字,是家里唯一呵护他的读过私塾的父亲林端甫起的,或许是期望他过上琴瑟和谐的幸福生活吧。实际上,林小琴既不文雅也不女性,且饱受磨难。林家33女中,他年岁最小,也只有他身罹重疾致残,右腰塌陷,身形矮小,但也恰恰是他最具智慧,做得最好。大磨难是从10岁患肾结核开始的。

 

家贫少药,腹部流脓不止,常有排泄物、寄生虫从腰部洞口流出,伴有恶臭,难以近人,读到小学二年级便只好辍学在家。15岁时肾病更重,父亲带他到黄岩县城求医,郎中断言,此子“无药可医”。

温岭建水库,父亲带他到水库工地卖熟食。由于身形不堪,怕把顾客吓跑,他总是远离摊位,替父亲打打下手。

 

天无绝人之路。两年后的一天,一个水库做工者提着只从坟地捉来、无人敢吃的红肚皮大鳖,来到熟食摊。自觉生不如死的林小琴,用9分钱一包的香烟换来大鳖,炖熟吃下。没成想,腹上烂洞竟愈合了,身体也日渐硬朗。

 

林小琴说,没有父亲,我活不到今天。也恰恰因为没有顶替父亲职业,林小琴才有了今天。30多年前,父亲去世,他本可以到父亲所在的国营商店工作,享受每月28元固定工资。但林小琴说,我不去,那点钱还没我开水果摊赚的多呢。

 

生活的磨难养成他大智若愚、我行我素的性格,即使文革时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批斗,也无怨无悔。磨难也不断砥砺和催生着他的智慧。

 

18岁开始,林小琴就义无反顾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那时什么都做”,林小琴说。修车铺、水果摊、烟酒店、小饭馆、砖窑厂……只要想到的小生意,他都会尝试。别看林小琴文化不高,可脑子灵、点子多、学东西快。他住的横湖桥村是集市,人流量大。他借来铁锅,借钱买来茶杯,在街角支起条凳,开办了集市上唯一的茶水摊,卖起一分钱一杯的茶水,以后又添加了3分钱一瓶的热水。

 

闲余,他常到附近修车铺转转,硬是看会了修车本领,自己也开了修车摊。那时很少有人出租自行车,他心一动,用积蓄买了辆半旧自行车,修好后出租,一天租费一角钱。以后车铺逐渐购买了10多辆车出租。附近肖村、长屿石板矿生意红火,却无人销售运石板手拉车的钢圈。他看在眼里,就到上海买回钢圈出售,稳稳赚了一笔。

 

也有走眼的时候。承包小煤球炉,他亏了40多万,1992年在山西大同开煤矿,煤开采出来卖不出去,净赔了60万。

 

但林小琴似乎天生就是经商的料,生意上的事他喜欢一个人说了算。20世纪80年代,他买卡车雇人从上海运送旧电机回来销售,15年后他成了百万富翁。他在横湖桥村自家后房搭起厂房,为温岭汽车配件厂做配套业务,后演变成温岭钱江集团配套厂。2002年,他买下本地街道靠一级公路的20亩地,住在工地,亲自督建厂房,节省了200多万建筑费,温岭九龙电器有限公司随之拔地而起。如今,他的两个不到40岁的儿子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打理配套企业,使他的九龙公司成鼎足之势。

 

直到今天,他一刻未停止要将生意做大,和记者聊天,他还在盘算考察、投资外地行业的事。

 

俗语说成家立业。林小琴即有立业基础,自然也想到成家。1968年文革时期,距横湖桥村10多里北山的一个篾匠,看到别人都吃不饱,唯独林小琴餐餐白米饭,桌上有鱼肉,就对8子女中的老二、17岁的女儿说,林家是街上做买卖的,嫁给他一定享福。岳父大人可谓眼光独具。林妻19岁与林小琴结婚,身高1.5多的她,当时又黄又瘦,体重仅90斤,而现在是150斤,心宽体胖,烧得一手好菜,成了林小琴琴瑟和谐的贤内助。

 

