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谷一小学班级为赚钱安排30%学生留级
2006-09-16

2006年9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奇怪的留级率》,以下是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我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如果哪个学生被留了级那可是件大事儿,“留级生”、“蹲班生”这称号本身就很丢人,但这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

最近,我们的记者在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采访的时候,发现这里的阳坪小学一个班里居然有26名留级生。这些孩子都是因为什么被留级的呢?

解说: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的阳坪小学地处大山深处,在这所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这些举起右手的孩子们都曾经是留过级的学生,他们有的留过一级,有的甚至留过两级,我们数了数,这个班里的留级生高达26名。

记者:

你是哪年留的级?

蔺晓云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三年级学生:

前年。

记者:

今年又留了一次吗?

蔺晓云:

嗯。

解说: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学生留级的,可这里一个班的留级生居然占到了班里学生总数的30%以上,这确实令人吃惊。

记者:

像你们学校,现在一共有多少在校的学生?

杨国银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校长:

有335人。

记者:

留过级的比例应该达到多少?

杨国银:

本校是占5%的留级。

解说:

按照校长的说法,全校学生的留级率仅有5%,但我们先前看到的仅一个班就有26名留级生,即使其它班没有学生留级,留级率也已经达到了7%,超过了校长所说的5%。

杨国银:

这个班一共有50人。

记者:

50个学生?

杨国银:

50个。

记者:

刚刚我们看了一下,数了一下,在这留过级的就有20个。

杨国银:

嗯。

解说:

一年级的留级生数字统计出来有20名,二年级的留级生数字也与这个大体相同。

记者:

一共有多少个?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二年级老师:

19个。

解说:

这所小学共有335名学生,从我们粗略的统计看,留级率已经接近了30%,那么,这么多的小学生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留的级呢?

杨国银:

一个是根据考核成绩,一个是结合家长的意见。

解说:

按照这位校长的解释,这个学校的小学生留级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考试不及格,学习成绩跟不上造成的。

记者:

你什么时候的级?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今年。

记者:

今年留的级。你是考试没考好还是怎么样?你考试考多少你告诉我。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62、78。

记者:

考试考得怎么样告诉我?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62、73。

记者:

62、73。你考试考得怎么样,告诉我。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60、63。

解说:

像这些虽然考试合格,还是留了级的孩子一样,已经留过一次级的二年级小学生蔺晓云,自打第一次留级后,她发奋读书,尽管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可是还是再一次留级了。

记者:

今年你语文、数学考的成绩怎么样?

蔺晓云:

67。

记者:

语文?67?

蔺晓云:

嗯。

记者:

还有数学呢?

蔺晓云:

数学67。

记者:

语文呢?

蔺晓云:

77。

解说:

客观地说,在留级的学生中,是有一部分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可是在我们的调查中,相当一部分考试明明合格的学生,却也被莫名其妙地留了级。

记者:

有没有标准,考试成绩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之下就要留级呢?

杨国银:

那我们原来是按照及格60分标准,现在这几年成绩提高了,70分。

记者:

提高这个标准,是你学校的规定,还是上面的规定呢?

杨国银:

提高标准,那是我们学校定的。

解说:

让人困惑不解的是,按照甘肃省教育部门的规定,小学生的留级率必须控制在2%以内,也就是说最好一个孩子都不留级。可这所学校的做法恰恰相反,他们主动提高了留级分数线,结果是让更多的孩子留了级。

杨国银:

这是家长要求留级。

记者:

家长要求留级有手续吗?

杨国银:

家长要求留级没有手续,是家长和老师协商的。

解说:

这个学校的四年级,今年共有11个学生留级,那么,这中间有几个是家长主动要求孩子留级的呢?

记者:

有多少个家长写过要求留级的申请?

马根余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教师:

这个协议没有写,申请没有,是口头。

记者:

有几个家长口头说过?

马根余:

到我这儿说的有一个。

记者:

是什么原因?

马根余:

孩子年龄太小留一级,但是这个学生没有留,升上来了。

记者:

也升上来了?

马根余:

嗯。

记者:

那就是说留级的这个里头,并没有说真正的是哪个学生家长申请留的级?

马根余:

杨老师过来跟我说过两三个同学,是家长跟杨老师说的。

记者:

哪三个孩子家长跟你申请过?

解说:

反复查看了几次这个班学生的名册,这名校长才确定了主动申请留级的三个孩子的名单。

记者:

是家长要求你留级的吗?

蔺恒平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没有。

记者:

叫你留级是你家长要求的,还是你自己要求的?

蔺想泰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不是,老师说留的。

记者:

你的家长向学校提出来要让你留级了吗?

李海东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阳坪小学学生:

没有。

解说:

由此看来,让孩子留级肯定还有其它原因。

记者:

像你这个决定留级,是按照学生什么样的标准决定谁留级不留级呢?

马根余:

我的标准就是,比如说学校里面或者上面,要求留几个学生,我从名次的后面往前面推。

记者:

推?要推到什么程度呢?

马根余:

比如说留十个学生,我打个比方,比如说留十个,我就从后面推十个。

解说:

原来这里决定哪些孩子留不留级,既不是按考试成绩及不及格,也不是按照家长有没有要求,而是按照学校下达的留级名额指标决定的。那么,学校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村民们反映,学校让孩子们留级,目的是为了多赚一笔按学生人头计算的教育经费。

记者:

按照教育系统下拨经费这个规定,应该是按照学生的人头下拨这个教育经费的。

杨国银:

嗯。

记者:

那也就是说人头越多,下拨的教育经费越多?

杨国银:

嗯。

解说:

这笔经费以前是向学生收取的,今年开始是由上级进行下拨的。我们通过对这个学校几年来教育经费情况的调查发现,学校每多留级一个学生,确实能够多收百十来块钱,而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很多学生留级,学校对此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

你觉得这样一个比例,留级人数这么多,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伤害吗?

杨国银:

对学生来说,像我们山区没有伤害。

解说:

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们来说,留级极易造成心理伤害,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国家对于学生留级一直采取的是严格地控制政策。可是我们发现,当地不仅这所小学留级率严重超标,其它学校这个问题也很突出。

记者:

留过级的学生都把手举起来。

解说:

这所名叫麻池窑的小学共有240名学生,我们仅调查了三个班级,留过级的孩子就达到了50多名。

记者: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如果取消留级这个问题,就在你们这儿你认为是一条很漫长的,还需要很漫长才能解决的问题吗?

杨嘉虎 甘肃省甘谷县安远镇麻池窑小学校长:

就这个留级的?要是不留级,像前几年就不留级了,前几年我们上边要求得严,必须直升,留级只有3%,超过3%就不行。

记者:

现在为什么会一下子留级率就会这么高?

杨嘉虎:

现在就是说不知怎么的。

记者:

上头没有要求了吗?

杨嘉虎:

上面还是有要求。

记者:

要求都是一样的?

杨嘉虎:

要求还是有的,就是说在监督上要比前几年松一些了。

解说:

留级率控制指标在当地出现了失控,而这种失控绝对不仅仅是留级率数字上多了几个百分点的问题,它带给孩子们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演播室主持人 翟树杰:

我们的记者在当地采访了许多留过级的孩子,当被问到留过级的感受的时候,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还是当地的话,就是“羞人”,意思是说留级让他们感到很难堪,抬不起头来。而这所学校这么大面积的让孩子们留级,有的甚至让人连续两年蹲班,这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的伤害恐怕是一生都难以弥合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