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李扬,男,现年32岁。25岁那年,因病突发,导致左半身偏瘫,行走不便。
李扬短语:
只要真正拥抱生活并付出百倍的努力,阳光就依旧灿烂。
事件回放:
7年前,年仅25岁的李扬在上海人民广场换乘地铁的途中突然倒下。——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源性脑栓塞,让他左半身失去了知觉,同时丧失的是语言功能。李扬是来自北方的大学高才生,毕业后作为人才引进到上海,曾任职于某报社,后在一家大集团公司任高管秘书。结婚仅两年,购买的商品房刚刚装修好还没来得及住……生活的美好和甜蜜正在这位年轻人面前展开,突然,一切都被改变……
人物自述:
我在病床上清醒之后,发现以前自己所有的理想,所有的付出,所有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变成了曾经的一枕黄粱梦。幻灭的痛苦让我几乎发疯,不知何去何从。一次次问自己:往后的路怎么走?路又在哪里?
在养病的日子里,我渐渐琢磨明白了一个道理:唯一能击倒我的是我自己。人,可以被厄运击中,但,不应被自己击垮。
我开始挣扎着锻炼了:从左手大拇指第一次动弹,到下床走路,其间过去了整整半年。当我终于从六楼独自下楼后,又为自己安排了一整套的肢体训练计划。在小区的健身区,我每天在上肢牵引器牵引200下,在跑步器上漫步200步,然后在扭腰器、健骑器各做200下;在单杆上抬腿20下,俯撑30下,绑沙袋在鹅卵石路上走30分钟,单腿“罚站”60分钟……与此同时,还进行口才恢复训练:读屏幕字幕、学主持人说话、朗读和背诵唐诗宋词……
风雨无阻,日复一日。
记得有一天雷雨交加,照样要外出锻炼,拗不过我的父亲撑着雨伞继续当我的“陪练”。豆大的急雨打得我浑身湿透,连眼睛都睁不开。但我把这戏称为“风雨的洗礼”,硬是完成了当天所有的训练项目。
我重又学会了跑步,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对别人异样的目光毫不在意,学会了与妻子办离婚手续时如何掩饰悲伤情绪……家附近有座小花园,我经常去那里看书,私下里我把它取名为“中思园”,因为它见证了我残疾后精神上的挣扎以及思维方式蜕变的痛苦。我在这里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决定要像龟兔赛跑中那只行走缓慢但毅力十足的小乌龟那样,只要不停地前行,总能达到人生的目标。
我开始寻找工作。在人才市场,在用人单位,坦陈自己的经历。吃过不少闭门羹,也干过很多行业:橱具公司推销员、工厂信息管理员、广告公司文案策划员、商厦办公室主任、台资企业总经理助理……我把每一次工作经历当成一次新的“行走”——我必须一步步向前。
业余时间,我开始写作。多少个不眠之夜,默默地坐在电脑前,梳理着自己的思绪。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好不容易写了9万字自传体作品《明天依旧阳光灿烂》。那天突然电脑硬件损坏,所有的文字瞬间丢失贻尽……真是不堪回首的那一瞬间!我甚至哭都哭不出来。然后又重新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打,终于有了几十万字的作品《单飞》。2004 年,我的《一个普通残疾打工者的自述》被推荐到上海市团委,参加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评选,获优秀奖。接着,《中思园》获《散文选刊》第二届“古风杯”华夏散文大奖赛优秀奖;《天黑时,别闭上眼》获首届“千重山杯”中华当代精美短文大赛优秀奖……
2004年,我获得了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我终于迈出了第二次生命的第一步,与此同时爱情也眷顾了我。在参加区图书馆文学沙龙活动中,我结识了一位名叫刘敬的姑娘。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彼此性格志趣的投缘,我们相爱了。今年年初,我们踏上了婚礼的红地毯。
来源:中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