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悔 的 青 春
江苏省丰县王沟镇希望小学 雷文涛
江苏省丰县王沟镇希望小学,是苏北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整洁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优秀的教学水平,使它声名鹊起,成为莘莘学子心中向往的地方。面对别人羡慕和赞美的目光,希望小学的师生们在倍感自豪的同时,总是忘不了说上一句:“我们希望小学能有今天,雷文涛老师可是功不可没的。”朴素的话语却道出了师生们对雷老师由衷的钦佩和感谢之情。
“十年辛苦不寻常”,雷文涛老师是和希望小学一起成长起来的。
雷文涛,1996年参加工作,本科学历,王沟镇希望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同时负责全镇希望工程工作。十年来,他凭着对小学教育和对贫困学生的热爱,以严谨的教育态度、精湛的教育艺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敬业精神、独具一格的教育风格、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堪为人赞。
王沟镇希望小学成立于1994年10月,是丰县最早建立的一所希望小学。现在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班,学生1327人,他们大都来自全镇最贫困的地区和家庭。雷文涛老师1996年一毕业就来到了建校刚有两年的希望小学工作,可以说,他见证和经历了学校的成长和发展。
1996年,丰县的希望工作才刚刚起步不久,贫困学生的失学率一直较高。王沟镇作为丰县的贫困镇,贫困学生的失学率曾一度高达22%,教育教学工作困难重重。雷老师深深感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其中要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对家长进行说服,争取社会力量的配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最难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雷老师义不容辞地挑起了重担。他利用课余时间跑遍全镇27个行政村,深入家庭调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研究杜绝儿童失学的措施。为了落实镇里贫困生救助名额,他多方奔走,调查摸底,建立贫困学生档案。他还在镇中心校的帮助下组织全镇教师开展“献一份爱心,筑希望工程”的活动,全镇460名教师共为贫困生捐款13200元。雷文涛老师的汗水没有白流,如今全镇学生的入学率上升到98.5%,巩固率为98.1%,毕业率为100%,学生流失降到1.9%,全镇曾接受过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共计1363人。失学的儿童又重新背起了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学校。雷文涛老师欣慰地笑了,但这其中的辛苦却没有多少人知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雷老师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个好老师,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素质是不行的。在平时的工作中,他苦练基本功,虚心向其他的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自学,雷老师达到了本科学历。由于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勤学习、肯钻研,雷老师的课深受学生的喜爱,教学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此外,雷老师多次承担县、市级示范课、观摩课,在各级各类的专业比赛中雷老师表现突出,他撰写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如《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少先队员良好行为习惯》荣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由他本人主持参与研究的课题《利用农村自然、人文环境优势,开展特色综合实践课》荣获省级二等奖。
雷老师还是少先队事业的热心者。少先队事业的少先队工作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雷老师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抓好德育常规工作。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活动,开展争当“光荣小旗手”、“在国旗下演讲”的活动;精心组织好班会、队会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活动中,开设了“知心姐姐”栏目,内容包括“开心背诵”、“故事大王”、“知识乐园”等项目,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中间加插对各班的好人好事进行播报。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工作中,雷老师还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他不仅是一个教学能手,吹、拉、弹、唱还样样在行。他组织少先队员们在中队成立了乒乓球兴趣小组、田径兴趣小组、鼓号兴趣小组、合唱兴趣小组等多个活动小组,自己亲自辅导。多年来,雷文涛老师一直就是这样带领学生坚持开展艺术文体兴趣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是累累的硕果。2004年5月28日,由王沟镇希望小学20名学生组成的“希望小学代表队”代表江苏省参加了“全国希望小学运动会”,为江苏省赢得了17枚珍贵的奖牌,并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中经雷老师辅导的9名学生取得了3枚金牌,3枚银牌,3枚铜牌。2004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倍感振奋的日子。这一天,王沟镇希望小学的王忍、张辉、管厚杰三位同学在中国科技馆受到了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胡主席询问了他们学习成长的情况,他们依偎在主席的周围,愉快的回答主席提出的问题。当孩子们满载荣誉回到家乡,雷老师又不辞劳苦,认真搜集了一些相关的报道、资料,邀请丰县宣传部和团县委的领导来到希望小学召开座谈会,欢迎小队员凯旋。在这20名希望小学的少先队员身上,凝结着雷老师的心血,凝结着新时期希望工程工作的成果,同时也体现了贫困地区的孩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风采。
雷文涛同志热爱自己的事业,更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为了使贫困学生安心学习,他多次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为孩子们买衣服、买文具用品,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于吉领的父母双双残疾,家境贫寒,看到学生站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雷老师马上回到家中拿来自己的棉衣,披在学生的身上。李国泰同学是单亲子女,靠母亲打工维持生活,肩上背的书包破得不能再补了,看到了这一情景,雷老师就为李国泰买来新书包、新文具。对于贫困生张梦真的帮助,更令王沟镇师生赞叹不已。雷老师不仅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张梦真同学,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呼吁社会力量资助张梦真同学重返校园,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许多人为张梦真同学捐款、捐物。雷老师又代表张梦真的母亲一一为捐助他的好心人回信致谢……
赵开放是王沟镇希望小学四年级(2)班的学生,他从小就失去了母爱,和长年有病、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及八十多岁的祖父、祖母相依为命。依靠希望工程的帮助,赵开放才来到学校上学。2003年5月9日一场无情的大火,使他家化为灰烬,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水火无情人有情,雷老师得知后,向全校师生发起了“向赵开放献爱心的活动倡议”,开展了“让爱和希望‘手拉手’”活动。在雷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为赵开放伸出援助的手,为他献上了一份爱心,全校为赵开放捐款共计800元,他还及时与校长反映把赵开放接到学校吃住并从家里为赵开放拿来被褥,衣服。在小开放最困难、最孤立无援的时候,雷老师的及时救助使他感到了集体的温暖
在十年的工作中,雷老师还通过在少先队员中开展“手拉手找朋友”、“手拉手交朋友”、“手拉手看朋友”这些活动,引导队员们在互助互学的情感交流中切身感受乡里小伙伴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切身感受同龄人之间的真挚情谊,使他们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激发了在他们心中爱伙伴、爱集体的情感,从此在他们心灵深出埋下了高尚情操的种子,让所有贫困生再次拥有希望。
爱心化作丝丝雨,汗水浇灌春满园。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雷老师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培养出一个又一个“文明班级”、“优秀中队”、 “文明标兵”……同时,雷老师本人在2000年9月被推荐为丰县“学科带头人”;同年10月被评为“县优秀辅导员”;2001年被评为丰县“教育教研先进个人”;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县优秀辅导员”;2005年他被丰县希望工程办公室授予“希望工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他微笑着说:“其实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师,唯一不普通的是我来自‘希望小学’。希望小学承载着我们贫困地区的希望,希望小学的老师承载着失学孩子的成才梦想,神圣的使命时刻激励着我,我唯有更加努力的工作,用我的微薄之力帮助贫困的孩子们实现美好的理想!”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一切的赞美之辞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们有理由坚信,雷老师一定会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他肩上担当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