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华网
案例:
刘女士来电称,她的女儿小朱是一个初中生,一次她在网上看到汕头几个女中学生打另一个女生的网络视频,其中有一个视频是两个女学生脱掉一个女学生的衣服,她看后很害怕,并对校园生活产生了恐惧心理。刘女士看到这几个视频之后也感到非常震惊,希望专家分析一下为什么现在校园暴力越来越多,学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暴力行为?应如何修复女儿的恐惧心理?
专家分析:
学生缺乏感受爱的能力
心理咨询师陈智雄认为,出现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现在很多学生,没有人生目标,或者人生目标较模糊,这样心理就会感觉不踏实,没有安全感;第二,学生感受爱的能力缺乏,有的学生由于家长的过分保护和过分关爱,已经对别人的关爱产生了麻木感,学生的共情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也下降了;第三,家庭、学校、社会由于过分重视分数,对学生心理层面上的关爱严重不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我们缺乏对他们书本以外技能的开发与培养。
这些缺乏安全感、生活在痛苦的自卑情绪中的学生,在心理上错误地以为利用暴力征服别人,就可以获得安全感和克服自卑,于是采取暴力行为。消除校园暴力现象,陈智雄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学生们培养起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理想与目标,同时培养学生们感受爱的能力,还有共情能力。为了让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能够健康发展,家长、老师、社会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中,都需要多用心,多给学生一些关爱他人的榜样作用。
校园暴力只是个别现象
陈智雄认为,校园暴力现象,借助网络媒体,快速地在学生群体中传播起来,这里面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所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小朱及刘女士的害怕,是由于连续看了几段校园暴力视频,心里充斥了对校园生活安全的担心,出现了常见的“以偏概全”式不合理信念。刘女士应让女儿知道,网络上的几个视频并不代表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这个社会有爱心的人、有美德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成熟,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一旦遭受暴力侵害的学生,一定要让家长知道。对于心理影响较严重的,需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主持人点评:放下恐惧走好自己的路
这个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社会生活处于多元化状态。对于学生来说,校园是他们感受社会生活的一个起点,看到一些不良的现象,其实没必要惊慌,就当长了一点见识,让自己多一份安全防患的先见之明。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世界上好人远远多于坏人,所以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就能走好自己的路。(主持人:本报记者许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