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甘肃省十大杰出残疾人:
房锋生 刘鑫 赵麦雄 瞿平元 马国瑞 杨艳玲 范天通 杨燕 何彦生 吴冠存
优秀残疾人:
马强 马耀元 齐国文 张中亚 李宏 肖爱民 赵红 梁力 黄锦平 傅连鸿
第二届 “甘肃省十大杰出残疾人”事迹
房锋生
房锋生,男,36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肢体残疾,舟曲县立节学区北山小学教师。
8岁时因意外事故致残。18年来,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拖着残疾的身躯为本村孩子义务教学,默默无闻地为山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他拿出自家的木料、承包地,个人银行贷款,先后三次搬迁校址,改善教学条件,不计个人报酬,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把一个濒临关闭的村学办成了有100多名学生的学校。目前,北山村小学的学生入学率、合格率、毕业率都稳定在95%以上;从北山小学走出去的学生中,已有2人成为国家公务员、3人大学毕业。他看到乡亲们看病难,就自学医学知识,考取了医生资格证,给群众卖药看病。他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新闻媒体给予极大的关注。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省、州维护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省、州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十大陇人骄子”;被州政府特批为正式教师。
刘 鑫
刘 鑫,男,27岁,汉族,共青团员,中专文化,听力言语残疾,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团舞蹈演员。
出生10个月时,因高烧导致两耳失聪。他酷爱残疾人特殊艺术,克服听力语言障碍,刻苦钻研,勤学苦练,表演技艺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省残疾人艺术团的骨干演员,受到省内外观众和省上领导的好评。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他表演的独舞《搏击蓝天》获表演一等奖,为甘肃省赢得全国团体大奖做出了贡献。2001年,由于表演功底扎实、技艺全面,被借调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他作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骨干演员随团出访过亚洲、欧洲、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200多场,荣幸登上了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世界两大顶级艺术殿堂;参加了震撼中外的雅典残奥会闭幕式上文艺节目的表演和倾倒亿万观众的《千手观音》的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赵麦雄
赵麦雄,男,37岁,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肢体残疾,陇西县残联党支部书记、副理事长。
患小儿麻痹致残。1995年到县残联工作后,协助理事长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残疾人组织建设、扶贫及社会帮扶等工作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他提出并组织实施的“帮、包、带、扶”“五个一”帮扶攻坚计划,使600多名特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劳动致富。他经常深入到全县各企事业单位及乡镇、村(社区),宣传政策,调查摸底,为残疾人协调解决生活、就业等困难,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残疾人工作。2005年以来,他和同事们动员10多家福利企业、经济实体安置残疾人320人;动员各单位、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105人;扶持个体就业1009人。近几年,组织协调医疗队为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1360例;为低视力患者配用助视器35名,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110名、发放轮椅580辆。陇西县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县、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县残联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残联组织,他个人被评为全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被评为残疾人就业先进个人者,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瞿平元
瞿平元,男,44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肢体残疾,甘肃省肿瘤医院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
幼年患小儿麻痹致残。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兰州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参加工作后主攻皮肤病学科并取得很多科研成果,是甘肃省皮肤病学科的青年专家。由他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喜树果制剂治疗白癜风病的临床研究等4项科研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报发明专利2项,先后获得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参与《实用肿瘤手术图谱》一书的撰写工作。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文艺特长,多次参加全国、全省残疾人文艺演出活动,为甘肃省夺得多个奖牌。先后被评为“全省自强模范”、全省抗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省肿瘤医院优秀党支部书记;当选为兰州市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副主席、兰州市肢残人协会主席。
马国瑞
马国瑞,男,34岁,回族,中共党员,高中文化,肢体残疾,临夏州广河县国瑞工贸有限公司经理。
