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焦点:“家庭生病孩子吃药”
2007-07-12

2007年07月12日 09: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现状:心理问题不再回避

  “高考前那段时间,我的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儿小事都会想不开,我甚至怀疑自己神经质。”已参加完高考的汪同学说,因为自己不好意思对身边人提起,她选择拨打12355——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热线,倾诉心事。

  据12355热线统计,自2005年9月1日热线开通至今年5月,共接听电话5507次,其中心理咨询类电话4704次。而拨打热线的群体以青少年为主,占67%。另外,30-50岁之间的询问者也以咨询孩子的问题为主。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中心负责人钱一鸣说,与以往谈“心理问题”色变不同的是,现在的很多青少年都能逐渐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从避而不谈到主动寻求帮助,这说明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促使社会容忍性和接纳性都提高了。”

  目前,青少年咨询的心理问题以考试焦虑、亲子沟通、师生关系、早恋等为主,而抑郁症、强迫症等疑似心理障碍,网络成瘾、性心理扭曲、孤独、孤僻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专家指出,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日经常接触电脑、网络、手机等现代化传播工具,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就会引起一系列心理问题。

  原因:家庭生病孩子吃药  

  只有在热线里,小刘才愿意开启自己的心门。在她12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她随父亲与奶奶一起生活。身边的亲人甚至她的同伴都经常指责母亲,使她觉得母亲既可亲又可恨,于是产生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她很希望见到自己的母亲,但母亲来看她时,她却故意躲起来,不听话,不穿妈妈买的衣服,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

  “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和亲近,是造成孩子心理缺陷的根源。”钱一鸣说,“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如果孩子生长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里,会受到心理创伤,甚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颖惠为家长们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家长要尽可能采取各种方式主动与孩子交流。如果不能面对面,可以通过短信、书信、电话等方式沟通;二是由于青少年容易与同伴交流,家长可以主动介绍朋友给孩子认识。”

  吴颖惠强调,青少年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成长中常见的现象。家长应该调整好心态,从正常人的角度进行心理呵护和引导,而不是采取针对病人的心理治疗。

  对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家长、学校、社会的整体关注和参与。

  与往年相比,青少年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也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仅12355咨询热线就向社会招募了500多名志愿者接听热线。

  志愿者苗老师是农业大学心理学教师,每天下午4时,都会准时来接听热线。“当我听到青少年诉说他们的心理问题时,心情很沉重,但每次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了他们,我又是快乐的。在心态上,我们是他们的同龄人。”她说。

  据苗老师介绍,现在很多大学都新增了心理学专业,社会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这些都促使更多人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起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现在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服务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项目。除此以外,“青春热线”、“知心姐姐热线”、“心理咨询网站”等都早已开通,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途径越来越多。

  “我们很高兴身边有这么多‘知心姐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她们。”北方交大附属中学的许同学说。(燕纯纯 李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