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坳里托起的希望
—记海南省陵水县本号镇祖关福和希望小学胡文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胡文明,男,黎族,中共党员。1982年9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他本人生在山区,长在山区,一直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1997年8月在海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创办了祖关福和希望小学,胡文明同志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由于学校所处的位置是经济十分落后的地方,人们的知识水平也比较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更不容易开展,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在时刻考验着他,但是他认真履行校长的职责,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他决心不辜负省、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重托,决心把这所希望小学办好,办出特色,推动希望工程深入发展,让人们拭目以待。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一位好校长所必备的品质之一,无论教育教学工作制度、考勤制度等他必须带头去遵守,这样才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校长的带头作用。在校内,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政治时事,学习有关教育文件和资料,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校外,他积极主动地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学校的工作,以取得领导的支持,同时还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反映学校的实际困难,以取得领导的同情帮助。他善于联系社会各界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使学校设施日益完善,面貌日新月异。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坚持教师到校上班签名制度。对教师工作考勤情况进行日登记、周小结、月公布,奖罚分明。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提高教师质量入手,抓好各种规章制度。胡校长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抓好校本培训不放松,让教师多听课、多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都有六年级毕业生考上县重点学校,学校服务范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巩固率达99.9%。在“普九”验收中,受到省教育厅检查组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了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胡校长在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创建“文明生态学校”的办学总体规划,并亲手画出规划画图,然后逐步实施。根据学校地形特点和山区土地肥沃的特征,把学校文化生态建设和开展勤工俭学结合起来,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绿化区。搞生态文明校建设和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学生没有资金,他们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作为校长的他,总是亲自拿起劳动工具和师生们一起干得热火朝天,从来没有指手划脚,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自己动手砌建花池,学校里的花池几乎都是教师们自己砌建的,组织师生种花种草,绿化美化学校环境。因为学校的经济条件有限,他们就组织师生到附近的村庄去采花籽或到山里找野花奇木回学校种,现在校园到处鲜花盛开,开颜六色的花飘出阵阵芳香,不但美化了校园环境,还陶冶了学生情操。在学校西边的空地里他们开劈成了劳技园,作为勤工俭学基地,种植1800株甜竹笋,500株椰子,200株槟榔,使学生学会农作物栽培的一些知识和嫁接知识,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学生得到劳动锻炼,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经过胡校长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昔日不堪回首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校舍俨然,布局合理、椰林茂密、遍地苍翠、鲜花盛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学校的勤工俭学和校容校貌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务实苦干,勤政廉洁”是他的特点。他们学校是处于贫困地区,是实行“一费制”的学校,把有限的收费都用在刀刃上,他向教师们郑重承诺“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他出差总是按照标准报销,厉行节约,勤俭持校。该用的钱都用在学校的教学与建设发展上,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岗位培训、购买教学器材,他总是大大方方开支,由于收支分明,使用合理,学校年年益余款额,添购一批课桌椅、公文柜、办公桌、图书,仪器等设备。学校实现“一无两有”,每月都给教师补助30元,年终补助教师每人300元。这样,教师比较满意,人人乐于工作,促进了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治校有方,在学校的管理方面,他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文件,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抓好学校素质教育,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开设教学科,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新课程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学的精神和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上好各种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成立运动队、文艺队、仪仗队和书法小组、美术小组,活跃了学校气氛。学校经济组织学校运动队到县内或邻县的兄弟学校进行“手拉手”联谊比赛活动,促进了学校文娱体育教学的开展,达到了增进友谊,互相了解,共同进步的目的。每两年都举行一次大型学校体育运动会,由于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家长乐意送子女到他校读书,学生年年增多,达到了“普九”的要求。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广泛,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胡校长在这个岗位上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易近人,助人为乐,见难就帮,关心他人胜于自己。他妻子原是南平农场职工,现已下岗,孩子读书,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他不管自己多么辛苦,怎样吃亏,都不谋私利、克己奉公,所做的、所想的都是为了学校,行在校道上、草坪上、操场上或其他公共场所,看到玻璃碎片都主动捡走,害怕师生踩伤。每天晚上12点钟后,他都巡视一遍校园,检查教学门是否锁,窗是否关,其他人见到他这样爱校护校,都不敢来学校捣乱,所以门窗保持完整无缺,财产不受破坏损失。村里的人都说:“整天都见胡校长在学校转,只顾学校,不管家庭,真是爱校如家呀!”他只好解释说:“学校是我的工作岗位,就是我的家,我义不容辞”。他家常常吃薯饭配咸鱼野菜,虽然他自己有困难,但凡能为学校做些工作,能给别人以帮助的事,他很乐意去做,对老弱病残的同事更加关怀备至,经常带领教师慰问病休或退休的教师。对特困生、单辛家庭、孤儿的学生最为关心照顾,如:胡茂旺、卓秀旋、胡菊兰等30位这样的学生,每学期都免费入学就读,群众赞扬他说:“胡校长为学生做了许多善事与实事。”
他善于做别人的思想工作。祖关地区是陵水县边远的贫困地区,许多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分配来祖关后总是怨声载道,工作情绪低落。作为校长的他,总是主动与教师谈心,拉家常,鼓励他们积极工作,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分配来祖关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你们要谅解教育局领导的难处,我们要支持教育局的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勤劳、热情、淳朴的祖关人民是欢迎你们的,你们来祖关工作是支边支教最好的行为,也是对你们青年人的考验锻炼。”他在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支持教师,他是学区党支部组织委员,许多教师是经过他做介绍人加入了党组织的。从此,教师们工作积极主动,各方面表现较好,许多教师成了祖关地区的教学骨干。
说实在的,他爱校如家,辛勤耕耘,赢得大家的尊敬,领导信任他,群众疼爱他,教师敬服他,学生喜欢他……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福和希望小学1999年度被评为陵水县创建文明先进单位,全省中小学校校容校貌评比三等奖,2000年度被评为海南省勤工作俭学先进单位,陵水县“文明学校”。干部、群众赞颂说:“文明校长”办好一所“文明学校”。新上任的教科局徐克宁局长说:“胡文明管理这所学校哪级领导来视察检查都认可”。省政府农村教育调查组蔡道敬处长,肖春玉处长来到他校调查,对他校各方面的管理非常满意,并在全县调查总结会上通报表扬。省教育厅的黄国泰厅长、石秀慧、董学明副厅长、省委常委、统阵部长王守初,副省长林云略等领导都专程到该校视察,并对该校的办学管理、教学质量、校容校貌、勤工俭学和发展前景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现在的祖关福和希望小学已经成为全县享有盛名的农村中小学佼佼者,人民群众赞扬地说:“希望小学,有希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当了十年希望小学的校长,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社会影响,任重而道远,他决心努力拼搏,求真务实,不辱使命,勇创佳绩,为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为所有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和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祖关福和希望小学
二OO六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