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围山 心中永远的绿地(湖南)
2006-09-12

2006东芝希望工程园丁奖推荐材料:

大围山,心中永远的绿地

           --记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金长城希望小学李琳老师

在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白沙金长城希望小学的校园内,活跃着这样一个身影:她带领鼓号队队员演奏着《迎宾曲》迎接来自各方的领导和朋友,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她带领队员们举行一次次别开生面的大队活动,得到队员们的拥护和爱戴;她指挥着声乐小组的同学演唱一支支优美动听的歌,一次次捧回浏阳市合唱比赛一等奖的奖状;她不厌其烦地组织老师进行试教,帮助他们修改教案至深夜……她,就是该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理科教研组组长、乡教育工会女工主任——李琳老师。参加工作十六年来,她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爱生如子的可贵精神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赢得了家长、社会和学生的好评。

勤学习,她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李琳老师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她爷爷那一辈算起,他们家一共有三十多位教书匠,工作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不同层面的教育岗位上。由于耳濡目染,她从小就立志长大以后也做一个人民教师。 1990年,她从湖南省永顺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从此踏上了她钟爱的教育之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她每年订阅了大量了的书刊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校园计算机》、《辅导员》、《少先队活动》、《小学数学教师》、《中国少年报》等等,学习到了很多同行在教学和育人方面的经验。她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参加了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汉语言专科学习和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学习。1998年、2003年分别拿到了计算机初级和高级证书。在2001年的普通话测试中,她以91分的成绩获得二级甲等证书。通过学习,她的专业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大提高。2005,她参加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参加浏阳市首届音乐教师弹唱比赛,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平时,她挤出休息时间,认真学习教育名著,在书中她与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夸美纽斯、李镇西、朱永新等教育名家进行心灵对话,了解他们的教育思想,学习他们的教育理论,做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她坚持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同时她坚持把身边的贺学禹、李龙英、胡若煌等先进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正因为有了这些教育名家和先进教师的影响,她一步步地成长起来了。

在学校,她就是每个孩子的“妈妈”

十六年来,老师担任了十一年班主任。她知道,在学校,她就是每个孩子的妈妈。她铭记着从教四十多年的父亲对她说的话:要把爱播撒给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原白沙乡是毗邻江西的一个典型贫困山区,由于地广人稀,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全乡小学合并成一所寄宿制小学,寄宿生特别多。她现在所带的二年级班 41个学生中就有21个寄宿生。去年,他们刚进学校时,大的不过七岁,小的还不到六岁,看着这么小的孩子一个个抹着眼泪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真让人心疼。因此,对这些寄宿生,老师更是关爱有加。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早晨,老师和他们一起起床、做操、晨读;天冷时,她和孩子们一起跑步、锻炼,教他们搓手、跺脚、揉耳朵防止生冻疮。吃过早餐,她就到教室帮女同学梳头发、扎辫子。夏天的中午,在教室陪他们一起午睡;晚自习,到教室和他们一起看电视、辅导他们的学习。一直到他们睡了,她才能安心地下班回家。春、秋季节,气温变化比较大,她每天早晚都要到教室去督促寄宿生增减衣服。每逢遇到打雷、闪电、刮大风,她总是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上赶到教室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平时,孩子们有什么不舒服,她都马上带孩子们去看病。考虑到农村家长事情多、路途远,她总是和学校的保姆一起精心护理,等孩子痊愈以后才告诉家长。有的女孩子怕打针,她就把她抱在自己怀里打。有的孩子怕吃药,她就每餐吃饭后,陪着孩子吃完药。老师们开玩笑说,别人说三陪小姐,她可是孩子们的八陪、九陪妈妈。正因为她的爱心,孩子们跟她可亲热了。课间,孩子们拉她打乒乓球、跳橡皮筋;中午,孩子们帮她捶背,趴在她身上撒娇;有的孩子说: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有的孩子甚至天真地用稚嫩的笔画出奖状来作为给她的奖励。
   
