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乐” 乐此不疲 “同窗情” 情同手足(图)
2007-03-19
徐凤建理事长(右二)探望庄明华(左一),并感谢她的老同学同窗之情

  上海市残联理事长徐凤建近日赶到闵行区第二精神病院,探望疗养中的庄明华。徐理事长透露了一个细节:庄明华的向明中学66届高中同学,几十年来一直关心着她、帮助着她。

  为她取一个名字

  提起妹妹的病,姐姐庄惠华非常痛心:“极左思潮毒害了她。”庄明华曾是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她的精神崩溃了。18岁开始发病,到如今61岁,当年活泼美丽的小姑娘,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姐姐说:“我们父母早逝,庄明华也没有成家,这么多年来,多亏同学们的帮助啊!”庄惠华说不全同学们的名字,可扳着指头算一算,前前后后差不多有27个。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同学们就开始关心庄明华,大家关注她的病情和生活,经常来与她谈心,经常汇款接济她,包括已经定居海外的高培雄、孙理、徐丽文等都经常汇款。因为当初都是高三(6)班的同学,汇款的署名都不约而同地用了“高山乐”这个上海话谐音的名字。

  为她订一份牛奶

  有一年,庄明华病情严重需要住院。经济拮据的姐姐正在发愁,同学们特地设了一个账户,主动凑了几千元钱送来。当年的班长蔡永庆从部队复员后,如今已是某合资公司的总经理,他说:“近年来,政府对残疾人有了救济政策,庄明华住院已经不用我们凑钱了,我们就为她长期订了一份牛奶,让她感觉到同学的温暖。关心残疾人,就从关心我们身边的人开始。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的社会不就更和谐了吗!”

  为她查一份文件

  当年高三(6)班的团支部书记倪行亮也是个热心的老同学,这位农业银行徐汇分行的副行长平日工作繁忙,但为了让庄明华享受到有关政策,倪行亮曾为她一次次走访民政局,费尽周折地去查一份上世纪70年代的文件。倪行亮说:“我们班级的同学中,如今没有一个发大财的,却有一个最不幸的:庄明华。三年同窗,我们相处融洽,她发病后再也没有什么新的朋友,我们这些老同学应该要关心她啊!”同学们无私的友情,使几度轻生的庄明华,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为她送上一本书

  庄明华酷爱文学。一度,她渴望读一读风靡一时的讲述老三届的书《苦难与风流》。“那是要排队买的。”当年的女班长、曾是闵行区人大代表的俞娅为她四处托人,“我们买到了书,还通过当年高三(4)班的同学张露菁,请我们同校同届毕业的著名作家王小鹰签了名。同时签名的还有叶辛、赵丽宏、陆星儿等著名作家。张露菁的儿子专程将书送到庄明华手上。”直到今天,庄明华还把《苦难与风流》当作宝贝一样带在身边,这可是她多年来的精神支柱啊!

  关心帮助庄明华的还有很多人。当年担任过《英雄小八路》主角、现任海燕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立民,和许许多多不肯公开姓名的同学,大家都抱着“为了庄明华晚年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为了更多的精神病患者能得到大家的关注”这样一个宗旨。随着采访的深入,“27”这个数字变得不那么确定了,但寻访中,一种感动却实实在在地持续着、持续着……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