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孩子为何不愿出门?
2007-07-25

时间:2007年7月25日9:51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每年假期,许多孩子都喜欢参加各种夏令营或外出旅游。但记者同时发现,有些孩子一到假期就不喜欢或不愿意出门,为何会这样呢?记者就此进行了相关了解。

  现象一:怕吃苦,不敢接触社会

  小刘是赣南师院的大一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也想趁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后来听一些学长说,在一些企业做暑期工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工资也低,工作中可能要受不少委屈,小刘觉得自己胆子比较小,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流,可能适应不了,所以打消了原先的念头。不少大学生也像小刘这样,习惯了校园里的舒适生活,因为怕吃苦而不愿到社会中锻炼,选择在家呆着。

  现象二:家长担心安全问题

  小谢向来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虽然已经读初中了,但仍过着家——学校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长假中,小谢的生活变得更加单一了,几乎每天都在家里看书、睡觉。小谢的父母因为上班忙,没空带她出去玩,但又不放心她一个人出去,所以她只好呆在家里。记者了解到,这种心态的家长不在少数。很多家长认为,当今社会情况比较复杂,孩子一个人出去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孩子的交通安全也让人担忧,还是让孩子留在家里更放心。

  现象三:在家学习或玩电脑

  小董的假期日程表是这样的:8∶00起床,用一至一个半小时时间看书做作业;10∶00至12∶00,上网与朋友聊天、玩游戏;中午休息,下午14∶00至15∶30看书、做作业,16∶00后上网、玩游戏;晚饭后看电视、上网。小董认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习。小董的家人却有些担心,他们觉得孩子缺少与外界的交流,担心孩子以后与人交际会比较困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小董这样的孩子也不少,他们中有的人埋头于课程的复习和预习,假期学习资料堆成了小山。有的人则爱好游戏,想充分利用长假好好过把“游戏瘾”。

  针对有些孩子不愿出门的现象,记者咨询了赣南师院心理学的沈老师。沈老师告诉记者,一些孩子不愿出门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原因,不敢接触社会,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如果长时期不愿或很少与人交流,将不利于孩子以后人际关系的培养,甚至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闭的倾向。沈老师建议家长们,在暑假期间尽可能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孩子对一些活动的兴趣,帮孩子扩展更多的交流渠道。(实习生廖丽花 特约记者李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