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江苏2008年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引热议
江苏2008高考方案初定:“3+1+1”
此前公布的高考草案中,语文、数学、外语各200分,三门总分为600分。现将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分别增加为230分,这样一来,语、数、外的总分为690分。同时,语文和数学试卷还各有60分的附加题,选考历史的学生必须考语文的附加题,选考物理的学生则必须考数学的附加题。这么算来,每位考生的高考总分都是750分。
专家分析:南京一所名校校长非常赞同新的高考方案。他认为只有语数外三门算分,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语文和数学都有附加分,外语没有,这样外语的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重了,但学生负担减轻了。
有些人士提出应该增加物理学科的权重,但南京的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本身是打基础的阶段,理化等都不宜搞得太深,如果不学相关专业,在今后工作中用上的也很少。如果对理化感兴趣,可以在大学时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而且现在也规定,选物理如果达不到A也不能考本一,已经体现了对这一学科的重视。
有关专家推测,总分设定为750分,是为了在总分上与其他省市保持平衡。但因为750分只包含三门学科,每门学科的总分至少比现在高出80分。而高考每科的考试时间不宜再延长,这就意味着总的题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这样一来要满足每门至少230分的总分,每题的分值就会有较大增加,如以前错一题可能扣3分,今后就可能扣5分,考生之间的分差会拉大。
家长教师各方反应不一
家长:
对偏科孩子有利 “我家女儿偏文科,我觉得这个方案挺适合她。”市民秦先生说,新方案对于偏科的孩子应该是有利的,但对于各学科比较平均的学生不一定有利。 老师: 赞同 学生负担轻了 有关中学老师认为,物理、化学只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也有弊。利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弊是由于理化仅作为学业水平测试,学校安排的课时也会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抑制,动手能力的培养削弱。 质疑
尚在讨论中的江苏2008年考试模式,将理化这类事关“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学科,用几个等第作模糊处理,而以语数外这些工具性学科的考分划定录取分数线,这对众多理工科大学来说是否科学?从考生方面来看,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城市与乡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文、理科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苏南、苏北为例,苏南学生外语语文普遍强于苏北学生,而苏北学生的数理化一般要胜过苏南学生),一旦以语数外成绩划定录取分数线,对那些来自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考生而言无疑是有失公平的。 高校 录取标准有待细化
专家点评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