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增加,老年自救与急救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家住北京市崇文区景泰东里76岁的孙老太太无儿无女,老伴早逝,一人独居。前不久的某天中午11点,她在晾衣服时,不慎摔倒在阳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喊人又没人应。最后送到医院,诊断为小腿骨折。
住在包头胡同9号楼的王桂醇老人,其惟一的儿子在南方工作并成了家,一年当中只有春节那几天能见上一面,平时只有老人独居一室,料理生活。一次突发脑血栓形成,不省人事,幸亏遇上房管所查暖气,才被发现,送进医院救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 突然失明
表现:眼前突然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这叫做一过性失明。持续几十秒钟、几分钟,长者达十几分钟后又恢复原来视力。
发病诱因:本病常在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肾炎、动脉内膜炎等疾病的老人中发生;精神过度紧张或遭受精神创伤时也有可能发生。
急救措施:
○ 在发生先兆症状时,如果缓解很慢,应立即从常备急救盒中取出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可很快使症状消失。
○ 发作时先从急救盒内取出亚硝酸异戊酯药一瓶,放在手帕中击碎放出气体连续吸入,直至气味消失为止;再取出硝酸甘油片(0.6毫克)含在舌下。同时可对患眼进行重复、间歇的按摩,促使血管扩张。
突发意外的自救与急救
□ 跌倒
表现:如果臀部着地,易发生髋部股骨颈骨折。这时可局部剧烈疼痛。因为有些老人痛觉不敏感,如果骨折两端成角相嵌,甚至还可起立行走,但出现跛行;跌倒时如向前扑到,常可引起股骨骨干、髌骨及上肢前臂骨折,局部疼痛,明显肿胀,甚至出现创口。颅内损伤可当场出现神志变化、剧烈呕吐、耳鼻出血,有的虽然当时清醒,但过一段时间可再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
急救措施:
○ 如果跌得较重,不要急于挪动身体,先看看哪个地方痛。
○ 应先将其置于硬木板上,仰卧位。一时找不到硬木板时,可先就地平躺。
○ 如果腰后部疼痛怀疑有腰椎骨折,应在该处用枕或卷折好的毛巾垫好,使脊柱避免屈曲压迫脊髓。
○ 如果怀疑有股骨颈骨折,应用木板固定骨折部位。木板长度相当于腋下到足跟处,在腋下及木板端,包好衬垫物,在胸廓部及骨盆部作环形包扎。其他部位骨折,可用两条木板夹住骨折部位,上、中、下三部位用绷带固定。
○ 有创口者,应用洁净毛巾、布单把创口包好,再用夹板固定。
○ 头颅损伤有耳鼻出血者,不要用纱布,棉花、手帕去堵塞,否则可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继发感染。
○ 头部或臀部着地,出现头痛、呕吐时,是颅内出血的征兆,不可轻视。
□ 食物中毒
有些老人习惯吃剩饭剩菜,这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表现:有明确的吃不洁食物史。中毒者一般多在食后6~24小时内发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腹泻严重者可造成脱水。
急救措施:一旦发现食物中毒,应尽快送病重者到医院救治。现场急救措施:
○ 尽快催吐。(1)用筷子或手指轻碰患者咽壁,促使呕吐。(2)可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0毫升,让患者喝下。(3)肉类食品中毒,则可服用十滴水促使呕吐。
○ 药物导泻。食物中毒时间超过2小时,精神较好者,则可服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体质较好者,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
如果中毒者已发生昏迷,则禁止对其催吐。
□ 煤气中毒
表现:开始时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之后出现晕倒、昏睡、昏迷、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等现象,严重者会因缺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急救措施:
○ 立即开门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
○ 将老人移置温暖、通风好的房间内。
○ 解开衣服、裤带,注意保温。
○ 能饮水者,可喝热糖茶水。
○ 必要时针刺人中穴。
○ 呼吸困难或停止时,立即做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 严重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 噎食
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美国每年约有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阻塞气管的食物常见的有肉类、蛋黄和蛋糕、年糕、粽子、元宵、地瓜、包子等。
表现:发生噎食时,患者会突然不能说话和呼吸,常用手指向咽喉部,或窒息倒地。噎食者往往来不及送医院抢救。
来源:华乐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