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限
2007-04-17
陈玉萍:把生命的力量发挥到极限

陈玉萍:女,51岁。32岁时因车祸致残,拄双拐。陈玉萍自认为生命中最辉煌的一刻,是2004年第12届雅典残奥会上,中国队以3:1击败来自坐排发源地的荷兰队,获女子坐式排球冠军。而陈玉萍,是中国残疾人女子坐式排球队主力二传手。

陈玉萍短语:

“打排球后,人变得坚强,遇到挑战不再会轻易退缩。”

事件回放:
1988年,32岁的陈玉萍是上海汽轮机厂工人,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喜欢打篮球。一天中午,当她走在去食堂的路上,一辆铲车在她后面转弯而来。有人给了司机一支香烟,司机的视线偏离了前方,拐弯的时候一下子铲倒了陈玉萍,车轮从她右腿上轧了过去……有人惊叫起来,对司机说你轧到人了。司机慌忙倒车,车轮第二次轧过陈玉萍的右腿……

人物自述:
我开始了残疾后艰难坎坷的漫长岁月。作为一个天生爱美、追求完美的女性面对残缺的肢体,我很长时间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自卑而痛苦。命运的转折始于1994年,中国残疾人坐式女排在上海组队,组队领导找上了我。但那时我没有走出那次意外的阴影,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还是年幼儿子的一句话说得我心动了:“这是国家队,你想进还不一定能进呢。”就这样,在儿子的激将下,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走进了坐排女队——那年我已经47岁。

也许是因为有过打篮球的经历,自己在运动方面有那么一点点经验,进队后不久就当上了队长。赛场上,作为二传手,比赛时要组织进攻,所以,我不仅要自己技术过硬,还要时刻观察,对对方的战术迅速判断做出回应,因此训练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很大。记得一次训练,教练对我的接球动作不满意,训练结束后,教练把我留下来,罚接100个球。球一个个砸过来时,我靠双臂撑地和剩余腿部的力量在地板上蹭来蹭去;快速移动、转身,做出各种击球和救球的动作……一次次侧身倒地救球时,截肢处伤口总是重重地碰在地板上,疼痛刺骨。我终于撑不住,累趴下了,泪珠还不争气地一个劲儿往下掉……这时,只听见队友们在场外大声叫喊:“萍萍加油!萍萍加油!” 我咬住嘴唇,竭力撑起身体,又开始一次次的倒地接球,倒地接球……如今想起来,当时如果没有队里姑娘们的鼓励,那一刻我真的想放弃了。

克服身体上的缺陷,战胜心理上的自卑,向生命和意志的极限挑战——不知不觉,训练场和赛场已成为我挑战命运、战胜自我的人生舞台。

2004年9月25日,雅典残奥会女子坐式排球决赛拉开帷幕。

面对上届世界冠军荷兰队人高马大的队员,中国队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第一局25比15,中国队赢了,第二局却以2分之差输了。第三局是关键,进入相持阶段后,我与队友默契配合,当对方集中力量对付主攻手时,我虚晃一枪,避开对方拦网手,快速将球传给副攻手,以几个短平快球连夺几分,又是赢了个25比15!当拿下致胜的第四局后,我和全队姑娘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泪水滴在彼此的肩头。要知道,这是中国残疾人女子坐式排球队第一次出征残奥会,也是中国残疾人运动队该届残奥会集体项目上夺取的唯一一块金牌啊!

来源:中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