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文/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谯家镇铅厂完小 彭 旭 图/公益中国 艾 若

《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原件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谯家镇铅厂完小教师彭旭)
一个人的性别是由父母决定的,是不可能改变的,可是一个人的命运却是能改变的,而且改变的方式很多,环境改变命运,或者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而我的命运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晏祖福老师改变的。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区,当时是三不通:不通车、不通电,更谈不上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了。我的家庭经济状况一直不好,从我懂事起,就难得吃上一顿蛋、肉之类的东西。到了入学的年龄,我多么渴望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拿着崭新的书本去学校读书,在我的再三央求下,父亲终于同意我读书了。可是好景不长,读完了一年级上学期,我的母亲就不准我再读了,哪怕当时一学期的学费才柒元伍角人民币,另加五斤大米。然而我们村寨的大人们都是重男轻女,母亲也同样如此。就这样,学费再低,她也不送我,我辍学了。
不记得晏老师到过我家几次,也不知道他找我母亲商量了几回,要我去学校读书,母亲还是没答应。最后晏老师没办法,只好向母亲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孩子读书,她小学阶段的所有书学费我来承担”。不知道母亲是让晏老师说感动了,还是认为我读书她不用再花钱花粮了。在我辍学了一个学期后,我再一次走进了校门。
我当时特别懂事,我知道我读书的机会是相当来之不易的。尽管老师免费让我读书,如果我不多做家务,不多干活,母亲一生气就会让我辍学的。所以我在家里特别勤快。同样在学校里我学习也特别认真、刻苦,每一次考试成绩都很好。
在小学的六年中,晏老师不仅在学习上给我很大的帮助,在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的照顾我、关心我。记得有一次我病得很严重,家里没钱给我治病,晏老师自己掏钱,还亲自背着我去医院打针,然后又背着我到学校上课,放学后又背着我去打针,打完针才背我回家。第二天天刚亮又到我家去背我,如此循环,大约四、五天,我的病才逐渐好转,不需要背着去打针了。还有下大雨时,河水、溪水涨高了,晏老师没等天亮就到岸边等学生,背完这寨的学生,接着又跑去背另一寨的学生,全校五十多名学生就有四十多名学生上学时要经过河或溪,等把这些学生背完,汗水早就湿透了他的衣衫,可他顾不得擦一把汗,顾不得喝一口水润润他那干涩的舌头,又马上投入到井然有序的教学中。目睹了老师的辛劳,学生们学习时也特别用功,好像就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老师似的。
光阴似箭,转眼间,小学毕业了,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给我以莫大支持晏老师。每当一个人独处时,就会想到晏老师那高大的身影、宽阔的肩膀,给学生以慈父般的感觉。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首先想到我的晏老师,那时书信往来成了我们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他是我生活中的引路灯,给我照亮了前进的路。
在中考填志愿时,我选择了师范。虽然我当时对师范一无所知,但我很清楚,我要像晏老师那样去关心、帮助学生,使他们能够像我那样读书、学习。
当我接受了正规的师范教育后,我才发现晏老师是多么的伟大。他节衣缩食,经常给我们贫困生买学习用品,自己却用一支旧得不能再旧的水笔;他还买来一把推剪,义务给学生和村里的人理发;多少年来他一直在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人们常说,做一件好事容易,若是一直坚持做好事,那是不容易的,晏老师就做到了,他还自己筹资盖了三间房,为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这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对于晏老师来说却比登天还难,因为他上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三个儿子,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指望他那微薄的工资。可他的心里装着的却是他的学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要学生好,我就好。”
如今,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回想当初,要是没有晏老师的鼎力相助,我是不可能走出那贫困的山区的,更不可能成为我们村唯一的女教师。可以说,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晏祖福老师,我的启蒙老师,他只是印江县的一个偏僻小山区里的一名穷教师,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然而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永远影响着我的前途、我的命运,使我从不奢望繁华都市的生活,执意扎根于生我、养我的穷乡僻壤。我要像我的启蒙老师那样,永远做一名好老师,更多的去关心和帮助我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

本专题相关链接: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梵净山下愚公晏
晏祖福——印江良师,当代愚公
致黔东铜仁印江良师晏祖福
我们的学校
一切为了教育
为爱回眸
岁月如歌,为爱回眸
爱在轮回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