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丹东41名教师为谋求竞聘照顾离婚
2006-09-26
核心提示:由于大量非专业人士成为教师,造成人员超编。辽宁丹东振安区教师在竞聘中制造“离异”,谋求优先照顾。而另一方面,在超编情况下,仍有人通过非正规渠道成为当地的老师

“为了解决教师超编,那些落聘老师将被分流。”宋宝林说,但办法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老师”可以成为照顾对象。于是,同兴镇在一周期间,共有41名教师集体离婚

镇民政所李霞办公桌上的离婚证在迅速减少。“本来常备的有10来本离婚证,到后来完全就不够用了。”

从96年开始大量非师范专业和不包分配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托人、花钱,最后才当上教师。据了解,在同兴镇,去年已超编9人,却同时又安置了6名新教师

一名教师说,这里的老师大多是当地人,其配偶常是农民,这份工作对他们相当重要

竞聘给教师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考核指标中包括出勤率,请病假每天扣0.5分,有教师阑尾炎手术后三天,担心扣分太多,未拆线就赶回学校工作。前两年竞聘中有三位教师连续两年落聘,其中一位中年女教师因心理压力过大致精神分裂在家休养

离婚档案。一周之内,丹东同兴镇41名小学教师离婚。李艳摄

引发集体离婚风波的丹东同兴镇中心小学。

《新京报》记者 李艳 丹东报道

今年辽宁丹东市振安区在中小学中全面实行竞聘上岗,以精简超编人员。教师超编的原因是,从1996年起,大量非专业人士利用各种权利关系和金钱手段,而成为当地教师。

在竞聘中,同兴镇41名家有未成年儿女的老师,通过离婚,希望自己成为优先照顾对象。

9月12日,李霞觉得情况异常,那天她办理了11对夫妇离婚。“去年一年,我们镇上的离婚总数也只有34对。”李霞是辽宁省丹东市同兴镇民政所的民政助理。

“而来离婚的多是镇上的小学老师。”9月6日到9月12日,李霞办理的19对夫妻离婚中,夫妻双方至少有一名为镇小学教师。

这些老师都是来自镇中心小学,或是其下辖村里的3所小学。

宋宝林是中心小学副校长。在9月12日,他清晰地感受到教师中隐藏着某种恐慌。“那天有七八名老师向我请假。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去办离婚。”

老师们恐慌的缘由和区里下发的《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简称“办法”)有关。办法里规定,振安区的中小学教师将正式执行竞聘上岗。全区有1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其中98名属于超编人员。

“为了解决教师超编,那些落聘老师将被分流。”宋宝林说,但办法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老师”可以成为照顾对象。

于是,同兴镇在一周期间,共有41名教师集体离婚。

胡兰的恐慌

同兴镇一周内就有19名小学老师离婚,而去年该镇的离婚总数是34对。

胡兰(化名)在9月6日参加了镇中心小学的一个文件解读会议。会上,她得知区教育局将对学校按照编制,实行竞聘上岗。具体到同兴镇,全镇有70个编制。目前该镇有81名教师,除去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2位,9名教师属超编之列。

教师竞岗方式为,民主评议与年度考核。民主评议是指全体教师投票,考核则根据教师每学年的出勤、所带班级及格率等多项指标算出的成绩。最后,通过两者的结合决定谁为落聘。

当天下午,就有两对教师夫妇去民政所办理离婚。之后胡兰发现,去办理离婚的老师愈来愈多。

镇民政所李霞办公桌上的离婚证在迅速减少。“本来常备的有10来本离婚证,到后来完全就不够用了。”据李霞回忆,当时第一对过来时,她试图为双方调解。按她调解的经验,一般女方哭啼伤心的,都能劝回去。但对方挺平静,女方基本上不说话,男方则执意要离婚。离婚要有协议,他们没有,男方说了句,找律师写吧。双方出去后不久,就把协议带了回来。

9月12日,胡兰终于下定决心。这天上午,她向副校长请假,“要去办点小事。”然后,她和丈夫去了镇里的民政所。

一路上碰到好几个同事,胡兰和他们打招呼,“那时,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

宋宝林能够理解胡兰的恐慌。他说,就好比住宅楼,一楼安装防护栏后,二楼就会担心有人踩着一楼的防护栏进入二楼,二楼也会安装上防护栏,同时引发连锁反应,三楼和逐层往上也会安装上防护栏。

宋宝林说,全镇81名教师中,有未成年子女的教师有40多人。“也有一两个教师有未成年子女,但是没有离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符合条件的教师都选择了离婚。

由来已久的超编

超编是当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即使在超编情况下,仍有人通过非正规渠道成为当地的老师。

《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是由赵溪泽主要负责制定的。他是振安区教育局局长。

该办法主要是为了解决由来已久的事业单位人员超编。

辽宁省事业单位的人员超编一直是一个问题。2005年,辽宁省就打算精简47500名财政供给人员,打算首先在教、科、文、卫等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员聘用制,完成竞聘上岗和聘用合同签约工作。

