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日讯 平顶山日报报道:七一前夕,鲁山县委领导到库区乡慰问老党员曹志英,当了解到他50多年来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对党忠心耿耿,居功不自傲,处处为党旗增光添彩的事迹时,对老人更加敬重。
“想想牺牲的同志,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
今年82岁的曹志英,是鲁山县库区乡西沟村村民,出身贫困,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伏牛山、大别山剿过土匪。1950年2月曹志英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9月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连司务长。
提起抗美援朝那段经历,老人至今记忆犹新。曹志英告诉记者:“我是司务长,实际是背饭锅的,只要一行军,连里做饭的大锅都是我背,同志们说我是背锅司务长。朝鲜战争打得非常艰苦,我有很多战友都牺牲在了那里。一次,正在行军,突然飞来两架敌人的飞机,空旷野地,毫无遮掩,还没等我们卧倒,飞机就扔下两颗炸弹,30多位同志眨眼工夫全牺牲了。我虽没牺牲,但负了伤。在朝鲜我立过许多次功,回国时各种奖章包了一包,我从来没把立功的事对别人说过,奖章也遗失得一个也没有了。在朝鲜战场上,哪个志愿军战士不立功?我向来没把立功当回事,当兵就是保国卫家,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活着的人立功受奖,牺牲的人不更应该受奖吗?几十年来,我想想牺牲的同志,觉得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他们要是不牺牲,说不定也能活到我这么大年纪,一家人和和美美多幸福啊。”
1952年6月,曹志英从朝鲜回国治伤,1953年5月复员回到西沟村。从此,脱下战袍的曹志英,以冲天的干劲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1956年至1980年,他先后任西沟大队大队长、党支部书记。
“党叫干啥就干啥,决不能讨价还价”
“党叫干啥就干啥,决不能讨价还价。”这是曹志英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1958年修建昭平台水库,溢洪道的位置在西沟大队,上级把任务交给了西沟村。公社领导找到时任大队长的曹志英,问他有啥困难没有,他像在战场上接受指挥员的命令一样:“没啥困难,保证完成。”他迅速组织起突击队,亲自带队修建溢洪道。严冬时节寒风凛冽,曹志英和突击队的同志们日夜奋战。有的人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艰苦,想回家。曹志英开会动员,说:“在朝鲜战场上,雪下几尺厚,吃没吃,喝没喝,可同志们依然顽强作战。比比朝鲜战场上,这点苦能算什么?”在他的鼓动下,大伙儿大干的情绪又高涨了起来。为修建昭平台水库溢洪道,曹志英累出了一身病。
在上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曹志英率领大伙儿开山造田,使全村耕地增加了许多。秋季,他背着行李上山看庄稼,因露水大,致使腿部旧伤复发,疼得浑身流汗,可他依然坚持将庄稼看护收到场。
在曹志英任村干部期间,凡上级安排的工作,西沟村没有一次落后,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忘了党的事”
入党50多年来,曹志英始终以《党章》要求自己,党性极强。
任村干部时曹志英工作积极,后来因年事高,不再担任村干部了,可他对党的深厚感情有增无减。他每月按时向党支部交纳党费,有时病了,就让儿子去代交。他时常对儿子说:“这忘那忘,交党费不能忘。”新《党章》颁布后,他细读了3遍,并与老《党章》作比较,不同的地方,用笔批注,细心揣摸,反复研究为什么要改,改动的意义是什么。前几年开展农村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他认真学习《先进性教育读本》的每一章节。曹志英每天还坚持到村党支部阅读报纸。村党支部每次开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这些年,看他年龄大、行动不方便,村党支部的同志劝他不要来开会了,有啥新精神去给他传达。他一听,严肃地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忘了党的事。我现在还能走动,咋能不参会呢?”
村党支部每次做出决定的事,曹志英始终与党支部保持一致,有的群众不理解或不赞同时,他主动去做工作。
“只要我能动弹,就要为大家办点事”
在西沟村,曹志英是位德高望重的人,干部、村民都很敬重他。这主要缘于他一心为大家。秋麦两季,劳力们都下田劳动,小孩没人看,曹志英主动担负起看小孩的任务。几家村民过意不去,要酬谢他。他笑笑,说:“你们都正忙,我是
闲人,领领小孩还用酬谢?”邻里有了纠纷,他闻讯即到,劝劝这方,说说那头,只要他一到场,纠纷立马平息。
村上修“户户通”道路,曹志英天天拄着拐棍到施工现场,当起了义务监工。他一怕质量不过关,二怕水泥没凝固有人踩路。最近这几天持续高温,中午期间异常燥热,他不顾子女的劝说,饭碗一推就往路上跑,连午觉也不睡。他说:“只要我能动弹,就要为大家办点事。晌午这一阵儿路上没人,最怕外来的车碾路。村上修条路多不容易,千万要修好。”
来源:平顶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