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瑶乡系,根为育苗扎(广东)
2006-09-12

情为瑶乡系,根为育苗扎

——记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江润浓

 

她,一个名不经传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女教师。她没有特级教师丁有宽、斯霞那样精湛的教学艺术,更没有教育家陶行知那样伟大的教育理论,她只是一名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的普通教师,但却牵动着千百个瑶乡家长的心!她就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教师江润浓——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爱戴的老师。

19957月,刚毕业于博罗师范普师班的她被分配到远离家乡的瑶乡任教。当她背上行囊顶着烈日骑着自行车翻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来到蓝田报到时,看着这个既陌生落后又让她激动兴奋的地方,她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地方!我一定要对这里的孩子负责,一定要给瑶乡的父老乡亲带来希望!”

从那天起,她就开始从事她心爱的教育事业。白天,在课堂上,她认真地给学生上课,不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她把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思想品德教育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容易学也乐于接受。同学们都很爱听她讲课。下课后,学生们总是喜欢缠着老师问这问那,老师也乐在其中,她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疑问。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她不忘适时地表达她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并因此而掌握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放学后,她常常走访学生的家长,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和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晚上,她在案前批改作业,每改一本她都会在分数下面写上一两句鼓励性的批语;接着,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每一节课;之后,她还要把当天上课、与学生交流或家访的情况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并写下自己的反思和心得。她常常忙到半夜,空旷的校园在夜深时更显得沉寂。每当这时,她总是想着明天该与某某学生谈心了,而某某学生的朗读明天要加以指导……就这样,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疲惫的夜晚,又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忙碌而又有意义的晨曦。

开学初,班上的刘军、李红和林有希迟迟没来报名。老师走访了这三个特困家庭后,毅然决定帮助他们承担书杂费。在之后的近十年里,在自身经济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她一家人的生活全落在她一个人身上),她先后扶助了28名特困学生,帮助过许许多多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去年,她经在东莞工作的同学介绍,与东莞大朗镇爱心团团长陈惠初取得了联系,并争取到他们的资助,赞助了34名贫困学生两年的书杂费。让那些濒临辍学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当时,老师的工资每月只有405元。除了还给亲友一部分(老师念师范时借的学费)和留一部分给为供她上学而落下一身的病的母亲,为了扶助那三名特困生,老师省吃俭用,她一天的菜常常只是四毛钱一包的榨菜。一想到有些学生连榨菜都吃不起,老师的心里总是一阵心酸。

经过一个多月爬山涉水的家访后,老师发现其余的32个家庭大多都是靠种几亩水田维持生活的贫困家庭,她的心情非常沉重。她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那本走访完全班35名学生后写下的手记。她深深地感到自己肩负着责任是那样的沉重和神圣。她知道,只有知识,只有教育,才能帮助那三十多个家庭乃至整个瑶乡改变落后摆脱贫困。她决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这些知识和生活都贫困的学生。于是,她把住在同一个村或住得较近的学生组成一个课外学习小组,然后征求家长的意见选定其中一家作为开展课外学习的地方。全班共组成了五个小组,从周日到周四的每个下午,老师都会轮着去给各小组进行为时一小时的学习辅导。虽然说好了是一小时的,但每次老师都会因详细而又耐心地辅导每一个学生直至让他们明白而把辅导时间延长至两个多小时。然后还要把那些家长没有来的学生一个个送回家,她才披星戴月地在深山的小路上摸索着回校的方向……不管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在通往学生家里的泥泞小路上总会留下老师自行车走过的痕迹,她总会准时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也像白天到学校去上课那样准时,没有谁舍得随意请假。为此,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为了鼓励,也为了帮助这些生活贫困的学生,老师常常买一些学习用品和课外书送给他们。

老师的工作就这样机械而又艺术地重复着,直到有一个星期五的早上……班上的刘军因在家里干活时不小心被玻璃划破了脚,托同学拿了一张请假条给老师说要请假一天。老师得知后非常担心非常着急,但刘军的家离学校很远,如果中午去看他,就没时间改上午收上来的作业,学生的作业就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更正。老师想了想,只好决定下午放学后再去。下午放学后,她马上骑上自行车迫不及待地向刘军的家前进。一路上,她心急如焚:刘军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妈妈是贵州人,刘军出生后的第二个月她就走了,从此没有再回来。他爸爸也因此而精神失常,时好时坏。好在他的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否则刘军怎么能够长大成人!现在爷爷奶奶已年老体弱,刘军受伤了,谁来照顾他啊?还不知道伤得重不重……好不容易到了刘军的家,老师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在昏暗的瓦房里,只见刘军拖着那只受伤的右脚跪在火炉前生火,那只脚用布裹着,还渗着血,已经红肿了。屋内那张木板床上正躺着刘军的爸爸。当刘军发现门外的老师时,连忙吃力地站起来……原来,昨天刘军去田里插秧的时候一不小心踩到了玻璃,流了好多血,是邻居把他送回来并帮他把脚洗干净,然后把一撮黄烟丝放在伤口用布包着。看着刘军已经红肿了的右脚,老师连忙把他扶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带他上医院处理伤口,否则发炎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从刘军家到公路有两三里的山间小路,在将到公路的地方还要过一条没桥的河。老师去的时候是扛着自行车过的。河水没过了她大腿,她先背着差不多有她那么重的刘军一步一顿地趟过河,然后再把自行车扛过去。把刘军送回家后,老师还买了面条煮给他们吃。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老师借着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发出的微光艰难地走在那一坑一洼崎岖迂回的山路上,连摔了几跤,腿上留下青一块紫一块的。

