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播春辉(河北)
2006-09-12

孜孜不倦播春辉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龙王庙镇苑湾小学优秀园丁李云霞

 

李云霞老师,毕业于河北大名师范学校,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自踏上讲台,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本职工作上,无论是在工作、思想、学习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成绩显著,成为全县师生心目中的典型和榜样。她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养育她的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眷恋。1987年师范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在城里任教的好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大名县龙王庙镇苑湾小学任教,那时学校设施非常简陋,没有办公室、没有电、没有水、没有教具,没有……现状惨不忍睹,面对这些她并没有退缩,凭着她的一腔热血,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凭着对家乡的眷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的事迹感动着那里的每个人。

一、用情用心,做好学生的入学、返校工作

她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上学,认识不深刻,不重视,因此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也不主动送到学校,满街乱跑;五六年级学生辍学严重;家长平时对孩子学习情况不闻不问。面对这种情况,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配合村支部利用广播喇叭搞宣传,把标语写在墙上,贴在电杆上,另外把在上学、学文化的好处编成顺口溜教学生们传唱。更重要的是每天放学后,她就挨家挨户去家访,一边帮助老乡干活,一边做思想工作,一拉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家里没人,她甚至就撵到地里,不厌其烦。几年下来,她几乎跑遍了苑湾村的每一户,真是踏破了铁鞋,磨破了嘴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家长们让她说动了,孩子们被她吸引了,苑湾小学由原来的几十人逐渐达到上百人。不上学,辍学现象很快杜绝。在她的影响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苑湾村兴学重教已蔚然成风,直到目前,它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发源地”,现在的老师也可以说桃李满天下,难怪村民张改兰逢人便说,“要不是当初老师天天到俺家叫小玉上学,小玉哪能上大学参加工作,说不定还在地里打坷垃呢,我可一辈子也忘了她的好”。

二、不辞辛苦,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老师刚到苑湾小学时,苑湾是个穷乡村,只有3个破教室,而学生却是六个年级,3名教师,其中1人体弱多病,1人为代课教师,从此她开始了复式班的教学。为了能搞好复式教学,她利用晚上时间翻阅了大量资料。她每天早晨6点钟到校,下午6点半离校。每天八节课,两个年级,语文、数学、品德、自然、音乐、体育、美术十四门课,她得样样备课,门门批改作业。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节假日、晚上还要为差生补课,一年下来,她人瘦了一圈,嗓子也哑了。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量,终于让她支撑不住,累病了,她打完针、输完液,口袋里装上药片,继续坚持上课,几十年如一日,乡亲们心疼地说:“像她这样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就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老师真是个有心人,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复式教学法”,并在全镇进行学习推广。有一年她教的六年级25人中全部顺利升入初中,升学率为百分之百,五年级在镇抽考中,总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潜心于教学改革探索,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李云霞老师深知“学高为师”含义,她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刻苦钻研业务,长期自发地参加进修和继续教育,订阅有关教育方面的书刊,利用节假日自费外出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理论联系实际,把外地的先进经验及时,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1995年论文《小学语文“悟”道五法》发表在《河北教育报》。此后,《浅谈双差生的转变》《谈课堂中的信息沟通》相继发表。人们风趣地称她“教学土专家”、“活字典”。

于李老师教学水平较高,工作踏实,又善于学习,钻研业务。93年经县教育局教学比武,层层选拔,择优推荐,她荣幸地参加上《小学生作文形象教学法》市级课题研究。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曾多次把正在吃奶的孩子丢在家里,去邯郸学习,一去就是三、四天。在长达五年的实践与研究中,她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记录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资料,为顺利揭题提供了依据。在此期间,她讲的作文课《龟兔赛跑》、语文课《小蝌蚪找妈妈》获邯郸市二等奖,设计的《龟兔赛跑》作文教案被评为优秀教案,辅导的学生作文《考试》获市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辛勤的结果。

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她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首先,转变了观念,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深深认识到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是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就必须让学生主体性在课堂充分发挥,让学生唱主角。另外,课堂上,在“问”上做文章。(一)从研究学生认知规律着手,学生都懂的不问,该问的提高难度、深度,学生不懂的更应该问,提高问题的质量,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果。(二)让学生会提问,敢于提问。要创造让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氛围,对待学生提问以鼓励为主,学生问错,以引导为主,不加指责,循循善诱,通过锻炼,学生提问题能力相应进步。(三)教师着力提高提问技巧,她备课不仅备内容,更是备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层次的问题。

目前,新课标正在我县推行,新课改正在实施。老师在教中研、研中改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被誉为“小学教改教坛上的一颗明星”。她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创新,探索出了“自学点拨式”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构建了“学生先自学,教师后点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多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学生的成绩及格率均在90%以上,优秀率均在85%以上。

四、开展少先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老师除任教以外,还提任了本镇少先队工作,自任辅导员以来,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几年来,耕耘着、收获着、快乐着,用真挚的爱,与少年儿童手牵手共同成长,用青春的心,感悟少先队工作的魅力,让平凡的思想,始终沐浴少先队事业的朝阳,在市团委的亲切关怀下和团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深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二)开展“环境小卫士,合格小公民”活动,增强了少先队员公民道德和社会道德观念。(三)开展“雏鹰假日”活动,让队员体会劳动的艰辛,进而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好思想。(四)把入队仪式与各科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激发队员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五)开展生动有趣“比手巧”活动,使队员增强自信,培养了用脑动手的好习惯,开发了他们的智力,丰富了生活。(六)开展“热爱祖国”为主题,诗歌朗颂会、演讲会等,进一步激发了队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区的热情。

老师十几年如一日,脚踏实地,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期间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更取得很好的成绩。94年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96年在邯郸教研发表教改论文多篇,200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1-2002年连续两年被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抗击非典先进工作者,同年荣获市“道德实践好家庭”荣誉称号,2004年在《奋发有为建小康》读书活动动中获优秀辅导员奖,2005年被省评为“省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她说成绩已经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得力的措施,勇往直前,锲而不舍,奋斗不息,尽到自己的责任,干自己的工作,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教育事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