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历数国家级贫困县中学九大怪现状
2006-10-12
我是豫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乡村初级中学教师,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参加工作,常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对乡村学校的种种怪现状几乎可以说耳熟能详。实事求是地说,2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改变了乡村学校的环境,提高了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但与此同时,也给广大乡村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精神负担,这种压力与负担已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今,你走进乡村,的确会看到每一所学校的校舍可以与村子里最好的房子相媲美,而走进校园,你会发现乡村教师们心头的诸多困惑、不平和无奈以及所经历的辛酸和伤害。

  第一、“朝五晚九”、“朝五晚十”(非毕业班的学生早上5:15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晚上9点就寝,每天正课加早晚自习一共12节;毕业班的学生有时晚上上三节自习,22点才能就寝)的作息制度损害的是不仅是教师的健康,而且是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有人问老师,周末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大都说,好好地睡一觉。经常睡眠不足,使教师们休息不好,严重地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教师们如此,学生们可想而知。

  第二、周末、节假日补课已成惯例,尤其是毕业班,一学年也难得过几个囫囵的周末。这种做法侵犯了教师的休息权利也罢了,更让人愤愤不平的是,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按照法律规定给教师支付加班报酬。


  第三、各种名目的考试、培训、学习多,加之一笔笔数目不菲的收费,不但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而且使教师们累上加累。诸如普通话考试、计算机培训、师德学习、政治学习等等。

  第四、职评本来是对教师工作能力、教育教学业绩的肯定和鼓励,但由于制度上的问题和操作上的问题,结果职评成了多数教师的心头之痛。合乎晋级条件的人多,分配晋级的指标少而又少(两者的比例一般达8:1)使职评变成了权利、关系、金钱的玩物。目前,职评腐败如狼烟、腐气正在污染着校园的风气,毒化着教师们的心灵。

  第五、教师聘任制由于缺乏详尽的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程序,结果成了在条件、时机均不成熟的情况下上演的一出滑稽剧,有人笑,有人愁、有人哭。

  第六、末位淘汰制是一种既不尊重客观事实、不合乎法律法规,又不近情理的规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教师们只有拼命向学生加压。他们清楚,只有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提上去了,自己就一定不会排在末位。只要不排在末位,一般就不会下岗。

  第七、教职工代表大会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导致校长的权利过分集中,结果滋生校园腐败。当前,在乡村学校,专权、滥权是许许多多校长的通病。此病不除,校园腐败就会永远不灭。


  第八、虚假之风时常在校园蔓延。普九验收、规范化学校验收,学校要按上级验收的标准编造表册,到不验收的学校借图书、仪器,班额人数超标,就让部分学生“歇假”……

  第九、财务公开一直是“半抱琵琶犹遮面”,该公开的就公开,不该公开的就不公开;该上账的就上账,不该上的就不上。校长不但掌握着学校的政权,而且牢牢控制着学校的财权。

  第十、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无可奈何。新课程按应试教育方法传授,新课改在乡村尚未破土发芽。因为新课改强调的是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的是学生长远的利益,而教师们看重的眼前利益和既得利益,眼前这一次考试成绩不优秀,就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前程。

  总之,为了职评,乡村教师们得向“权利”谄媚、进贡;为了不被淘汰掉,乡村教师们得向学生榨取分数;为了个人平安,乡村教师们对校园腐败只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为了让上级验收过关,乡村教师们得在校领导的授意下心安理得地弄虚作假,甚至引导学生如何说假话而不被上级领导看出马脚。

  不过,尽管乡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多多,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依然艰难,只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去应对,很多困难和问题都一定会迎刃而解。

  


  
来源: 人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