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希望(内蒙古)
2006-09-12

——记内蒙古多伦县大北沟镇小学教师杨文超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六月正是鲜花盛开如海,芳香泗溢的时节。 一条从北京延伸而来的柏油路像一条哈达飘落在鲜花绿草之中.。在路边有一座三层的楼房,从那里传出来的朗朗的读书声,悦耳的练歌声吸引着每一位来往的行人。这声音与寂静的草原不知是谁在故意为谁作着衬托,只让行人无不住足,无不是赏心而又悦目。

    熟悉这里的都知道这是在百里草原小有名气的一所学校。他曾多年以优异的教学成绩领先于这里的每一所农村小学。曾多次受到区..县各级领导的奖励。一张张的奖状都是老师们辛勤耕耘的结果。正是这里的每一位老师的前赴后继的努力,谱写着它的辉煌。

    清晨的阳光还没有褪去他的红晕,照在教室的墙壁上,如同是扑上了一层涂金的壁纸。孩子们在晨读,小脸被阳光反射了几丝红晕,一副专著的神情。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轻轻的在教室间巡视,一头乌黑的长发,瓜子脸上架着一副窄窄的眼镜。配上一身蓝蓝的西装,显示了他的俊秀与聪慧。他一面走着一面和学生轻轻的说着什么。这位就是我们的杨文超老师,一位毕业与师范学院,而自愿留在这所农村小学,接起辉煌接力棒的女教师。到如今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八个春秋了。岁月已经褪去她的幼稚与莽撞,但是却回报了她机智与沉着。如果说她曾经有过困惑与不知,可是今天她确实已经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德教双优的老师。她正以自己高潮的人格魅力引领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杨老师办公室的灯光,和她那所窄窄的小院。灯光与天上的星星编织了美丽的夜,小院的欢声笑语却谱写了师生美好的清晨与黄昏。

    我曾经问过她,有了今天的成绩,明天会怎么打算时,她的脸上是自信的笑容。从她的笑容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过去与未来。翻开她的影集第一张是他的中学时的一张全身黑白照片。问她为什么没有小时的照片时她的表情是尴尬的。我知道她小时后家境贫困,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我不想知道太多。照片上是一个脸圆圆的,嘴角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隐藏着甜甜的微笑,花点的上衣,兰色的裤子。描绘了一个农村小姑娘的形象。不与别人比吃穿,一心好好学习,这也是她给中学 全校师生留下的印象。即使是在大学的生活与学习中她也依旧保持着一个农村孩子的朴实与勤劳。大学毕业座谈会时的场面是很隆重的,照片上每一位学生都以不同的姿势表现着他们的激动之情。这是杨老师记忆之中难忘的一刻,因为就是在那个会上,她和所有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豪言壮语,立下了自己的誓言,那就是一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不知其他的同学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在杨老师的心中,那就是一张立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的军令状。事实是今天,和她一起来的两位同学,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离开了这所学校,回县城了,而只有她依旧固守着自己曾经的承诺。在这所小学以高度的热情工作着。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校园的门口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忙碌着为孩子办理新学期入学的各项手续。就是在这缴费的人群之中有一些家长却是因为不能准备到学生的费用手牵着孩子的手,等待着其他的人办完手续后,祈求老师能宽限几日。家长一脸的无可奈何的表情,孩子却是焦急的在走来走去。

    办公室里来了三位新的面孔,他们在为学生办理手续,为学生报道。靠在门口的是一位梳着短发,带着眼镜,姓杨的女老师,他的报道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三个家长手领着三个孩子站在他的对面。“下一个。”杨老师的召唤却是没有人回答。这是怎么回事,杨老师以为是自己的声音低了。就又喊了一遍。然而是同样的结果,她抬起头疑惑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家长,和颜悦色地说:“该你们了”。三个家长却是互相看了看,这是一位红脸的中年人支支吾吾的说话了。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之中,杨老师听出了这三个人为什么没有说话的理由。他们是求自己缓缴入学费用来的。怎么办,她安慰了几位家长后径直走向校长的办公室,她想还是求求校长。校长的语气是坚决的。“除非特困的学生以外,其他的必须及时缴纳。”临出门时校长又补充说:这样的口子是开不得的。杨老师重新回到家长的面前时已经是脸红得像是冬霜的苹果。它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校长的话。又怎么说出让他们把孩子领回家去。这是有一位老教师说:用你的工资给他们做个担保,就能缓交几日。一句话提醒了梦中人,是呀,她突然间想到自己小时的一幕,那天是妈妈送自己上学本来是准备的钱是正好的,然而就在交费的时候,学校要求另交两元的桌凳费。然而回家的路有二十几里路,怎么回去呢,妈妈很是着急,是班主任为自己垫付的那两元钱。事到如今,这件事情记忆犹新。他真地写了三张借据来到了校长面前,校长无可奈何的说:“你这是超前消费啊!”杨老师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对着校长一躬到底。家长千恩万谢地走了。杨老师哼着小曲走进了教室。

