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泉州石狮市凤里街道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施少波
凤里聚仁路中段到新源北街,经常能看到一位中年男子,上下班或上门开展工作时骑着“代步车”并带着一根拐杖。他就是凤里街道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施少波先生。
三岁时的一次发高烧导致小儿麻痹后遗症,使施少波再也无法和别人一样正常行走,只能靠拄拐杖行走。渴望知识和成才的施先生,他的小学生涯是由其母亲和邻居背到学校读完的,初中毕业时尽管成绩优异(达到上重点高中),但因当时残疾人不能参加高考上大学等种种原因,只好辍学在家。后经人介绍,自幼聪明的施少波拜师学艺,学习旧式家具花草和人物的雕刻工艺。由于该工艺在随后的时间里市场前景不好,施少波便在距家不远的地方找些零星的手工活干。从进鞋厂打工、摆水果摊,到用“代步车”载客营生,再到进国营冷冻厂当临时工,他用坚强搏击着奔波的人生。
2004年是施少波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经过市残联选聘考核后,他当上了我市首批社区残疾人联络员。从此,他与残疾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全心全意为辖区的残疾朋友奔走,尽可能让所有的残疾人得到人们更多的关爱。
“面对一位位残疾人的痛苦和遭遇,我感同身受,所以,每位残疾对象我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记者在与施少波闲聊时,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种沉甸甸的爱心和至高无上的责任感。前不久,他深入到五星社区一残疾人家庭普查登记时,发现这位残疾人的父亲长年卧病在床,母亲也不慎摔伤了腿,行动极不方便,这个残疾人家庭成员不能及时到办事处“爱心慈善超市”领取各级政府发给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施少波看后急在心里,决定帮他们代领政府补助物资,并用“代步车”冒着炎热天气亲自送到这位残疾户家。让这位残疾户全家喜出外望,感恩不尽。
“虽然开展残疾人工作要比正常人难,但热心为残疾朋友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更为有幸为残疾人事业效劳而自豪!这是施少波的一番心里话,也是做一名社区残疾联络人的切身感受。
来源:残疾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