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西藏)
2006-09-12

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

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

一一记上海印钞厂背崩乡希望小学教师新卫

 

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墨脱人,1995年从拉萨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满怀青春激情和美好渴望,立志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踌躇满志、无怨无悔地踏上了回乡教书育人的旅程。

 

教育是根本,知识改变命运

 

与外面的精彩世界相比,墨脱各方面条件都相当落后,新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明白,要想让下一代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生活,走向富裕,只有教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知识,用所掌握的知识改变命运。在走上教师岗位后的第一篇日记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足于平凡工作岗位,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在他眼里,教育是根本,孩子们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教书育人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力争为墨脱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奠定扎实的文化基础,用知识的力量实现墨脱面貌的根本性改变。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新老师苦于没有教学经验,为家乡做贡献的美好愿望曾一度被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所束缚,但当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天真无邪的小脸时,他就暗下决心,立志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本领,为纯真好学的下一代灌输文化知识的食粮,一定不辜负家乡父老乡亲多年来的养育之恩,不辜负党和人民多年来的培养教育。在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的指导和帮助下,新卫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刻苦钻研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进步的机会,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20049月份,县教育局派他到地区二小支教一年,新卫同志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以二小的每一位教师为榜样,不放过任何一个教学细节,认真对待每一个课时中的分分秒秒,潜心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实践锻炼。一年时间里,在地区二小领导、讲师和教学能手的带领和指导下,新卫同志的业务知识、教学方法以及管理育人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回到本职工作岗位后,新卫同志把所学到的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学校的教职员工,希望全校的同事们都能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希望学校的学生都能学好基础知识,今后能到高等学府深造,他更希望他的每一个学生能学成归来,为墨脱的明天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他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新卫同志注重因材施教,直到学生把应该学会弄懂的知识完全领会掌握。对学生不感兴趣的课程,他总是想方设法使学习过程生动有趣,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他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兴趣,教学过程中总是不厌其烦地跟着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欲望。学生们都说:“我们爱听新老师讲的课。”

他任班主任的几届学生中有28名学生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内地西藏班。因教学成效显著,曾被评为地区级优秀教师和县级优秀团干部、优秀校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为社会做贡献,首先要学会做人

 

受小农意识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自私自利的坏毛病,缺乏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新老师明白,继续任由他们这样发展下去,于本人、于他人、于社会都有害无益。针对这一问题,他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们说:“为社会做贡献,首先要学会做人。”

为了摸清学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新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把学生当成小弟弟、小妹妹,经常与他们不厌其烦地谈心,细心掌握他们的性格、爱好和特点。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他崇尚身教重于言教,时时刻刻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率先垂范,深得学校所在地党政领导、农牧民群众和孩子们的交口称赞,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亲切称他为“大朋友”。他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细小问题,时刻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经常召集有思想顾虑的学生促膝谈心,直到解开他们思想上存在的小疙瘩,理顺他们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尽量教育他们避免在思想上走弯路。他时时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规范》约束学生行为,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创造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使孩子们在学校的培育下健康茁壮成长。

他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班级之间、小组之间的体育、劳动等各项比赛活动,要求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他每个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开展“学校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主题教育活动。

 

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老师关心家庭贫困学生,经常走访贫困家庭,了解生活生产情况,多次自掏腰包为贫困学生购置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

他总是认为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是他的义务和责任。“绝不让自己班级的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是他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任班主任的班级没有一名学生因买不起学习用具或衣物而辍学,班上哪一个学生是贫困生,哪些需要特殊照顾,他都挂在心上,什么时间该买鞋袜、该买学习用具、谁生病了需看医生,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会用自己的工资买好所需要的东西,并及时发放给需要者。父母体弱多病的尼玛措姆是受到资助最多的贫困学生之一,她感激地说:“是新老师给了我学习进步的机会,我将努力学习,以取得的好成绩来报答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为贫困学生购买东西花掉的工资达上万元,已经无法精确地计算到底有多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总是语重心长地说:“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一个民族能否进步,关键看所有公民的受教育水平”。

让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老师知道,学会文化课毫无疑问是每个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动手能力、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各方面的知识也要涉及,他经常说:“使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才算基本完成教书育人任务”。

在教学工作中新老师开辟“第二课堂”,多次邀请当地能人教学生学习编织、剪纸、木工、缝纫等手工技术,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从各方争取资金,为学生购买了书籍,成立了阅览室,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他带领学生开垦了试验田,教学生种植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他自学了大量的法律知识,为学生深入宣讲各方面的法规条令,让他们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每年植树节期间,组织带领学生植绿护绿、美化家园,从小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大力促进学校向正规化方向迈进

 

20033月份,担任上海印钞厂背崩乡希望小学副校长以来,他对工作比以前更用心,精力更加充沛,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用他的话说就是“组织和人民信任我,我很荣幸”。他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领导同事们以教书育人为人生目标,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扬民主,依靠集体办好学校,不断深化教职员工的业务知识学习,敢于并善于发现和培养教师骨干,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活动,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合理配备和使用现有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总结老教师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巩固和发展,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长仁青多吉同志对新卫老师的工作非常满意,他说:“把工作交给新卫去做,我有一万个理由放心。”在配合校长完成行政管理任务外,他把大部分精力仍然放在教学任务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已成为他的全部生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