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老人两年编写150万字词典
2007-02-16

“纳米汽车”的由来是什么?“知识经济”是什么意思?能准确回答出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几位离退休在家的老人却一定要替大伙讲清楚这些事。他们都没有编写过任何工具书,却硬是凭着一股韧劲每天伏案查找资料编写词目,历时两年多编写出了35大类,6000多个词目,150多万字的“溯源词典”,现在就等着出版了。不求名利,他们只是想实现“老有所为”的目标。

九本剪报让他萌生编词典的想法

家住三爻村陕西省新型建材厂家属院的68岁老人张世忱是位高级经济师,他曾经在一家报社当过几年编辑。从1990年开始,剪报就成了老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乐趣。特别是一些介绍万事万物由来的小文章,老人绝对不放过。短短几年下来,他的剪贴本已经放满了小小的书柜,单万事由来内容的剪报就有九大本。

平时老人也喜欢到书店转转,可总买不到好的介绍万事由来的图书。“收集了那么多小文章,为什么自己不能编写一本详尽介绍万事由来的工具书呢?”2004年底,已经65岁的老人给自己定下了在普通人看来很难完成的目标。

为编词典老人凌晨两点起床

说干就干。因为编写词典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太难完成,张世忱开始召集更多离退休老人一起完成心愿。2005年6月,张世忱召集81岁的孔素、66岁的王宝勤等12人,组成了一个由70岁左右的老人为主力的“老年编写团”。

张世忱负责了6个大类词目编写,由于收集编写过程非常繁琐,为了赶进度,经常凌晨两点就从床上爬起来寻找资料,反复研究。长期用笔写作,使老人不时感觉右臂酸疼。可他说:“我不觉得累,有事干总比闲着好。”不会用电脑的老人认真地在方格纸上写下每个词目的解释内容,两年来,老人写好的方格本摞起来足有半米高,字迹清晰工整。

词典出版就是有生之年最大的幸福

81岁的孔素是编写团队中年龄最大的老人,离休前是搞航天技术的,出过几本书却没有编过任何工具书。自从加入“老年编写团”后,老人的生活比以前工作时都忙碌,生活充实且规律。虽然老伴、子女考虑到身体原因都反对,老人还是凭着对文字的爱好编写出1000多个词目的内容。66岁的王宝勤同样也没有编写过任何词典,可他却编写2000多个条目,成为团队中编写条目最多的人。他说:“编写快完工时竟然心里有点空落落的,它让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更充实了。”

2月9日晚上,三位老人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把编写好的内容出版。张世忱说:“我们就是想把我们的劳动成果介绍给更多的人,词典能出版就是我们有生之年最大的幸福了。”(西安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