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年女性。一位黄女士说,由于她已经年过五十,体形偏胖,买衣服是最尴尬的事,有几次,她刚一伸手摸一件衣服的一角,导购小姐就说:“对不起,这件衣服你穿不了。”后来,为了省时间,她逛商店就从以看为主改为以问为主,第一句先问:“有我能穿的衣服吗?”然后再决定是不是进去。
黄女士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我国中老年服装市场的窘境。一项调查显示,百货商店中青年人服装占80%以上,适合中老年人的服装所占比例不足10%。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纯中老年的品牌很少,大部分服装采取放宽尺码的办法兼顾中老年消费群体。
一位服装代理商坦言,这种情况的产生是由中老年服装的特点所决定的:一是中老年人体型差异大,生产加工号型繁多,不能形成批量生产;二是由于中老年人收入的减少,中老年装相对价格低,利润薄;三是中老年人着装的审美性、舒适性要求特殊,款式上难以掌握。再加上从事中老年人服装设计的专业人才缺乏,也使得现有的生产企业很难在设计上下工夫。
而相对于大商场不愿意经营中老年服装相比,一些个体经营者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个商机。在站前文化街就有一家专门经营中老年服装的店面,虽然面积不大,但销售情况每年都在递增。店员介绍,一般的中老年人可以接受100—300元左右的服装,少部分人可以接受价格稍高的服装,店里价格比较高的都是年轻人给父母买的多。
近日,我市的老字号企业联营公司就扩建了“夕阳红中老年服装商场”,试营业的几天里,顾客盈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作为老字号百货商店,联营拥有一大批忠实顾客,尤其是伴随联营一起成长的中老年客户群,他们将充分发挥原有的中老年服饰品种多、花色全的优势,并且设立中老年服装商场,加大经营力度,形成中老年服装服饰的热点。而市内一家租赁式商场也意欲开发中老年服装市场。看来,短缺即是市场给商家带来的信号,中老年服装市场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服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