二、 小侠大勇

 

林小琴的可贵在于,不仅自己致富,还愿救助他人,他的助人甚至到了以德报怨的地步,只能用侠肝义胆来形容。

 

由于身形矮小,林小琴不仅遭世人白眼,还遭到几乎全家人鄙视。一提到小琴的婚姻,母亲竟说:“你想讨老婆,除非河里石板能浮起来。”小琴大姐也阻拦小琴对象说:“不要嫁给他。”林小琴却没有记恨母亲、姐姐和家人,致富后给了他们应有的帮助。大姐没有小孩,生病时,林小琴就到大姐家看望,给她买东西。1993年大姐去世,临终时,大姐终于悔悟道:“是我对不起他呀!”

 

林小琴为人仗义执言,不论亲疏。村里服装厂老板克扣女工工钱。女工经人指点求助于小琴。小琴马上找到老板论理,甚至整天呆在老板厂里不走,老板不解地说:“你有病,又没欠你的钱,犯得着每天催吗?”小琴说:“生意人要有公德心。”女工终于拿到工钱,写了感谢信。信中说:“我们本素不相识,老板和你是同村人。你帮我们办事,没得一点报酬,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

 

林小琴救人很多,不论恩怨。20多年前,邻居两兄弟,哥哥独占两间房,弟弟结婚想租一间遭拒,求助于小琴。小琴去劝哥哥,话不投机大吵了一场。不久,哥哥儿子掉进3米深河中,林小琴立即跳入水中救起孩子,哥哥登门向小琴致谢。

 

小琴家门前,是横湖河主航道,又是水道交叉处,有条宽2米的三洞桥,桥窄坡陡,行人、船客落水的事常有发生。林小琴在自家修车铺常备竹竿、手电、长绳、救生圈“4件宝”,用它们先后救起20多人。1985年冬夜,天降雨雪,桥旁传来呼救声,小琴拿起手电赶到河边,发现河面漂浮着3个人。是附近村村民江富春夫妇撑船去砖窑厂,船碰桥墩沉入水中,两人不会水,刚巧路过的小琴二儿子林海华受父熏陶,下河救人,却无力将他们拉上岸。小琴身体也不硬朗,就给路过的村民宝富腰上系上长绳下河救人,小琴夫妇使劲拉绳,把3人全救上岸。小琴又出钱为宝富医治被玻璃划破的伤腿。

 

林小琴的仗义行侠远近闻名。钱不多时,他以力救人;有了些钱财,他更是不吝以财助人。他是温岭捐款大户,为市慈善总会慷慨解囊,捐助外来打工者医药费,替几家敬老院添置设备,为当地小学修校舍。对当地贫困残疾人和残疾孩子,更是关爱有加。资助贫困残疾孩子朱国35.4万元大学学费,资助3万元帮另一残疾人子女读完高中。2007年上半年,他听说市聋校条件艰苦,主动与校长联系,每年拿1万元补贴孩子伙食,再拿2.5万元为学校添置新桌椅。学校感谢林小琴,聘他为名誉校长和红领巾校外辅导员。

 

林小琴不仅助人,还想着尽一己之力帮助社会。温岭市有块两三千亩的百姓农保田,是沉降地,地陷1米,常年积水。他从市人大一朋友处得知此事,便几次带司机开车自费跑到北京,通过朋友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还约请市领导一起去北京沟通。他的努力终有眉目,有关部门打算将当地部分围海造田作农保田,在沉降地建工业区。一位副市长感慨道:“用自己的钱为公家办事,不多见啊!”

 

林小琴名片上印有这样的话:“心系五湖四海感谢党的恩情,想尽千方百计帮助百姓致富。”或许,林小琴就是怀着这样的襟怀,才被浙江省政府网,以最高得票推举为2007年浙江省首届十大“自强创业之星”。

 

小与大,弱与强总是相对的。孔子曰: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林小琴不是伟人,常人眼里他只是个其貌不扬的小老头,只有走进他的内心深处,才能领悟他胸中怀有的大智、大勇、大仁。

 

来源:中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