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很"累"暑假"按摩" 心理门诊迎来学生潮
2007-07-23

2007年07月23日 08:51:22  来源:南国早报 

 


    7月初,一声“放暑假了”让学生们暂时甩开书包,远离考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许多学生心里“积攒”的学业压力无处释放,因此,不少人利用暑期进行系统的心理调适。放暑假以来,南宁市各医院的心理门诊迎来了“学生潮”,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明显增多。

    记者从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心理卫生中心了解到,从7月上旬至今,来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的人数比平时增加近三成,其中90%以上是在校学生。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最大因素,就是学业压力。

    7月19日,记者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门诊见到了家长林女士。她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小彦是南宁市一所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开学就升高三了。小彦平时总是说自己少看1小时的书,就会有几十个人超过他,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从今年年初开始,儿子开始头痛、烦躁,后来发展到全身都痛,坐立不安,整夜失眠,而且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这样那样的重病。

    当天在心理门诊等待就诊的时间里,小彦又开始觉得腰痛,变得烦躁起来,坚持说自己的腰椎出了问题。最后,他丢下林女士一个人在心理门诊排队,自己跑到骨科去看病了。林女士无奈地说,半年时间里,她已经带小彦看遍了医院的各个科室,拍片、CT、透视做了很多次,从头检查到脚,医生说他的身体根本没问题,毛病是出在心里。听了医生的建议,她打算在这个暑假让儿子接受系统的心理辅导,否则他可能无法面对明年的高考。

    记者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如今向低龄化靠近,不少小学生也在遭受多动症、学习障碍、精力不集中等心理问题的困扰。

    嘉嘉今年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平时上课,最多5分钟他就坐不住了,找同学说话,用作业纸叠飞机,甚至在课堂上离开座位。在学习方面,他连最简单的阅读和书写都成问题,十足一副“坏小孩”的模样,让家长老师非常头疼。这几天,母亲将他带到心理门诊,经诊断,他患有多动症和学习障碍。

    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吴歆介绍,暑假以来,他每天都接诊到患有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的青少年,以小学生为主。现在,有20多名小病人正在接受系统的治疗。这类心理疾病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发病儿童的年龄却越来越小,有的只有五六岁。

    吴歆说,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学业对他们心理造成的损害最明显。他发现,被家长送来治疗的孩子往往已经出现很严重的心理症状。如果家长在早期就能敏锐地察觉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早治疗,就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的痛苦。

    吴歆提醒,判断孩子的心理是否出现问题,要从个人功能、家庭功能、社会功能3个方面进行观察。个人功能主要是指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下降是个敏感指标;家庭功能主要是看孩子是否逆反,跟家长能否沟通;孩子在学校跟老师、同学是否能够融洽相处,这是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张若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