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手语翻译稀缺
2007-04-11

  2006年9月,上海50名手语翻译员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格认证。2007年1月,手语翻译列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市残联也正在将手语普及工作从一般性推广培训逐渐向行业性培训拓展。今后本市医务、银行、社保等系统的行业培训中都将增加一门手语课,以培养这些服务行业的手语翻译人员。

  沟通的桥梁

  2006年“加油!好男儿”的亚军,并让无数“菠菜”为之动容的聋哑选手宋晓波并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无法和“粉丝们”沟通,因为他有一位时刻跟随在他身边的“耳朵”和“嘴巴”———苏老师,苏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正是手语翻译。

  手语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形式用另一种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手语翻译是架桥人,为聋人和健听人之间顺利沟通思想感情、充分交流信息经验搭起桥梁。有手语翻译服务,聋人可以及时知道很多他们应该知道的事情,还能通过手语翻译及时发言参与讨论。

  人才稀缺

  2007年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无不需要一批专业的手语翻译员。但我国目前手语翻译职业化道路刚刚起步,而目前高水平的手语翻译非常稀缺,尤其是分科明确,专业程度很高的手语翻译人员。目前手语翻译工作者大都是聋校教师和残疾人工厂的手语翻译人员,这些人中不乏不仅缺乏手语翻译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而且也缺乏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训练者,如他们在法律、医疗、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上的缺乏。手语翻译的水平极大地限制了聋人群体的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有关专家表示,真正能做到大会翻译的人并不多,手语翻译要把普通的语言翻译成聋人能听懂的语言,这种翻译并不是照搬书面语言来告诉他们,而是要转换成“意思”才能让他们明白,这比一般的打手势难度大多了。

  素质要求

  手语翻译较一般语言的翻译工作人员除强调理解和表达以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

  手语翻译的基本功大致分为手、眼、口三项,即苦练手功、眼功和口才。手语主要分两大块,一部分是手指语,比如英文字母或者汉语拼音等一些基本的东西;另一部分是手势语,就是一些比较形象的手势,如吃饭、跑步等,大概有5000多个。

  手语风格多样有的人打手语带有舞蹈化的色彩,有的人打手语则非常大气。手语和口语一定要结合起来,因为有时一个手势代表很多个意思,容易混淆,不同的口形就代表不同的意思。打手势还必须有表情和体态,这样才能把手势打活了。

  懂得奉献手语翻译的职业特性,决定了从业者在拥有精湛的技能之外,更需要足够的爱心,要善解人意,有奉献精神,在从业过程中处处体现关爱、理解、细心。因此,对于从业者和有意加盟的人士来说,成为一名合格的手语翻译员,要用手,用脑,更要用心,才能真正走进并诠释听障人士的内心世界。

  培训认证

  考试为了培养更多合格的手语翻译员,规范手语翻译员培训与资格/能力认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按照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关于“发展信息和交流无障碍,服务行业人员学习、掌握基本手语”的要求,中国就业促进会手语培训基地应时推出中国手语能力培训和考试认证。

  本次考试面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招考,考试地点设在北京。所有符合考试条件的特殊教育教师、助残服务人员、手语翻译从业者、手语翻译志愿者、手语爱好者等均可报考。考试合格后获得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资格证书。

  培训初级手语翻译需要在3个月的培训中学会近1000个单词和100个句型,中级手语翻译需要在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学完1200多个单词以及120多个句型。目前沪上已有相应的培训学校。

  TIPS:手语翻译员基本资料

  职业定义:以手语、口语为交流手段,在听障人士与健听人士之间进行传译服务的人员。

  主要工作内容:(1)为听障人士提供将口语翻译成手语的服务;(2)为健听人士提供将手语翻译成口语的服务;(3)直接用手语与听障人士进行交流。 (文 /左源源)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