这也是赵溪泽所制定的“办法”的背景。他说,其实2004年振安区就开始在一些学校试点竞聘上岗,今年的办法则与全市并轨。

赵溪泽认为中小学超编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苗减少,另外也有“历史遗留原因”。所谓“历史遗留”,是指此前教师安置过多。

一不愿透露姓名教师称,其实根本原因是这几年来振安区通过非正规渠道进来的教师太多了。

从1996年开始大量非师范专业和不包分配的人通过各种途径托人、花钱,最后才当上教师。直到2004年还有人在教师已经严重超编的情况下利用权力和金钱当上教师。

据记者了解,在同兴镇,去年已超编9人,却同时又安置了6名新教师。

竞聘的压力

由于长期处在竞聘的压力下,一名教师被安排采访时,突然晕厥。

振安区在2004年实行教师竞聘时,那些落聘老师并没有下岗和分流。宋宝林说,他们与获聘教师在校从事同样的教学工作,只是收入有所不同。待岗教师第一年拿基本工资,第二年继续待岗则拿基本工资的80%,第三年为50%.那一年,同兴镇有9名老师落聘。

竞聘教师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考核指标中包括出勤率,请病假每天扣0.5分,有教师阑尾炎手术后三天,担心扣分太多,未拆线就赶回学校工作。

前两年竞聘中有三位教师连续两年落聘,其中一位中年女教师因心理压力过大致精神分裂在家休养,该消息得到学校宋宝林副校长证实。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说,这里的老师大多是当地人,其配偶常是农民,这份工作对他们相当重要。

同兴镇位于丹东市西南部,不过1.6万人,有一个不大的工业园区,此外种植无公害蔬菜及杜鹃花,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中心小学位于小镇西缘,有学生700多人。由于教师待遇全市统一,一般教师每月工资1000多元,在镇上属于体面且收入中上的职业。

王安(化名)也是这次41名离婚老师中的一个。附近的居民称,知道两人离婚的事情,但两人平时也没什么不同。王安会照常帮着打扫、买菜之类。

王安是三股村中三股小学的教师。这所小学是同兴镇中心小学所下辖的小学之一。

他的妻子是一位农民,没有工作,在镇上的临时房中开一个水煎包小店,包括店深处的一张炕在内,店面不过10来平方米。两人上有4位老人,下面是一个小男孩。

王安很在意这份工作,从2004年起,他内心就开始紧张。由于今年的竞聘上岗和市里统一,实行得更彻底。落聘人员的分流共列出9种途径,除去提前退休以及向偏远、农村、空编学校流动外,其余多为辞去公职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引导教师前往农村或城市社区工作等。

但王安听一些教师们说,学习文件后他们认为,这些分流很难落到实处。而且这次是3年一聘,这次如果竞聘不上,与前两年可以待岗不同,未来三年都会下岗,失去饭碗。

王安这才决定和妻子“离婚”。

离婚后的王安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中。9月19日下午,他被学校安排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昏厥。

随后赶到的120急救医生称,王老师胸闷待查,心电图异常。

尽快“撕掉”离婚证

在调查组的努力下,已有39名教师决定复婚。

宋宝林在得知老师集体离婚的缘由后,曾找过部分教师单独谈话,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希望通过离婚而获得上岗机会是荒唐的。他说,“这样持离婚证上岗,最起码在我这里行不通。”

9月18日,一个5人工作组进驻学校。振安区教育局督学室主任盖振权说,工作组由区教育局3名工作人员和镇政府2名工作人员组成,盖是小组成员之一。

工作组任务包括与老师谈话,“讲解政策,做思想工作,减轻教师思想压力”。

在调查组初步调查后,赵溪泽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事件出现的原因包括教师对文件理解不够;学校传达时解释不到位;教师对竞聘上岗有心理压力,没有正常心理面临竞争等。

赵溪泽认为,该条款制定的初衷是好的,是照顾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有教师为躲避竞争上岗,盲目离婚钻空子。”教育主管部门一度在时间上作出解释,认为在文件下发之前离婚方符合条款,学校在传达时解释不够,但彼时集体离婚事件已酿成。

赵溪泽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称,工作组一定要让教师复婚,这是中心工作,必须将他们的离婚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撕掉”。

9月21日,丹东市教育局局长仇国政对记者说,20、21日两天内已有9名教师复婚,另有30名教师已决定复婚,余下两名教师确属感情不和。

9月20日晚,丹东市委市政府专门为此事召开会议。会上,振安区教育局局长赵溪泽被责令暂时停止工作,同时由市监察局、教育局、人事局等部门组成新的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仇国政说,在新的调查结论出来之前,同兴镇的教师竞聘工作暂缓进行。

9月20日,同兴镇民政所里,李霞再次见到胡兰,她和丈夫来复婚。

手续很快办完,但在胡兰新的结婚档案上,他们的婚姻状况一栏,却将永远注着“离异”二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