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托起乡村孩子的希望
——周龙权老师的先进事迹
周龙权老师是重庆市梁平县的一名希望小学教师,他虽年近花甲,但童心未泯,爱心不减,风雨穿行四十载,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纯真的童心、博大的爱心,润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周龙权老师今年已满五十八岁,岁月已在他的脸上爬满了深深的皱痕,却他却像一个孩子常常做梦。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做了一个梦,和班上的孩子一起去了天安门,在那里指导孩子们现场做画,在国旗下高唱国歌,带孩子们参观风景名胜,和孩子们有说有笑,玩得真快乐……多朴实的一个梦啊!然而对一个乡村教师来讲又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梦。这个平平常常的梦折射出了他对乡村孩子的一片爱心。
童心贵在纯真,外显的是天真与快乐。周龙权老师脸上常挂笑容,当孩子为违反了纪律发愁时,他笑着告诉学生:“下次不能再犯”;当孩子为学习困难犯愁时,他却笑着告诉孩子:“别愁我来教你”;当学生为交不齐学杂费面临缀学而哭泣时,他却笑着说:“不要哭,差多少我为你交就是了”……孩子笑了,老师乐了。农村家庭的孩子上学交不起学杂费是常事。40年来他为200多个学生交付了学杂费,使其圆满地完成了学业。他从未记在心里,但村里的干部们却记在了心上,他们说:“周龙权老师啊,宁愿家里穷点,也不让学生因交不起费用而影响学习。”
孩子特别喜欢周老师,周老师也特别爱和孩子一道玩。“他真像一个娃娃王,只要有周老师在,就有欢声笑语在。”同事们常这样说。
纯真的童心滋生了博大的爱心。学生刘大江上课经常不进教室
周龙权老师多次抽空与其谈心,并到他家里与其父母共同商量教育办法。不久刘大江母亲因病去世,周龙权老师听说刘大江可能不会再来上学时,当天放学后就直奔刘大江家,一边帮刘大江料理家务,一边与刘大江谈如何才能改变其家庭现状,从而耐心地劝说刘大江尽快返校学习。刘大江的父亲被周老师的真情感动得热泪盈眶。刘大江当即就跪在周老师的面前,抱着周老师的脚痛哭起来:“周老师,我再也不调皮了,我要到学校好好学习。”从此刘大江变了,变成了班上的优秀学生。
学生代启发,数学成绩一直不好。周龙权老师就在每天放学后专门给他补一个小时的课,半学期的努力,代启发就从一名学困生转化成了一名优等生。
农村学校学生居住分散,离校远的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而且都是泥土小路,有的还要过河,遇下雨天学生上学就更困难了。一九八五年四月的一天,天下着大雨,当快要上课时,周龙权老师发现班上有五六个位置还是空着的,他二话没说,拿着伞就朝几个未到校学生的上学路方向跑去。牵的牵,背的背,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把几个学生全部接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羞愧地对周老师说:“你比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还要好些,放学后,你千万别送了,由我们来接。”
敬业的精神,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周龙权老师开始上讲台时才十八岁,那年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主动申请到村小当一名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三十三个春秋,一九九九年才转为公办教师。从一所村小教到另一所村小,他始终坚守村小这个工作岗位。妻子常责怪他为何不调往中心校,他却说:“村小是最差教师的,我要是走了,谁愿意来呢?”朴实的话语,表明了他高尚的品质。
他四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从未迟到早退,也从没因病因事耽搁一天的工作。他每天总是提前一小时到校,延后一小时离校,认真准备教学和教学反思,他对学生的作业一直做到全批全改,并详细记载。
要学习才会有进步,要研究才会有收获,周龙权老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写下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他不断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常到外地学习,或与本校教师进行研究,他承担学校的研究课每期不少于四节。“周老师的课简单朴实,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听了他的课的老师这样评价他。
四十年的教学,四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他关心学生胜过自己的子女。学生家庭有困难,他要帮助解决;学生生病,他要带去看医生。他在学生身上花的功夫比自己的子女要多得多。他的子女常责怪他不是一个好爸爸,可他总说:“爸爸要照管好每一个学生,都很难啊。”他所带的班集体经常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每送走一届学生,离别时他与学生总要流一场眼泪。
为了学生的成长,他工作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二00五年秋学期,他接任的一个差班,通过他一期的努力,该班成绩就提升了二十二个名次。可他却说:“工作还没做好。”正因为他为人谦逊,业绩显著,所以他身边的人非常尊敬他。
学校的建设,同事的困惑,他倾注了无限的爱
“他把学校看着比自己的家还重”,周龙权老师的妻子经常这样说。是的,周龙权老师义务护校三十三年,开关校门,看管学校公物,是他日常的事。在他的记忆里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因突然狂风暴雨要从家里独自一人跑到学校,检查窗户是否关好。有几次因窗户年久失修,无法关闭,冒雨跑到学校后,只好又返回家找钉子和锤子,再次赶往学校钉紧窗户。公物保护好了,却自己衣服淋透了,患上了感冒。
为了把学校操场硬化,不再让学生在学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他白天与学生共同搬运材料,晚上还要在学校睡黑板照管材料,一干就是三天三夜。为了美化学校,绿化学校,他把自家的花草树木移植到学校,家人责怪他,他却说:“我这花原来在家里只几个人观赏,现在有几百人观赏,多值啊!”
刘守伟老师与周龙权老师同是一所学校的教师,但刘守伟老师患上了重病。在患病初期,周龙权老师主动帮刘守伟上课,让他去检查治疗。平时学校哪位教师有困难,只要他知道了,便会主动帮助。同事们都亲切称他为老黄牛。
晚霞映红下一代,秋光照绿一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