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无悔流血汗 一片忠诚为人民(贵州)
2006-09-12

奉献无悔流血汗   一片忠诚为人民

-----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格老村希望小学田沛发老师事迹

田沛发同志在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格老村希望小学辛辛苦苦耕耘了43年(民办30年),连任了41年该校校长。他扎根山区,乐于奉献,甘享清贫,在办学途中不畏艰难,艰苦创业,把原来只有两个班级,20多名学生,借用民房上课的教学点逐步办成了有260多名学生的村级完小。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贵州省青基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现已有9个教室的教学楼一栋,教师宿舍一栋,500多米的围墙及各种电器设备,成了已具规模的村级完小。为国家、当地培养和输送了一届又一届有用的人材和大、中专合格生。

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格老村希望小学的发展经历了四次搬迁,每次搬迁都是他出主意、想办法与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发动群众,与群众一起投工投劳、献工献料,特别是1997年的一次建校中,他睡马路守建筑材料,两个多月都没有回到离学校只有半里路的家,吃住都在工地上,在建校资金和建筑材料不够时,他把自己家里要用来买牛进行春耕的钱和打算给孩子们打嫁妆的木料都用在了建校工程上,使学校能按期完工,村中有些村民重男轻女,不送女孩入学,影响了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他走遍了格老村的家家户户与学生家长谈心、交流,使全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了98.2%,有的学生因交不起书、杂费不能入学和辍学,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他们买课本,使学生们都能读完小学,有的学生因病在家,而父母亲又没钱给他们买药医治,他就主动地把自己学到的中草药方送到学生家中,免费给学生治疗,有时还亲自把患有疑难病的学生送到离村100多里路的地区医院病理科去检查、治疗,使学生尽快恢复、重返校园,学校中有个别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做了违犯社会公德的事他就找学生个别谈心,耐心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尊师好学,遵纪守法的合格学生,有时学校老师家里生活困难,农活忙不开时,他就与全体教师一起共同合作,相互调节,使全体教师都能成为团结战斗,努力搞好学校工作的大集体。

19898月,学校因一名公办教师去世了,一名代课老师嫌工资低而走出校门,外地公办教师分来看到学校条件差当天就离去,村中有文化的男女都外出打工挣钱,学校缺乏教师无法开学,他就写信叫回在外打工的大儿子田金定放弃了每月800多元的丰厚收入,回乡担任月薪仅有20多元的临时代课教师,把即将关闭的学校支撑起来。19941015,一伙歹徒不听村干部劝告打砸学校的保管室及课桌椅和村干部、学生时,他和大儿子挺身而出,赤手空拳与歹徒展开生死搏斗,大儿子光荣牺牲,他自己也身负重伤住院,在学校缺少老师上课时,他又从医院里请人发出电报,叫三儿子田金洲从广东汕头回来继承哥哥未尽的事业,保证了学校的正常教学。

由于几十年的忘我投入,使他积劳成疾,无情的第三期鼻咽低分化磷癌,逼他几次倒在讲台上,而后送往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三个多月的住院期间他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希望小学,先后从医院里发出100多封信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鼓励他们努力工作和学习,用好的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向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青基会领导汇报,同时还先后写信给牛郎教育辅导站、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的领导,请求他们要多多关照和支持格老村希望小学的发展,在化疗期间他以顽强的精神与疾病作斗争,得到了贵阳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领导的关心并加以宣传,紧接着贵州省青基会、团委、省委、省政府、省教委等各部委的领导及市内学校师生代表都赶到病房看望和慰问老师。同年6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还亲笔在他写给自己的信里,做出“保重身体,山村的孩子还很需要你”的回复。6月26日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亲自委派教委副主任柳斌前往病房看望他,还请省教委杨贵珠主任把他参加香港回归得到的金钵邮票转给了田沛发老师,并说是用以表示他对田沛发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感谢。老师公私分明,不重金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他把自己从1995年7月起至2000年6月止,得到的各种捐款捐物,分别以学校、学生和个人记入清册,张贴在学校的陈列室里,接受全校师生和捐赠人士的监督。还把个人得到的资金共32400多元都全用在学校内的硬化、添置设备、村中架桥、安电、架自来水和解决贫困学生入学项目中,真正成了为教育事业献青春,献终生而又献儿孙的人民教师楷模。

