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岁月如歌,为爱回眸(4)
2006-09-29

岁月如歌,为爱回眸(3)

 

 


见证希望

 

 

罗茂双是在希望工程的爱心沃土里成长起来的,她是希望工程的见证。

老师说:“我没有见过董德成叔叔,我很想有机会去看他,如果没有他的资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非常感谢希望工程的‘百万爱心行动’,因为它让千千万万的孩子重新回到了教室,实现了他们人生的理想,感谢所有关心我们山区孩子的叔叔阿姨们,是希望工程和你们让我们圆了上学梦。”

“教学生六年,为学生想六十年,为国家想六百年;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都是我们狮山希望小学的教育理念,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材,在六年里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重点让他们学会做人,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我们的国家建设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引导同学们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我问她为什么将花灯文化引入学校?罗老师说:“花灯是我们独山的传统文化,地方戏,我把它引入学校,是想让孩子们把独山花灯文化发扬光大。把花灯文化引进校园之后,孩子们非常喜欢,孩子们知道了我们家乡原来还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

 

 

 

罗茂双深知上大学并不是人生的“独木桥”,“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路子很适合山村乡情。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她上下奔波,日夜操劳,办起了西红柿栽培、烤烟生产、奶牛养殖等基地,借用农民的土地学技术,通过家访,办讲座等形式来向学生传播农村科技信息,此外,在教给学生技术的同时还开办了家长学校,把突破口定位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相互配合上,让家长也来学技术。目前,狮山已有兴趣科技农户130多个,他们也办起了自己的基地。她的做法,既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又使当地群众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好花红

 

布依族大多分布在贵州高原,那里有着非秀美的风光,像驰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马岭河大峡谷、高原明珠花溪、荔波樟江小七孔等等。千百年来,充满灵性的布依人就是在那样一派山水田园中繁衍生息。正是这美丽的山水,几百年来孕育了一首清新亮丽、旋律非常优美的布依族民歌《好花红》。布依人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花红”,都用这首优美动听的旋律抒发自己胸中火热的情感和热切的向往。老人有老人唱的“好花红”,孩子们有孩子们唱的“好花红”,1957年,这首《好花红》还唱出了贵州,唱到了北京,唱给了毛主席听。

我有幸在贵州高原上听到了贵州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的张雨梅女士为我们演唱了这曲《好花红》:“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隔河望见艳山红,七十二朵做一蓬,想着哪朵摘哪朵,都是那个艳山红。好久不到花坡来,朵朵鲜花遍坡开,金花凋了还会有,情意去了不再来。”

布依族教师罗茂双就好比这生在茨梨蓬中的艳山红,扎根山乡,愈开愈红。

 

 

 为爱回眸

本专题相关链接: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颁奖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梵净山下愚公晏

                                               是晏老师改变了我的命运

晏祖福——印江良师,当代愚公

致黔东铜仁印江良师晏祖福

我们的学校

一切为了教育

为爱回眸

岁月如歌,为爱回眸

爱在轮回中延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