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林蔚报道
6岁的脑瘫患儿李智成,从本月起将在顺德区威权康复中心获得为期三个月的免费社区康复救助。此前的几年里,他的疾病已使家里耗尽所有。记者从昨日举行的顺德区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暨家长康复知识讲座启动仪式上获悉,和李智成同时受助的还有全区59名学龄前的贫困残疾儿童。
免费康复救助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昨日上午,6岁的脑瘫患儿李智成已经能够自己唱起一些简单的歌曲,腼腆地和记者打招呼。和治疗之前,形同两人。李智成的母亲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在区外的某大医院接受过一个疗程20多天的治疗,花费是9000多元;转到社区康复机构后,因为是低保户,每个月的花费减少至几百元,现在接受免费康复救助,治疗费用就全省下了。
据了解,顺德近年逐步探索出一条福利事业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路子。去年向社会发动的“爱心助残、成就希望”定向助残募捐活动,筹集捐款350多万元。此次,专门从中划拨115万多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首批60名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其中的74万多元用于困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41万余元则用于购置康复器材和康复设备。
加大帮扶力度
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志坤表示,残疾人康复及救助已被列入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并作为政府2007年十大“民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残疾人状况、缓解患者家庭的困境、构建和谐顺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表示,今后顺德将进一步推进社区康复工作示范,通过公益性知识讲座等,向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的康复预防知识,继续加大力度帮助残疾人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据区残联理事长林润江介绍,全区目前现有300多名学龄前残疾儿童,其中大部分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未能进行康复治疗,为此,顺德今年将陆续启动专项资金,组织实施3至4批康复救助活动,使180人次的残疾儿童免费获得康复救助。首批受助的60名残疾儿童,是在全区范围内经过基层推荐及专家筛查和综合评估后挑选出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有望通过医疗介入和强化行为干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少数甚至能达到生活完全自理。
康复基础良好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康复医学教授卓大宏说,我国的残疾人大多分布在基层和农村,只有不足20%的人能接受到康复治疗,而康复治疗最重要的是要落到基层,尤其是社区。事实上,60%的残疾人可以通过社区康复改善功能。他认为,顺德已具备了很好的社区康复基础,像威权康复中心这样的社区康复机构,完全有条件建成一个社区康复的资源中心。
不少知名的专家学者从海内外应邀前来参加昨日的启动仪式,并为上百位残疾人家长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家长是社区康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香港大学连明刚博士说,社区康复最终要延伸到家庭之中,但很多家长并不太懂得如何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康复训练,使得社区康复与家庭康复有所脱节,因此,家长也非常需要有关的教育和培训。
相关新闻
孤残儿康复治疗生活自理
市民政部门提醒,低保家庭可到当地民政部门免费申请
商报记者叶伟凌通讯员杨俊报道
记者昨天从佛山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经有100多名孤残儿接受康复治疗,其中部分孩子已经能够生活自理。民政局提醒,低保家庭可以继续提出申请,让残疾孩子接受免费康复治疗。
当天将第二批低保家庭的残疾孩子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免费康复治疗。据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市已投入近230万元福利基金,使148名孤残儿童接受了康复治疗。
从2004年起,民政部在全国推行明天计划,这是一项为孤残儿童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的计划,佛山市民政局扩大了“明天计划”实施范围,承担起部分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任务。“明天计划”实施后,第一批接受治疗的101名孤残儿童,已经有不少孩子开始自理生活,融入社会。
当天,带6岁脑瘫儿子到市福利院救治的先生说,现在他的儿子连话都不会说,也不会走路。他没有正式工作,还要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妻子,他们曾经想放弃给孩子治疗,这次免费治疗可谓雪中送炭。
民政局提醒,凡是低保家庭的残疾儿童,都可以在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免费治疗。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