于田沛发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管理有方,学校和本人都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1972年12月学校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政府评为“教育先进集体”;1978年学校又被铜仁地委,行署、地区教育局评为“铜仁地区教育先进单位”;1985年10月牛郎区教育经验交流会在格老村小学举行;1989年牛郎区全区小学语文、数学统考时荣获了全区语文第一名;1996年被牛郎镇党委、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97年获全镇小学继续教育基本功比赛第三名;1998年获全镇文艺舞蹈比赛第一名和第二名;1999年获全镇国庆汇演比赛第一名;2002年4月被牛郎镇党委、政府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1972年田沛发校长光荣地出席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74年出席了松桃苗族自治县文教、卫生经验交流会,同年被牛郎公社党委、政府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1978年出席了铜仁地区“教育先代会”。1984年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政府评为“农民教育先进工作者”。1991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1993年被评为牛郎镇“优秀教师”。1995年3月8月、5月30日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政府、铜仁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分别评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同年6月被贵州省教委、党组,铜仁地委行署、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教育局都先后做出了向田沛发、田金定学习的决定,8月21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开展向优秀教师田沛发学习的决定中号召大家远学孔繁孙,近学田沛发,同年9月被铜仁地委、行署评为“优秀教师”,1995年9月5日赴北京出席由中宣部、北京市委、国家教委组织召开的田沛发事迹报告会,9月8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里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接见,国务院总理李鹏还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你是贵州来的,你的事迹很感人,向你学习”。9月10赴天津出席全国第1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并在大会上发了言,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还特意从北京带去一个公文包,在会前请工作人员转给了他,这一天,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颁发了“人民教师奖章”。同时,李鹏总理还亲笔给田沛发老师书赠“教书育人、辛勤耕耘”的题词,9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李岚清还把自己刚收到的1500元、1400元稿费捐给了老师,同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副部长孔繁壮,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及新华社记者尹鸿祝等领导分别赠了钱和物。9月12日李岚清还亲自提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要拔专款修建格老村小学,1995年9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给老师书赠了“向田沛发学习,为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作贡献的题词。”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为老师书赠了“奉献无悔流血汗,一片忠诚为人民”的题词。10月被贵州省委政府授予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4月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四化建设标兵”称号。同年4月28日,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表彰大会,被中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6月6日,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教委评为“先进教师”。10月被全国雷锋精神研究会评为“第三届中国雷锋”。7月1日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8月当选为中共十五大党代表并赴北京出席了十五大党代会。同年当选为贵州省第八届省委候补委员。1998年递增为省委委员。1998年4月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尉建行副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8月9日,受党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邀请去北戴河休假并商讨科技兴国大计,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里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朱基、李鹏、李岗清、李瑞环、胡锦涛等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99年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2001年1月2日被松桃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评为先进“县人民代表”。9月10日,被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2月2日赴北京参加雷锋精神研究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近几年,当选为松桃苗族自治县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党代表、人民代表和牛郎镇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党代表和人民代表。2004年10月被贵州省癌症康复会评为“抗癌明星”。几年来,先后被贵州省教育学院、铜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镇宁师范学校、兴义中等师范学校、六盘水民族职业技术学校、盘信民族中学等聘为德育教师和德育校长。1995年10月由贵州省教委、党组组织陪同老师到全省各地、州、市作先进事迹巡回报告。

他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办好自己所在的学校外,先后为牛郎镇大鹏村完小、牛郎镇中学、盘信民族中学建校中所遇到的资金不足、为全县小学义务教育工程资金的争取,尽了自己的力。2005年又为长期居住在海拔840多米,从解放初就开始办学至2005年还是借用民房上课的保固营侗族村寨牵线搭桥,建起了红卫村保固营教学点。三讲督查期间和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得到“人民教师楷模、优秀共产党员杰出代表”、“田沛发永葆英雄本色”的好评和报道。