因患小儿麻痹致残。1990年自筹资金创办加工金属零部件的小作坊,经过艰苦奋斗,1999年创办了以生产烤箱为重点产品的“国瑞工贸有限公司”。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年销售烤箱3万多台,企业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他致富不忘家乡和残疾人,几年来安置几十名残疾人就业,每人年收入达到7000多元左右。本人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州“优秀残疾人”、“自强模范”、“优秀民营企业家”,公司党支部被广河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当选县十四届人大代表。
杨艳玲
杨艳玲,女,26岁,汉族,共青团员,大专文化,肢体残疾,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自幼患腿胯骨永久性脱臼。2001年开始残疾人坐式排球训练,由于刻苦训练、技术全面,当年被选入国家队。2002年10月,她随中国残疾人女子坐式排球队参加世界锦标赛,夺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在日本东京世界锦标赛上,和队友们一举夺得了冠军。2004年,作为国家女子坐式排球队的副攻手参加了在雅典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和队友们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一枚唯一的集体项目金牌。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优秀运动员、被团省委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被省妇联授予全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范天通
范天通,男,53岁,汉族,高中文化,肢体残疾,天水市天祥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
5岁时因病双腿致残。在长期与病魔的抗争中,他通过开眼镜店、钟表店,走上自强之路。1993年,筹资300多万元,创办了天祥水泥厂。十多年来,他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经过数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实力不断提升,年产量达20万吨水泥,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多万元。连续六年被省消协誉为“推荐产品”,多次被省、市消协评为“诚信单位”。他致富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先后安置100多名贫困农民工和40多名残疾人及下岗职工在企业就业,为家乡建设和贫困学生及群众多次捐款。先后担任天水市政协委员、麦积区人大代表、天水市工商联执委、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会员。先后被评为全市“自强模范”、“捐资助学先进个人。
杨燕
杨燕,女,28岁,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肢体残疾,金昌市金川区金冶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先天性肢体残疾。2001年9月,被任命为金川路街道金冶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面对社区环境的脏乱差,她带领干部群众清理旱厕和垃圾,建垃圾池、修下水道、架设电网,开展小区绿化、美化、硬化,使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竭力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走遍了社区两千多户家庭,为156名困难群众补办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为43名下岗失业人员联系、协调就业岗位,为28户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为12户特困家庭提供了定期救助。几年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单位、全省社区党建示范点。她被提名第十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被评为甘肃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何彦生
何彦生,男,42岁,汉族,高中文化,视力残疾,甘肃敦煌福来德航空俱乐部总经理。
先天性视力残疾。1988年创办社会福利厂,经过艰苦创业,使企业发展成为净资产近百万元的社会福利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安置30多名残疾人就业。近几年投资300余万元,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创办了“福来德航空俱乐部”,接待中外游客6万余人,并多次承接前来敦煌进行空中影视拍摄的摄制组;与国内外的数十个飞行俱乐部建立横向的协作关系和业务往来,使公司逐步走向正轨,安全飞行3000多小时。俱乐部经过6年的发展,已拥有超轻型飞机、动力悬挂滑翔机和热气球等多种飞行器,培养出8名飞行员。本人被国家科委、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被评为酒泉市“新长征突击手”、敦煌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当选敦煌市政协委员、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
吴冠存
吴冠存,男,42岁,汉族,高中文化,肢体残疾,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17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左臂。1986年开始,筹资70余万元,兴建了靖远三角城罐头厂,并多次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年产量达到500吨,年利润达到48万元。1998年自筹资金300万元,引进蔬菜脱水生产线,进行新鲜蔬菜加工,使原本小食品加工厂变成总资产2160多万元、年总产值2400多万元、上交利税480万元、固定职工200人的大型乡镇企业。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和残疾人的收入,安排季节性农村劳动力和残疾人1500余人,当地农户就近向企业交售蔬菜,每亩可收入3000元以上。他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投资20万元硬化乡村道路、捐款4万元改善村小学教学条件、资助残困户3万多元。企业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先进乡镇企业”、“AA+信用企业”和“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本人荣获第七届“甘肃省乡镇企业家”称号。
转自: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