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杏坛终不悔(江苏)
2006-09-12

痴心杏坛终不悔

——记睢宁县黄圩希望小学教师黄振芳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的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阴的。

(泰戈尔)——题记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将它当作毕生的事业来看待。”这是江苏省睢宁县黄圩希望小学优秀教师黄振芳老师的肺腑之言。黄振芳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一名县、镇优秀教育工作者,经历了15个春秋的风风雨雨。痴心杏坛终不悔的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年华谱写了一曲甘于奉献的动人华章。

1989年初中毕业,黄振芳立下了做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志向,中考志愿栏从第一栏到最后一栏填报的全部是师范学校,最终以高出录取分数83分的优异成绩被徐州幼儿师范录取。1992年毕业时,作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她本可以留在城里工作。但是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选择:回农村当教师。

等待她的不是诗意的风雨,而是严峻的现实。她的家乡黄圩希望小学地处苏皖交界,是一所偏僻、落后而又贫困的乡村小学。几乎没有玻璃的教室,坑坑洼洼的操场,古老而又陈旧的办公桌,几个已经秃顶戴着老花镜的教师,是这个学校的全部教师硬件和软件。对于她这位刚从都市回来的年青女孩来说,确实是一种压力,一种考验。她也有些许彷徨和犹豫,这些念头只是在头脑中稍纵即逝。只要想到她的父亲就是在这个贫瘠的地方,在这破旧的地方,在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二十年。在她到徐州上学时,她的父亲因为下乡上课赶时间,在一个阴雨天遇车祸去世。想到这些,她就会立刻坚定自己的信念,接过父亲的教鞭以十二分的工作热情和激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去。教材不熟,刻苦钻研,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教具没有,她带领学生一齐动手制作。她灵活运用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她通过调查理解到一个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好的学生,语文成绩一定好;相反,口语表达生涩,文笔生硬的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不好。所以她主抓作文教学。提出了让生活走进作文的理念。让学生参与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和表达生活。春天,她带领学生们去踏春,黄雨茹同学的优秀作文应运而生。夏天她带领学生游泳,刘浩的《尝试》完成了,秋天,田间的劳动有她和同学们的身影,孙娟的《我们也是劳动者》在小海燕报上发表;下雪了,雪地上的脚印,飞舞的雪花,都成了孩子笔下的童话。让生活走进作文,她的生活作文获得了教学上的成功。多次在县、镇上公开课和示范课。作文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辅导学生张梦娇同学的《无言的母爱》在省希望工程组织的作文大赛上获三等奖。张梦艳同学的《记忆的春天》,黄圩《我家门前的树》荣获全国小学生创新作文二等奖。现在她正在酝酿新的教研课题——《生活作文快乐教学》。

黄振芳老师潜心于教学改革,面对教育教学的浪潮,她率先挑起了黄圩小学语文教改的重担,利用星期天,课余的时间仔细阅读《江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徐州教研》。这些教育刊物,她家的床头有,梳妆台有,饭桌上也有。她的“生活随感记录”,吃饭、睡觉、忙家务时想起什么就立刻记下来,经过两年的苦心思索,大胆实践,她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引、行、改、研”的农村学校课该新路。即从环境入手,注重课该培训中的“引”;从实践入手,突出课该培训中的“行”;从课堂入手,强化课该中的“改”;从科研入手,强调课该培训中的“研”;位师生顺利进行新课该做好了准备。并且积极参与了睢宁县教研室叶成珠老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有人说,在教育生涯中,难得会存在轰轰烈烈的场面,但就是这些琐碎的细节,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却会留下难忘的烙印。

2005年,她刚接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叫张满意,每天都穿得脏兮兮的,上衣要么没有钮扣、要么没有拉链,鼻涕流得很长,期末考试成绩倒数。黄老师并没有嫌弃他,而是把他喊到跟前和蔼地说:“你看看你穿的衣服,怎么不让妈妈洗干净?”“我没有妈妈。”他低声地说。“爸爸呢?”“爸爸死了。”他的声音几乎是从喉咙里钻出,她听了为之一震,他居然是个孤儿。

星期天,她骑着车子,按他所填写的地址,询问了很多人,终于来到张满意的家。破旧矮小的房屋夹在两栋漂亮的楼房之间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敲了几声门,开门的正是张满意,她随着张满意来到他的屋里,只见堂屋正中有一个大炕,床上堆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饭桌上的饭菜也没有盖,上面叮着几只苍蝇。这就是家吗?