田沛发同志呕心沥血的精神,已被记入全国先进人物汇编“时代先锋”和中央大型文献“强国丰碑”、“中国专家人才库”、“贵州省优秀教师名典”、全国教育丛书“泛舟诲海”等书籍。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贵阳电视台还以他的事迹为题材,在牛郎拍摄了《民办老师》四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台黄金时间播放。全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材里也写下了他光辉的一页。

 

                      高山仰止,师德如歌

-----全国优秀教师田沛发还在工作

             一

2006426,星期五。

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的偏远小山村格佬村。

青山如黛,流水淙淙,晨雾迷朦。几十座苗家吊脚楼稀疏散落在山谷中,寨子中间,格佬完小砖混结构的三层教学楼格外惹眼。校园清洁,一尘不染。学校门口,一根不锈钢旗杆高高耸立,五星红旗在晨风里徐徐飘动。六个教室里,灯光通明。200多名学生手拿书本,专心致志早读,朗朗书声在小山村里回荡。

村里通往山外的乡村公路上,一位个子不高,身材很瘦的老人正向学校这边走来。脸膛黝黝黑,双目有神,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田沛发。

200510月,田沛发年满60,任教40年的他,到了退休年龄,光荣地从讲台上走了下来。

病魔缠身,他与鼻咽癌已经抗争了十年,旧伤疼痛,在天气变化时被歹徒砍伤的伤疤还隐隐作痛。为便于治病,他搬出了自己留守了十多年学校,住到了离学校三十多里外的牛郎街上。每周星期一、五,他都要步行来学校,来看看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听一听这里的朗朗书声。毕竟,这里是他倾注一生心血的地方,是他拼死保卫的地方,是他的儿子金定用生命捍卫的地方。

田沛发退休后,学校依然象原来一样,给他留有办公桌,并请他任学校教学顾问。

           二

    1994年10月14,深夜。象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的格佬村村民们早已经进入梦乡。

简陋的村小学里,田沛发老师躺在硬板床上还没有入睡,他在思考学校添置桌椅的问题。

“有强盗”、“抓强盗”,一阵呼喊声打破了夜的宁静。

田沛发冲出寝室,见一群众人打着三五支手电朝学校这边来了,便飞奔过上去。

同村的田先成被众人围住,旁边有一头一百来斤的猪。

村民一起将盗贼田先成和被盗的生猪抓获。

村支书决定猪暂存学校,待次日处理。

    10月15早晨,当村支书、村主任来学校时,盗贼田先成纠集了6个歹徒来学校抢猪,接着便发生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田沛发倒在了血泊中,田金定倒在了血泊中。

田沛发身中13刀,田金定身中30多刀。

19日,田金定被安葬。

20日,田沛发在镇卫生院苏醒过来。

            

199566

《贵州日报》一则报道:

 教了29年书的民办教师田沛发,在学校因缺师资面临关闭当口,召回在外打工的大儿子,一起苦苦支撑起学校。当歹徒疯狂地枪砸学校时,父子俩挺身而出,儿子牺牲了.他也身负重伤。为了不让山里孩子辍学,他又召回了在广州打工的三儿子继续拿起教鞭。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无悔的追求。

    这就是田沛发:就是他同大儿子田金定一起,为保护学校财产、群众财物,保护年幼学生和村干部,被丧心病狂的歹徒砍伤,儿子金定惨死刀下;就是他从昏迷中醒来,就喊人拍电报召回在外打工的三儿子,继承哥哥的事业。

  525日傍晚,记者在松桃自治县僻远的格老村,见到赤着双脚刚从田里回到家的村小学校长、苗胞田沛发。要不是黑黝黝的脸上赫然一道由耳朵到上唇的刀疤,简直无法置信眼前这单薄瘦弱的51岁老校长,怎样去凛然阻止狂徒的打杀。而田沛发谈起这一切时,没有“英雄的激情”,只淡淡地说:“办学校教书是我的追求,没有可后悔的。”