寄宿生一周五天都住在学校,家长一次给的零用钱也多。有的孩子嘴馋,星期天下午一离开家到学校来,路过街上的商店,口袋里的钱就花光了,剩下的几天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同学用钱。有的连星期五回家搭车的钱都没了,只能步行几十里山路回家。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一方面对同学们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让大家知道父母挣钱很不容易;另一方面她在班上开设了小银行,同学们都把零花钱存到我这儿,每天按计划领用。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领用钱的登记卡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老师说:自己虽辛苦了一点,但孩子们有了按计划消费的观念,家长也用不着担心自己的孩子没钱搭车回家了。
   
为了搞好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她每期都要租摩托车或者步行到全乡各村进行家访。远的村子如千秋、上坪离学校有三、四十里山路,到有的学生家里还得翻山越岭。通过家访,她更真切地感受到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寄宿的孩子上学读书是多么不容易。

“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有多好的习惯就会有多大的成就。因此,李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每期她都认真组织学生逐条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从走路、吃饭、扫地、写字等小事抓起,并经常利用班会、晨会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分析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引导学生从形象美、语言美、行动美等方面来做文明讲礼的好学生。她组织孩子们开展孝敬父母的主题班队活动,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组织开展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主题班队会,对孩子们进行初步的法律知识教育;为了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她从一年级就开始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开展送温暖活动,每逢遇上捐款活动,她的班级总是捐款数目最多的……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李老师在班上实行周班干部制。让孩子们自己选班干部,每周改选一次。这样,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连平时内向、怕羞的孩子都能积极参加竞争。有的孩子进步了,李老师就特意给他创造机会,让他有机会当小老师;有的优秀学生偶尔也不能以身作则,李老师同样会给他一点小的惩罚,如取消他一周的竞选机会,以督促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她的耐心辅导下,同学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由于李老师的精心管理和悉心指导,她所带的班级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在学习上能互追互赶,友好竞争。几乎期期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级, 李老师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家长们说:“把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

她勇于“只只蚂蚁捉上树”
   
老师多年任教数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她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她总是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精心地创设生活情境,从而把学生带进最佳的学习境界,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她的数学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学习效果好。但最可贵的是她具有咱们乡下人说的“只只蚂蚁捉上树”的精神。她常对人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最最起码的责任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加、减、乘、除”计算,如果他们连加减乘除都不会,他(她)将来怎么进入初中学习、怎么融入社会?因此,对后进生,她总是能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她曾经教过一个名叫刘冬英的女孩子,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带着三个女儿过日子。她是读三年级时因并校插到老师这个班的。由于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她的成绩十分不理想,到了五年级还不知道“一元是几角、一角是几分”。为了她,老师不知道牺牲了多少个傍晚,陪她复习当天学习的功课,帮她补习前面忘了的知识,不知道有多少次没赶到学校食堂的晚餐。为了使刘冬英掌握“元、角、分”的知识,老师准备了一些不同面值的纸币、硬币,与刘冬英一起数、一起算,一次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直到她弄懂为止。到这个班六年级毕业会考,全班五十六个人,合格率、优秀率都是100%,平均分达到96.8分(满分100分)。光说100分的同学就有13个,刘冬英竟然得了93分。知道自己的成绩后,刘冬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老师带的这个班6个同学参加区数学竞赛,4个获得一等奖,2个获得三等奖;10个同学参加乡上的数学竞赛,囊括了该年级的前九名;该班的廖雷、钟佑华两个同学参加浏阳市华罗庚金杯赛双双获得二等奖。
   
为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老师还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她自1994年以来就一直担任乡中心教研组理科教研组组长。她能积极带领全组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自己每期主动上至少一堂的教学研究课。她从去年起开始主持并参加校级教研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中,她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想办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在每一届的课堂教学评优中,她都获得乡一等奖。为了给本组没有进小学高级的老师创造条件,她总是把赛课的机会让给本组的其他老师,并积极组织全组成员为参赛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一次又一次的试教,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教案至深夜,帮他们制作教具、学具,直到他们领回“浏阳市课堂教学评优”的获奖证书。在七届的课堂教学评优中,理科组有4位老师获得市一等奖,3人获得市二等奖。一直到2004年和2005年,她自己才参加了浏阳市第八届和第九届课堂教学评优,均获得一等奖,课堂中运用到的自制的课件《分数的初步认识》获得市三等奖;撰写的数学论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获得长沙市二等奖。她所任教的班级,期期成绩合格率都是100%,优秀率都是95%以上。

