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的惨痛记忆
1999年春的一天,卢青松驾驶一辆货车行至金寨船冲一段山路时,为避免与迎面而来的汽车相撞,猛打方向盘后坠入山沟,他本人摔出驾驶室顿时失去了知觉。等卢青松醒来,他已成了“废人”———脊椎、胸椎部分骨头断裂,导致下身瘫痪。眼看自己的后半生不得不在床上度过,卢青松极度悲伤。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年,妻子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两年后,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宣布瓦解,唯一的女儿判给了妻子抚养。
从一家三口到“单身汉”生活,卢青松度过了几年艰难困苦的时光。离婚后不久,由于长期卧床、卫生条件差,卢青松的身上先后长出了4个大褥疮,且日渐腐烂,如任其发展,将有生命危险。
“天使”出现在绝望时
2002年,卢青松的生活忽然发生了变化,使他原本冰冷的心感受到了一股暖流。
因褥疮发展太快,加之照顾他的年迈母亲王世珍常扶不起他笨重的身体,结果导致褥疮越来越严重;请来的医生也因此犯难。
卢青松回忆说,正在为打针而发愁的时候,忽然有人提议找一个人———擅长打幼儿头皮针的金寨县医院儿科护士长陈俊。出乎卢青松及家人预料,陈护士长一请就来,而且一直风雨无阻地坚持义诊了近6年。
陈俊说:“记得第一次去给卢青松打针的那天恰好是我的生日,当时是我爱人陪我去的。由于卢青松的褥疮高度腐烂,第一次换过药后,我忍不住跑到他家院子里呕吐了好一会儿。”
陈俊说:“第一次换药、打针后,卢青松突然哀求我,让我救救他。看着那恳切的眼神,我的心就软了,当场表示以后只要需要我帮忙,我都尽量去做。”这项本职工作之外的义务劳动,都要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去完成,遇有恶劣天气时,大都有丈夫陪着她。有时,她给卢青松换药打针时,身为教师的丈夫解大庆就在一旁给卢青松的女儿辅导功课。“久而久之,我们两家人之间有了感情,有了真挚的情谊。”
欲捐遗体回报社会
此后,在金寨县医院前任及现任几位院长的支持下,该院团委还专门成立了有2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共青团爱心小组,多次来到卢家做帮扶工作。金寨县的领导也曾来到卢青松的病床前,给卢青松带去无限爱心。
尽管得到很多好心人多年的帮助,但卢青松的病痛仍旧日渐加剧,可怕的病魔无时无刻不侵蚀着卢青松的生命。从2005年开始,深受褥疮折磨的卢青松又患上了新的并发症。卢青松想得十分明白:他的生命可能已维持不了多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忽然想到:大家这么多年都在向我献爱心,而我在临终之前能不能也做件好事呢?最终,卢青松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将原本留给自己一口已漆好的棺材卖掉了。卢青松同时宣布:“我要将自己的遗体或器官捐献出来,以此来报答社会及好心人的长期关爱。”
为了表示决心,卢青松还先后向金寨县有关部门递交了“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他在志愿书中写道:“卧床8年期间,我的家庭困难和健康问题牵动着许多好心人的心,大家给予我许多无私的关爱和救助,但是,我却无以报答。经过慎重考虑,我作出如下决定:我志愿将自己的眼角膜等器官,甚至包括遗体全部捐赠给社会,以此回报社会、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好心人……”
记者离开前,卢青松除请求记者帮助呼吁外,还以期早日完成他捐赠遗体或器官的心愿。
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