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莫让孩子陷入“情感真空”
2007-07-02

2007-07-02 作者:黄金兰 来源:文汇报    

    暑假到了,“学生的快乐就是放长假,考试功课暂时放下它,开开心心去度假多逍遥”,这首儿歌唱出了很多中小学生的心声。
    
    暑假应该是中小学生的一个休息和调整期,学生们经过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疲惫的身心得到休息,为下一个学期“充电”,同时培养各种健康的个人兴趣爱好。一个轻松的暑假有着健身、健心、健脑、缓解精神和心理紧张的作用。
    
    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暑假未必能获得快乐体验:上补习班成了主要任务,活动范围狭窄,缺少与父母的正常沟通,没有一起玩乐的伙伴。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足够重视和很好解决,暑假很有可能成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高发期。
    
假期中亲子关系仍然紧张
    
    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放假前就开始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或培训班,暑假成了孩子们一年中的“第三学期”。许多学生叹道,步入暑假就意味着进入了另外一个“战场”。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还得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做五花八门的练习题。
    
    闷得发慌,活动范围受局限,哪里都不许去,是暑假中孩子生活的另一个极端。暑假里如果没有健康有益的活动,很容易使中小学生产生空虚感。家长的工作比较忙,又离开了同龄伙伴,关在房间里玩电脑、看电视几乎成了一些孩子唯一的娱乐。这种生活状态也很容易使孩子网络成瘾,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缺乏沟通是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在多数人眼中,暑期家长应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然而调查发现,许多父母很少有时间和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虽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假期中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可是调查显示只有12%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98%的受访孩子表示,主要从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渠道了解信息,而通过与父母或他人交谈获取信息的仅占2%。一些中小学生表示,父母只会帮他们买菜、烧饭、洗衣服,即使偶尔聊天,内容大多还是有关学习的。
    
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
    
    关注中小学生暑期心理健康需要多方力量的介入。
    
    学校要尽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假期环境,不要让学生承受过重的学业负担,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优秀读物,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
    
    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文化课的补习。家长应当是孩子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在工作之余,要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聊聊天,一起游泳、郊游、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这样既可丰富孩子的阅历,增长见识,愉悦身心,让他们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抚爱,又可以密切家长同子女的关系,使家庭生活更加融洽和睦。如果长期让孩子独自在家或者不顾孩子的感受一味地让其上各类补习班,孩子会较容易患孤僻、忧郁、自闭等心理疾病。
    
    社会也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大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避免让孩子在网吧受不良信息的影响,防止他们上网成瘾。社区还要积极创设条件,开办各种形式的兴趣班,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又可以促进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教育隐忧:四少年残忍虐待妇女

    4名少男少女无故逼迫一名妇女脱光衣服,烧其头发,并用带钉子的木棍殴打虐待致其死亡。今天,市一中院对此案作出判决。

    4人中的双胞胎兄弟小军和小虎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17年,另两名女孩小丽和小娟分别被判刑9年和17年。查看全文〉〉

    综合整理:公益中国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