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亚洲第一排行榜与泰晤士报无关
来源:中国青年报
10月6日,某门户网站首页刊载了一篇题为《北大列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行榜第14位》的新闻,该文引用中新社10月5日消息称,“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最新全球百大大学榜,亚洲排名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全球排名第十四”。
看到这篇消息后,记者随即登录英国《泰晤士报》的网站(www.timesonline.co.uk),想查询更具体的情况。不料,让记者纳闷的是,对于这么重大的新闻,《泰晤士报》的网站并无片言只语提及此事。
记者于是致电询问了《泰晤士报》驻北京办事处,这里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咨询了总部,证明这个大学排名与《泰晤士报》没有任何联系。
那么,这个大学排行榜是由什么机构发布的呢?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终于搜索到了一个名为“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的网站(www.thes.co.uk),在这个网站上,记者看到了将北大排名第十四位的这个大学排行榜。
按照字面翻译,“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可以翻译成“高等教育增刊”。但关键问题在于“the Times”怎么翻译,是翻译成世界著名大报《泰晤士报》,还是另有其名,与《泰晤士报》并无多少关系呢?
记者在这个网站的公司简介里发现了玄机,其实,这个“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简称“THES”)只是一家名为“TSL Education Ltd.”公司出版的一个刊物,它对自己的历史是这样介绍的:1910年,The 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TES)创办,并且成为《泰晤士报》的免费夹页。而此前的1902年,该公司最早的刊物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TLS)就已经作为《泰晤士报》的免费插页而出现了。但在1914年,TLS和TES就与《泰晤士报》分道扬镳了,并作为一个有着独立刊号的周刊出版了,售价为1便士。
1971年,《泰晤士报》当时的老板汤姆森集团创办了“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THES),也就是今年将北大排名第14位的这份刊物。
1981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了《泰晤士报》有限责任公司。并且在1989年设立了一个名为TimesSupplementsLtd(TSL)的完全独立的子公司去经营两个教育增刊(TES与THES)以及TLS。
1999年,Times Supplements Ltd更名为TSL Education Ltd,其目的,恰恰就在于结束人们将该公司的出版物与《泰晤士报》进行混淆。
2005年,一家名为“Exponent Private Equity”公司收购了TSL Education,并且独立经营。经过多次转手,应该说THES更与《泰晤士报》没有了半点关系。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本报记者 叶铁桥
[揭发材料] 北大是怎么排进全球前14的
对北大在《泰晤士报》的大学排名榜上的疑问
来源:联合早报
按照《泰晤士报》的乐观评价,今后以北大代表的中国高校与以哈佛为代表的美国高校间的差距很快会越来越小。
看了以上新闻,不知国人对其有何感想? 在这个名为“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年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取得可喜的成绩,关键是超过了日本的东京大学成了亚洲的老大。
可喜可贺。
对于这个新闻,确实很能鼓舞中国人的信心,也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肯定”,终于可以出世界一流学校了。
但是还是个别疑点不得不指出来。
这次评审机构是“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 这是非常不准确的说法甚至错误的用法,也极易引起误解。
但是,本篇报道中,中国的记者首先犯了一个错误,没搞清评审机构的名称,从字面上想当然地把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翻译成”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而实际上这个增刊不是由《泰晤士报》出版的,而是由另一家公司叫TSL Education Ltd的公司出版的,这家出版公司在遥远的历史上与《泰晤士报》有过关系,而且它们现在都归一个大老板所有。
不过,写到此,我发现,这也不能全怪中国的这位记者,当一谈起TIMES就让人想起英国大名鼎鼎的《泰晤士报》。我估计这个TSL Education Ltd也是想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为自己的市场销路开道,而且他可以响当当地告诉世人说,我们与《泰晤士报》现在同属于国际新闻公司,这无疑又加强了人们这种心理。按中国老百姓的话就是有点拉虎皮扯大旗的味道。
至于这家TSL Education Ltd公司的声誉如何,作为一般人我们就不清楚了。据它自己的介绍,是在英国处于领先地位的一家有关教育方面的公司。
但是,如果我们要是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记者的话,这位中国记者是不应该如此大意的。因为中国现在出现了大学排名热,而各种大学排名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但因为中国大学排名市场看好,所以出现了好几家排名单位,但是发布了几次后,都在公众中有很多争议。
有多少世界大学的排名。美国人也搞世界大学排名,但是最有名最有声誉的还是美国本国自己的排名榜。估计大家觉得搞世界排名问题多,在一国之内搞排名,问题都比较多,放大到全球就更不容易找到比较客观的排名标准,问题就更多了。
所以,写这篇报道的中国记者,如果他对国内近年来热衷搞的大学排名所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的话,应该对任何大学排名有种敏感的意识。起码到《泰晤士报》的网站上查找一下相关信息,因为在《泰晤士报》上也有教育栏目,也有大学排名,不过是英国本土的排名,而且不简单地以排名榜来命名,而是命名为“The Sunday Times University Guide 2005”可以理解为大学入学指南,为中学生及其父母作个择校参考。只要查找一下,就会发现在《泰晤士报》的网站上根本没有世界大学排名榜也没有任何相关消息报道。
对一些与自身复位有直接关系的大学排名,我们不能不警惕,比如国内大学排名。如果想让孩子出国留学,那么就要注意当地国家的大学排名,务必多问一问多比较比较,看一看排名的标准是什么,或者有可能的话让在当地留学的中国学生作个介绍。而且,排名也不是唯一的入学标准,排名顶尖的学校并不意味着它有最好的教学质量,声誉好教育质量高的学校有可能因为其它一些因素导致排名靠后。
大学排名最根本的作用和初衷就是为父母学生作择校参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出现的大学排名热掺杂了更多的其它因素。对评审机构来说,市场和金钱是直接动力。对各大学来说,声誉和金钱是关键。一些大学也喜欢不作踏踏实实的努力,而是寄希望于各种大学排名盼能被排得靠前些,光环再大些。这样媒体与大学就有了共同利益,一起营造作了名校和大家的热闹气氛,皆大欢喜。
在国内,由大学排名榜所引出的丑闻也不少。如两年前,一位民办学院XX外国语学院的院长,竟然被美国50州联盟这样一个评审机构评为中国10大最受尊敬的大学校长之一。而经过网友质疑和事实调查,发现这个评审机构是在评审结果出台前几天新注册的一个美国加州公司,看来是专门为某人进行评审而成立的。不过也不能全怪这位民办校长,这是与中国媚外严重的大气候有关。比如,X京大学的名经济学家可以吹自己是某获诺贝尔奖的弟子,一些名校也拿着国家的大把教育投资热衷于请一些获这奖那奖的世界级大师作为特聘来校搞一两场走穴式的演讲。 (删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