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虐待时刻存在 拒绝与孩子谈话也是一种暴力
2007-07-17

2007年07月17日 06:35      来源:今日早报 
 
 
杨东蓉 黄轶涵 
 
  拒绝与孩子谈话也是一种暴力

  我省拟建预防对儿童伤害与忽视网络联盟

   浙江在线07月17日讯 “如今家家户户都生一个宝宝,心疼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对他们实施暴力?”昨天上午,在省妇联和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的浙江省“预防儿童伤害与忽视”项目区级工作组成立大会上,不少家长代表都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里已很少还有对儿童的暴力。

  但专家表示,向儿童大叫或尖叫,拒绝与儿童谈话,要求儿童做某事……都属于对儿童的暴力!

  对儿童的精神虐待

  时刻存在

  家住杭州仓基新村的韩晓晓(化名),今年才读小学三年级,平时双休日基本都被各种兴趣班给占了,一到暑假更是“变本加厉”,钢琴、书法、舞蹈、写作……都是父母强加给她的“兴趣”。一旦晓晓不愿意去上课,妈妈就会以“晓晓不懂事,伤了妈妈的心”为由,连续好几天拒绝与女儿谈话,脾气暴躁的爸爸则威胁晓晓,不上兴趣班就把她赶出家门等。有时晓晓谎称身体不舒服,不想上课时,只有小学文化的外婆就讲一些恶鬼的故事,以此来恐吓外孙女。

  与会的专家表示,不少家长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总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但家长长期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他们参加各种学习班,就存在“虐待”和“忽视”孩子的倾向。

  童年被虐待经历

  与心理健康有明显关联

  2005年,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国内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儿童暴力调查。近期,相关课题组也对浙江省的804名大中专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男孩容易受到躯体虐待和精神虐待,而女孩更容易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童年期的被虐待经历与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关联。

  与童年期没有被虐待经历的学生相比,有过多重被虐经历的青少年,他们总体幸福感明显偏低,而出现自杀意念的比例明显偏高。当童年期受虐待经历种类数超过7种时,抑郁和自杀的倾向反而下降,但他们参与打架斗殴的比例却陡然上升。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金雷主任认为,虽然此次调查是有关我省儿童虐待问题初步和局部的评估,但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儿童受虐待问题在我省并不少见。

  浙江要建预防

  对儿童伤害与忽视网络联盟

  从去年开始,全国妇联就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预防儿童伤害与忽视”项目,浙江作为全国3个执行地区之一,计划用5年时间,以学校为基础、以妇女儿童为主体、多部门参与,尝试建立对儿童虐待与忽视的预防网。同时,还将建立一个预防对儿童虐待与忽视的社会支持网络联盟,为受暴力伤害的儿童提供准确、及时的援助。

  目前,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已把杭州明珠教育集团学校初中部、康桥中心和濮家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作为“预防儿童伤害与忽视”项目实施的实验点,聘请专家、学者组建智囊团,建立受害儿童心理求助模式及程序,对受害儿童进行心理帮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