作为教师又是母亲的她,看到这一切不由得一阵心酸。张满意忙懂事地搬过一个小板凳让她坐,谁知她刚坐上去就跌倒了, 原来板凳只有三条腿,他连忙过来扶她,他觉得很不好意思。

她来到床前,将床上的衣服一件件整理好。把脏衣服挑出来,张满意和她一起整理,整理好之后,她将脏衣服抱到井边,张满意看见老师要帮他洗衣服,他硬是不让。她说:“衣服洗干净了,穿在身上才舒服呀”!他不是个懒惰的孩子,又是打水,又是搬板凳。 就这样,她洗衣服,他就蹲在旁边和她说话。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发现张满意总能穿着干净的衣服来上学,虽然衣服仍是旧的,她为他高兴!更令我她慰的是他的成绩也在慢慢地进步。

冬天来临了,她发现他的手上有横一道、竖一道的口子 ,而且还留着干血,她从家拿来防裂膏,将他带到办公室 ,倒了一盆热水,将他的手放入水中。洗完之后,抹上药膏。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叫《这个冬天不寒冷》,文中写到:“老师虽然不是妈妈,却让我尝到了母亲般的温暖,这个冬天让我觉得很暖很暖。”

星期天或平时家里做点好吃的,她都会叫他到家吃一顿。

或许是受到她的影响吧,班里的同学渐渐地关心起张满意了。不仅如此,每到阴雨天,用她的邻居的话说,她家就成了小饭店了。一桌坐不下就分两次、三次吃。杨小东、杨海涛两个同学,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学习直线下降,了解情况后,她经常与他们谈心,他们也成了她家的常客。她自费为他们订阅了报纸,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每一次测验中,成绩排在前面的总少不了他俩的名字。

王寒梅,五(3)班的一个学生,也是她丈夫资助的对象。当丈夫第一次领着她来到她们家的时候,显得极拘束,两后不停地捏着衣服角。听丈夫说,王寒梅的父亲因车祸去世了,母亲终日沉浸在痛苦之中,无人管她。她不但拿出水果给她吃,而且做了一桌丰富的饭菜招待她。饭后,她和丈夫一起到商店为她买了一身得体的衣服。送孩子回学校的时候给了她50元钱,给她平时零花。每到开学的时候,都要 为她买一些学习用具。节假日,她还带她到书店为她买一些书。

王寒梅是不幸的,但却又是幸运儿,因为她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其实,岂止是王寒梅,有多少个像王寒梅这样的孩子得到过老师的资助与爱抚,她自己也说不清了。十几年来,她以各种方式资助的钱和物大约有一万多元,作为一个乡村教师能够坚持这样做的,又能又几人呢?

教师是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她打破教学常规,从来不去对课文进行琐碎的分析,而且,一直让学生去品读课文,在一次次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的用意,在反复朗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品读,感悟,解决问题。当学生在面红而赤地争论时,她很少插嘴,因为她懂得,只有让他们去争辩时,问题才能越辩越明白,同时他们在辩论上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因为在儿童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她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鼓励是她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课堂上不管学生回答问题对与错,她却会投去鼓励的目光,她觉得孩子没有错,只不过他们的认识程度不一罢了。久而久之,他们形成了一种默契,课堂上她无需提名,提出问题之后,只要她的目光扫到谁,那个同学会主动站起来回答,因为课堂是他们最快乐的天地,在这里他们充分享受了言论自由的权利。

要想让自己不断进步,还得不断总结经验与失败,写教学反思、心得体会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正是由于这样,她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在历次大小考试中,平均分均在85分以上,优秀率达百分之七八十。

正是由于她不懈地努力,成绩卓著,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教育工作者。正如冯恩洪所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这句话正是黄振芳老师的人生目标的追求,教书育人是她终身的事业,她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所热衷的事业,无怨无悔……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