第二天早上,当老师兴匆匆地赶回家跟妈妈团聚时,外婆却告诉她说她妈妈作昨晚病得不省人事,镇上的医院不敢接收,妈妈被连夜送到县人民医院抢救……老师的脑袋“嗡”的一声,她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唤:“妈妈——”泪水夺眶而出……她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向十八里外的医院疾驰。一路上,她已分不清哪里是上坡哪里是下坡,她一心只想着双腿能使劲地让车轮转动得快些、再快些。她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妈妈,您一定要挺住,您一定要好起来!妈妈,您不能丢下女儿不管啊!上帝啊!求求您保佑我妈妈……”

老师五岁时,父母就已离异,父亲丢下她们母女而去。老师从此跟着妈妈生活在外婆家。为了供女儿读书,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干完了外婆家的农活就利用中午别人休息的时间到深山去砍柴卖给那些烧窑的老板,一百斤柴可以卖1.2元,为了多挣几个钱,体重只有30公斤的母亲常常挑起120多斤的柴。超负荷的劳动早已把母亲的背压驼了。看着瘦小佝偻的母亲,老师多次想缀学,但每次都被母亲劝服了。现在好不容易女儿出来工作了,母亲却病倒了!怎能不令老师伤心欲绝!

不到30分钟,老师就赶到了医院。但对老师来说,这已是她一生中最漫长的30分钟!当她找到病房时,谢天谢地!妈妈醒来了,正看着门外的她呢。老师激动不已,猛地扑进了母亲的身上……

舅舅告诉她说她妈妈被检查出体内有一个碗那么大的子宫肌瘤。必须开刀切除,还要输血,大约要六千多的治疗费。舅舅说准备把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卖掉,但还差五千多。老师向学校借了三千,向同事借了一千,还差一千,怎么办?老师急哭了……这时,几个家长匆匆赶来了:“老师,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你一定收下,这些钱不用还了,祝你妈妈早日康复!”说完就走了。老师双手捧着那包沉甸甸的人民币,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是啊,这些家长平时煮菜连一滴油都舍不得多放,今天却为了她这个外地的老师慷慨解囊,怎能不叫老师感动得落泪呢?后来一数,老师更加震惊:天啊!整整一千元!事后,老师才打听到,当得知老师的妈妈要开刀急需筹钱时,各村的家长们纷纷把家里用来买肥料的钱都交了出来,然后派代表给送去。

一个多月后,老师的妈妈康复出院了。这时,她们家所在镇上的那个某私营企业的老总又来请求老师调到他那去工作。并提出可以帮她双倍返还她在蓝田的所有借款,而且待遇要比蓝田小学高出两倍,还可以方便照顾母亲。但老师婉言谢绝了,她不是不想留下来照顾妈妈,而是已经放不下那些大山的孩子们,她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啊!她相信妈妈一定能够理解她的。

就这样,老师跟妈妈讲了自己的想法后就继续了她在瑶乡的教育生涯,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尽心尽责的人,她和瑶乡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近年来,她担任毕业班后,工作更忙了,除了白天的工作,晚上还要上晚修、阅读、学习、写教学日记。两年下来,她累垮了:在去给学生上课的走廊里因疲劳过度而倒下了……同事把她送到医院,老师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麻烦你帮我照管一下班里的学生……”她不是担心班里有学生因为没老师来上课而捣乱,而是担心学生知道她生病后会难过,担心他们停下课来,纷纷赶往医院探望。大家都知道,老师担任的班级在全校班风是最好的,他们都非常爱戴他们的老师。由于江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做得好,因此,她被多次评为乡的先进班主任;2003学年还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这个学期又被学校推荐为广东省中小学“名班主任”的培养对象。

老师说,这些荣誉有一半是领导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和鼓励,还有一半是学生们的支持和拥戴所给的。有同事半开玩笑地说她的病也是学生给的,她却说,为学生而累倒是值得的!是啊,她爱学生,学生更爱她。听说老师病后,学生们都到医院来看她,叫她安心养病,他们会自己学习好,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但第二天,稍稍恢复的老师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当她走进课室时,她被眼前的一切感动得热泪盈眶:教室的墙壁上粘满了一串串纸鹤和幸运星,上面写着“祝江老师早日康复”“愿老师永远健康”等字样。有些家长知道老师病了,也纷纷来电话问候。傍晚,已经上中学念书的上几届的学生也不约而同地到她家看望她,还不停地嘘寒问暖的。老师一下子觉得自己成了孩子……

良好的班风必然也有良好的学风。老师担任的班级不但班风好,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每学期的质量统测成绩都稳居全乡的前茅。她指导学生刘俏写的演讲稿《诚信,你领悟了吗?》被收集到龙门县科技教育局和龙门德育研究会(20049月)联合编印的《龙门县中小学人人知诚信 人人讲诚信——诚信教育演讲、征文优秀作品集》一书。她班里学生杨运辉还被评为惠州市优秀少先队员。在去年毕业班的知识选拔赛中,她班上的黄植甫和刘俏两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龙门中学附属学校录取。

除了教书育人,老师还潜心于教育教学研究,而且从未因为工作忙而中断过。她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小议教学中应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关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让作文教学彻底“活”起来》等获县优秀论文奖励,其中《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的形象教学》一文在《惠州教育》(1999年第1期)发表。最近,《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几种尝试》一文又被县科技教育局推荐到省优秀论文参评。

为了大山幼苗成长,为了祖国花朵的开放,为了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老师扎根瑶乡的教育事业,十一年如一日,励精图教、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尽管她还未曾创造教育的奇迹,尽管她还未曾谱写教育事业的伟大乐章,但她已深深地为瑶乡的父老乡亲,为瑶乡的莘莘学子所爱戴,她已为瑶乡的园丁们引以为荣。让我们为这位平凡而又无私的人民教师送上最真诚的祝福——祝江老师书香四季、桃李满天下!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中心小学

2006530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