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发生的血案
2007-07-08

稿源: 乌鲁木齐晚报   

受伤的李凯依然在接受治疗。 刘新华摄

    天山网讯(记者程雪红 陈霞报道)回忆起十天前在校门口被乱刀砍伤的一幕,躺在病床上的李凯(化名)仍然感到恐惧。6月22日,一桩血案发生在位于雅山的新疆某专科学校的校门前。

    7月3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在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李凯,他躺在病床上,头部、右胳膊、右手小拇指等四处被包上了纱布。

    校园门口挥砍刀

    李凯是新疆某专科学校一年级学生,今年20岁,家住阿勒泰地区。据李凯回忆,当日23时30分左右,他和两名同学一起,送前来拜访的朋友。当四人走到校门口时,迎面走来六七个男生,其中一名男生故意碰了他一下。

    “干什么呢?”李凯用责怪的语气问道。“你小子欠揍是吧?”推搡时,领头的瘦高个突然从袖子中抽出一把砍刀。

    李凯告诉记者,同学想劝架却无法靠近他,刀向他的头部、手臂砍去,顿时鲜血直流。

    一阵钻心的痛,李凯发现右手小拇指断了。七个男生见状,扔下砍刀跑进校园。

    原来他是“替罪羊

    经检查,李凯头部、右胳膊被砍伤,右手小拇指被砍断。经医院抢救,小拇指已接上。

    雅山派出所赶到该校进行调查,在该校宿舍内先后将王某、周某、徐某、苏某等七名学生抓获。七人均为在校学生,最大的20岁,最小的不满17岁。

    几天前周某到北园春某高校找朋友玩时,无意中得罪了那里的一个学生,被对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周某返校后找到同学王某、徐某、苏某等决定“以牙还牙”。

    案发当日,他们七人带着三把砍刀,去北园春某高校报仇,到了目的地,只见和周某有过节的学生周围有一大帮人,几人只好悻悻返回学校。回校途中,他们心里窝着火,决定一不做二不休,非要找个茬发泄一下。于是李凯成了“替罪羊”。

    砍人学生批评教育

    据雅山派出所民警介绍,李凯所在的学校是新疆某专科学校的分校区,民警夜间巡逻,经常发现凌晨三四点钟还有学生在外游荡,学校值班室并不作登记和管理。

    李凯被打的事情在学校已经传开了,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都表示知道此事。一名同学说:“学校以前从来不将校门锁死,即使是凌晨两三点,都要留一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的通道。这件事情发生后,晚上11点多就锁校门了。”

    7月4日,新疆某专科学校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伤人事件出来后,校方前后给受伤学生垫付了近8000元医疗费,现在正在对已经被家长保释出来的7名伤人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最终如何处置,要看受伤学生的恢复程度和法医鉴定结果。

    法情关注

    校园暴力重在预防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周小西:

    一方面,出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未成年人,社会中各种新文化、新事物都毫无遮拦地暴露在他们面前,媒体特别是网络潜移默化,暴力、色情等不良的内容也在侵袭着他们幼稚的心灵,对他人的尊敬、对他人的感受、安全甚至生命的漠视,成为一种常态,心中没有了爱,心里的“储爱槽”是空的,很多东西就变得无所谓了,损害别人、伤害他人、致人伤残甚至夺人性命就显得非常随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也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干预,一些时候还有负面强化,带来更为恶劣的后果。

    另一方面,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也受到多方重视,他们所面临、承载的实际压力太大,社会发展的要求,父母过高的期望,让他们有时难以承受,加之青春期的反叛心理、对周边环境的不满,自身知识、经验不足,要确立地位亟待成人……

    从个体的特殊性来讲,一些学生的暴力倾向是为了释放压力;一些学生已经养成不良习惯,放纵自己恶劣的情绪,通过暴力来展示自己的力量;还有一类学生平时不能准确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始终处于被动的忍耐状态,负面情绪不断的累积,无处释放,一旦失控会成为沉默的爆发型,酿成大祸。另外,哥们义气,不轻易“服软”也是导致犯罪的因素。

    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重点还是在预防,而大量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生正常发展的各个阶段,青春期的教育尤为突出。自我意识、情绪的管理、与人交往的方法等等,与此同时,社会环境的改善,学校、家庭教育的生动、深入,补缺心理健康这一大块,是社会要考虑的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