就是这样登上三尺讲台,一上就是八年。当年那几张家长的借条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那个无奈的孩子也该大学毕业了。还有多少借条留在办公桌抽屉里,然而终究没有当个帐要,只是怕遇上真正家庭有困难的孩子会影响孩子脆弱的心灵。这与孩子的学习或者他们的一生来比,一张几十元的借条的确不值一提。老师的心灵如同天空,宽阔而湛蓝。

假如你能与一位教师面对面地站上三分钟你就会受到影响。老师的教育法则是“师范”,她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和教育着他的每一个学生,动之以情,然后在晓之以理。老师的与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就从一个叫杜威的孩子开始的。那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往事。

老师接手第一个班级的时候,曾经有位热心的老师背地里告诉他说:这是一个头疼班。头疼的意思是说,无论哪个老师当这个班级的班主任,都会被搞得焦头烂额。而且校长也曾说过:高材生就应该有个用武之地。也不是当时是没有听得出校长的话外之音;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就是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其后的厉害;她还是接下了这个班级。三天的平静后,小淘气一个个的都露出了水面,一天班长找到老师,说班级里有二十多个同学的铅笔盒不见了。接着又有同学告发说这是杜威干的。经过深入的调查,果然是这个长像英俊的小帅哥干的。然而就在充分的证据之下,他却是死活不承认。当时杨老师的怒火已经是烧到头顶了,可是理智还是让她冷静了下来,老师浅浅的意识到这个孩子的人生的方向已经偏向。她的是非概念已经变得非常的模糊。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治疗,也许会也影响的他的一生。那时也许真正是悔之晚矣。老师并没有急于作出最后的决定。她要了解在这个孩子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左右着他的成长。放学的铃声响过,老师起着自行车,走上了去杜威家的路。终于从母亲与邻居的言语之中老师明白了,过早的失去父亲的爱,邻人得无聊的取笑,对这对母女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在他们的眼里有太多的敌人,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击着周围的人。

那一夜老师更是睡得很晚,她想了很多,做出了对孩子进行长期转化的准备。第二天她买了二十个笔盒分别还给了同学们。事情就这样在无声无息的平静了下来。老师在班级里却是兴起了互爱的班风。一天夜晚风刮得很猛,其中夹着初秋的寒意。老师正在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突然有人在敲门,门开了,黑暗之中站着一个瘦弱的身影,是杜威,老师赶紧让她走进来。给他倒了一杯热水。就是在那个夜晚,这个被公认不会向别人承认错误的孩子,第一次低下了头,开始了他起飞的第一步。

孩子是不会自己表白自己,但是却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着自己。自后的日子,杜威的生活与学习都在发生着变化,他开始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一边放牛一边背诵英语。后来他考上了中学,后来他又考上了大学。在这个班级小学毕业座谈会上,校长公布了班级的好成绩,老师第一次在人们的面前流下了泪水。那是幸福的闪光。

第一轮学生的教育,她总结到了许多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又在全校第一个卖了电脑装上了宽带,拓宽学习的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全校起到了拉动作用。作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是一名教育理论家。在这样的目标的指引下,他将付出艰辛的努力。

现在的老师已经是拥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一个不算宽敞的小院。竟然成了老师和学生交流思想的理想的场所。在这里老师谈学生,学生老师。摆上小桌,放上一盘瓜籽,便谈边笑,其意融融,谁有了心灵上的不快,谁有了思想上的障碍,这里就是他宣泄的地方,谁有了欣喜的收获,谁有了解题的高招,这里就是他们施展的地方。师生的情谊在这里升华,教育的精华在这里得到展现。时光流逝小院的来客的面孔已经是换了又换。然而他们的谈话却是没有改变。不止这些孩子明天会走向何方,也许这里将是他们永远记忆的地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