    去年1014日深夜,一阵抓强盗的呼喊,打破格老苗寨宁静的夜空。住校看守的田沛发,冲出寝室,与村民一起将盗贼田先成和被盗的生猪一并抓获。村支书决定猪暂存学校,待次日处理。

    第二天,当村支书、村主任来学校时,盗贼田先成纠集了6个歹徒来学校抢猪被阻止,这伙歹徒大打出手,村支书被几拳打中头部倒地,村主任制止的话音未落就被打倒在水田里。然后歹徒们手舞铁棍、柴刀冲向学校。一瞬间,办公桌凳、课桌椅、教室门窗被砸得七零八落。闻讯赶来的田沛发高呼着“不许打人”,“不许砸学校”,冲进教室将3名歹徒奋力拉出,红了眼的歹徒,竟将田沛发砍倒在地,鲜红的血流了一地。

    田沛发当然不会坐视学校被破坏,办所学校不容易啊!这所小学,原来一直是由村里借一间民房当教室。1980年,作为民办教师、校长的田沛发,到村里一家家去动员、说服,终于集资建起了6间教室。为了苗家儿女上学不再自带凳子,他又用自己每月仅30多元的工资和自己家里的树木,为学校制作桌椅、门窗。为保护好得之不易的学校,他抛下家人独自住进学校看守,一住就是8年。

    见田校长倒地流血,3年级学生田应明抱住歹徒的腿哀求:“田校长是好人,求你们莫打了。” 可狠心的歹徒,一脚踢翻小田应明,高高地举起木棒。田沛发挣扎着站起来.护住田应明,木棒重重地落在田沛发的头上,田沛发又倒在地上。

    爱生如子的田校长,决不可能让歹徒残害学生。1966年,他成为全村唯一念完初中的人,回到这离县城100多公里,距牛朗镇30多公里,至今仍不通车的偏僻山村,接受当时大队的委派,当上民办教师,成了山村里知识的播火者后,全部心血就放在孩子身上。由他启蒙现在铜仁师专附中任教的曾必考吃惊地说:田老师太好了,怎么竟有人会杀他呢。这位中教一级、西南民院毕业的教师说:要不是当初田校长办起学校,我就不可能读下去了,田校长带我们采树种,打杉树球,为学校添置了电唱机和教学设备,还免了学杂费,学校获全县勤工俭学表扬,还拍了照呢。29年里,经他启蒙的苗家儿女有700多人,其中近10人读了大学成为教师、工程师,考上重点高中、中专的50多人,升入初中的就更多了。

    听说学校被砸、父亲被打,田沛发的大儿子、学校代课教师田金定赶紧来到学校,为抓住歹徒,赤手空拳展开了英勇的搏斗。当他抓住一名歹徒时,其余的歹徒围住四金定,木棒、柴刀雨点般落向他的头、背、腰、腿。终于,田金定倒下了,再没站起来。村干部和群众赶来,歹徒们仓皇逃窜。但是,由于他的牵制,学校保住了,学生保住了,村干部和群众财物也保住了。

    田沛发谈起儿子四金定时,思念、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是80年代中期,学校由两个班增到6个班,孩子们不出村就可以读完小学。可是,僻远山村条件毕竟太差,公办教师来了又走,连代课教师都先后离校而去,虽田沛发痴心不改,怎奈独木难撑啊。到19898月,眼看开学在即,教师不能到位,14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厄运。无奈中,田沛发将学校面临的困境,写信告诉在广州打工的大儿子四金定,希望他能回到大山里。为了苗胞们视为圣殿的学校,田金定毅然放弃每月500元的工作,赶回村里当上了月工资几十元的代课教师,一干就是5年,直到出事前,年年村里不少青年外出打工邀他同去,他都以孩子们的课放不下为由而推辞了。