寓德育于少先队活动之中

    少先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从2002年下学期开始,李老师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同时兼任一个班的中队辅导员。上任伊始,她重新组建了大队委员会、红领巾广播站、通讯部、队报编辑部、鼓号队、红领巾卫生监督岗等,让队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得到锻炼,受到教育。她广泛征求队员们的意见,组织开展受学生欢迎的大队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之中。如颂歌献给共产党合唱比赛,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诵比赛,讲雷锋、唱雷锋、做雷锋系列学雷锋活动,争做五讲五做好少年活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汇报演出,“庆五一”游艺活动,“争荣别耻,做健康向上的好少年”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一次次别开生面的大队活动深受队员们的喜爱,学校少先队的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2002年下期,该少先队被评为长沙市红旗大队,她被评为长沙市优秀辅导员;2004年她被评为浏阳市百名优秀辅导员;2005年下学期,该少先队又被评为浏阳市红旗大队,她被评为浏阳市优秀大队辅导员。2003年、2005年她撰写的德育论文《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以“四心”换真情》获得市二等奖,2004年的德育论文《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获得市三等奖。

为了艺术,她任劳任怨
     
老师除了担任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理科教研组长外,还教了两个班的数学,工作任务已是特别繁重,但她仍无怨无悔地兼了四个年级的音乐。老师告诉我们,她自幼喜爱音乐,参加工作后,教了十五年的音乐,还先后担任了学校电子琴兴趣小组和声乐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并买来教学光碟自学,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经验。她的学生欧阳力行已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近年来,为了迎接下半年的浏阳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上半年的乡、校庆六一文艺汇演,她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休息时间,五一长假、十一长假都是在训练中度过的。
   
声乐班的学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其实是为了有机会到浏阳玩才报名参加的,有好几个全校闻名的调皮学生也进了声乐班。有的老师就劝她:你收了他们几个调皮鬼,不把你累死也会把你气死,还是算了吧。她自己也犹豫了一阵,但是她转念一想,不是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吗?再说,这几个孩子平时也喜欢唱一些流行歌曲,还是给他们一次机会吧。结果,他们几个虽说在训练的时候也捣过几次乱,但在她的耐心教育下,他们比平时表现可好多了,真让其他老师刮目相看。
   
为了使一首歌能创造最满意的意境,她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为了找到最满意的道具、服装,每期她都得半夜起床和街上商店的老板挤在货车车厢里到株洲为学生购买演出服,一走就是七、八个小时不停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耐心辅导下,2001年至2005年,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市艺术节合唱比赛连续五年获市一等奖;辅导的裴宇小朋友参加独唱比赛也两次获得一等奖、一次获得二等奖。她协助辅导的器乐小组每年都获得器乐比赛的二等奖。在她的带领下,该校在浏阳市中小学艺术节中曾获得团体一、二、三等奖。这对于一个山区小学来说,还真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

    李琳老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的好评。1999年,年仅26岁的她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十六年来,她先后被评为浏阳市优秀教师优秀小学音乐教师、“教坛新秀”和白沙乡先进教育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德育先进工作者;在历年的年度考核中,她10次被评为优秀等级,6次获得浏阳市人民政府的嘉奖;2002年下期,该校少先队大队被评为长沙市红旗大队,李老师也被评为长沙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4年,她被评为长沙市优秀教师和浏阳市百名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她是乡小学数学和音乐教学的学科带头人,白沙乡骨干教师,参加浏阳市课堂教学评优竞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辅导本组的老师参加赛课也有多人获得一、二等奖;近几年来,她所撰写的数学论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获得长沙市二等奖,德育教学论文获得浏阳市二等奖、三等奖。2005,她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参加浏阳市音乐教师弹唱比赛获得一等奖。2005年下期,她被评为浏阳市德育十佳先进个人、长沙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并作为代表在全市的德育工作会议、教育系统女工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2006年三月,她被评为长沙市三八红旗手。她的先进事迹刊登在“我们妇女网”、《浏阳日报》、《浏阳教育》上。
    
虽然取得了这么多的成绩,但李老师从来不骄傲自满,总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她的心中,大围山永远是她心中的绿地,学生永远是她心灵的最大慰藉!
   
在她挚爱的大山深处,她,又开始了新的教育人生……

浏阳市白沙中心学校

2006523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