    田沛发父子俩苦苦支撑着濒于关闭的学校,成了山村苗胞心中的圣贤。田沛发多次受到省、地、县的表彰,获得“教育先进工作者”、“农教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称号。1991年,教了25年书的民办教师田沛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干部、群众将田沛发父子抬进镇医院,负伤30多处的田金定,因伤势过重、失血太多而牺牲了。身中13刀的田沛发,5天后醒过来,除了失去儿子的悲痛外,想到的是学校没人上课,学生面临失学,忧心如焚的他,叫人发电报,让在广州打工的三儿子田金成回来代课。才5天,金成辞了月薪600多元的工作,回到村小学接过哥哥的教鞭。伤痛中的田沛发,又用自己那份民办教师工资,请了一位代课教师。学校书声琅琅依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他这才稍微安下了心。

    为了治伤、安葬金定,田沛发卖了两头猪、200公斤大米,加上县政府补助的 1200元和金成带回的几百元钱,还背了近千元的债。

    今年,有一贵阳老板看中回金成做雪糕的技术,出月薪600元请他帮忙,四金成没去,他说:我要帮父亲办好学校。

    松桃自治县委、政府授予田沛发、田金定“见义勇为英雄”称号,并将田沛发转为公办教师。可是,因田金定生前只是代课教师.现在爱人孩子生活失去来源,子女抚恤更是没有着落。金定25岁的爱人龙自菊流着泪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望地抽泣着:政府有没有点政策呀,娃儿还小咋个抚养,今后的日子咋个办哟。

           四

199566,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立刻追捕凶手;奖励田氏父子5千元;报请有关部门批准田沛发的二儿子为烈士,二儿媳由农村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安排工作。报请有关部门批准田沛发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57月,贵州省教委追认田沛发的二儿子为民办教师(原是民办代课教师),奖励田沛发个人1万元。

19958月,贵州省青基会拨10万元修整被歹徒打烂的格老小学。

19959月,国家教委颁发全国优秀教师奖,田沛发榜上有名。

19959月,田沛发的三儿子免试到铜仁师范学习。

1996年6月,中央电视台、贵阳电视台以田沛发事迹为题材,到牛郎拍摄四集电视连续剧《民办老师》,不久,在中央一台黄金时间播放。 

                 五

20065月,田沛发老师已患鼻咽癌近9年。58岁的田沛发非常瘦弱,但只要谈起学校和乡亲的事儿,眉眼之间竟有说不尽的兴奋。

身患绝症的田沛发表现出惊人的毅力,抗击着病魔侵袭,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无私奉献。 

“疾病确诊出来了,不害怕是假的。后来,我想党和人民给了那么大的荣誉,何不趁有生之年为家乡再尽一份力 ?否则,愧对乡亲啊 ”。心中始终装着乡亲们的田沛发,早已经顾不上自己的身体。目睹开门、中寨、红卫、大河、格老5个行政村近7000,长期靠肩挑背驮,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贫困。于是,他与镇领导三番五次跑县城、跑铜仁、跑贵阳,用真情说服感动了有关部门,争取到资金20万元,修建了40余公里的公路。然而,工程动工后路线长,打填土石方量大,资金有缺口,怎么办 ?乡亲们都眼巴巴地看着田沛发……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又与镇领导冒雪上省城贵阳了。为此,他也记不清跑了多少次,省里再次拨款50万元补助修路,终使山里的苗胞数代人的公路梦得以实现。

 1995年到2006年,田沛发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120多万元,用于改善大山深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

2006622

又到学生毕业的时间了。

田沛发陪格佬村小学校长,到牛郎信用社支取1000元现金。这是田沛发用自己当年得到的捐款,为学校设立的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田沛发的身体已经不再健康,消瘦得叫人担心。

6月的阳光还不能使他的身体得到温暖,必须要厚厚的衣服来保温。但他坚持要亲自到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亲自为学生颁奖。校长说:田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心里丢不下学生,在贵阳住院的那段时间,他还给我和学生写了一百多封信。

田沛发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格佬村小学的全体教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