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使她的教育产生最大的效果(江西)
2006-09-12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使她的教育产生最大的效果——

 

爱在心中  培育真人

 

在学生的眼中,熊琼华既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更是一位慈祥的 “爱心妈妈”;在老师的眼中,没有她带不好的班级,没有她教不好的学生;而熊琼华却说:“只要对事业付出全心的爱,就一定有收获!

1991年毕业于吉安师范的熊琼华,一直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她是位年轻务实、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且富有强烈进取心和高度责任心的骨干教师,现任海尔希望小学副教导主任。从教十余来,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她始终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治学的作风,爱生如子的情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从她身上深深领略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离不开执着地追求,离不开无私奉献。

因为有了爱,一个差班也能变成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优等班

她在工作中从不拈轻怕重,乐于主动承担分配的各项任务,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做漂亮。爱校如家,以校为荣、校兴为荣。那是在兴华小学开办的头一年,新环境、新班子、新形式,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了兴华小学今后的声誉和发展,领导们为首届毕业班的任课老师难定伤脑筋:全班68位学生,成班率高且参差不齐,与兄弟学校学生素质相比相距甚远,更还有两名学生成绩在10分左右,只有二年级知识水平。这种现状使不少老师知难而退,熊琼华闻讯后,考虑了整整一个晚上后,她主动请缨,挑起了这副重担,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迎难而上。她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学的第一步。经过一个星期的与学生敞开心扉的谈心,每个学生的状况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先后与周世平、王江、刘星等这些有厌学情绪、基础差、贪玩且对其他学生有影响力的学生,促膝长谈把准脉搏,爱心感化,用心对症下药。

学生王江寄住在姨妈家,一日三餐两餐在外自己处理,没有家庭温暖,造成懒散,迟到诸多坏习惯。为此,她首先给予母爱般关怀。根据他一天二元的消费就与附近小饭店联系,尽量保证每餐有饭吃,防止他克扣钱做其他事。每天她一定要不定期问吃了什么,好吃吗?这段时间瘦了没有。有了心与心的交流,真诚的关爱,他变了,变得好问好学,学习也更积极主动了,正如他所说:“我再不好好学习,就无脸见老师,因为老师最疼我了。”除了个别辅导,她还挖空心思利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抓中间关注两头,利用节假日空闲时间给钉子户进行补救辅导。熊琼华还理清全部教材,精心把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合理地归纳,按照班级的实际情况统筹教学,“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一个学期下来,她硬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超人的耐心、恒心,不负众望,终于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获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且在全县的小学生数学能力竞争中辅导刘安同学获县二等奖。为学校赢得荣誉,为学校的开门红立下汗马功劳。学校的老师禁不住敬佩地说,熊琼华老师简直是一位高超的魔术师,把一个差班变成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班级,太不可思议了。

舍小家为大家,她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挚爱

“她工作起来有种狂热,只要走上讲台就能忘我地全身心投入,常常是一出门就忘了家。”她丈夫在评价熊琼华时常常是略带抱怨中充满自豪地说。有一次她女儿两岁时,女儿突发急病,得立即手术。当时她爱人还在乡下,只有她们婆媳两人忙前忙后办理入院、手术等手续。从凌晨5点到6点好不容易将女儿送进手术室,此时已经是筋疲力尽,全身湿透。刚想坐会儿,忽然想起事发急突,还没来得及请假,于是就跟婆婆说要骑自行车去学校请假。婆婆知道儿媳的心事:放心不下班上的45位学生,怕耽误功课,于是劝她先回去上两节课再来吧。

虽说她是想到学校去请假,可是一进校门,什么都忘记了,忙拿着教材径直走进了教室。而医院那边,婆婆一个人跑上跑下,后来,孙女手术出来因人手不够,输氧不及时,差点丢了性命。家人为这事常常抱怨她是上讲台,忘了手术台,为了学生公而忘私。今年三月份,当时她正在上课,感觉腰部阵阵疼痛,哪怕挪一挪都得咬紧牙关,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同学们要求老师休息,让他们自己做作业,可她还是坚持坐着上完这堂课。她想到这学期学校老师本来就紧缺,若要请假很难调整,再加上刚开学不久,学生好不容易把心收回,老师再离开一段时间,肯定会影响学生成绩。思前想后,她与医生协商:就是与其他教师调整课务,每天腾出半天时间去吊针。这样治病、教学两不误,心里也踏实,她就是这样把教育事业当生命的一部分,默默耕耘。同事们佩服她那忘我的敬业精神,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了她。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熊琼华不断地利用一切机会,提高教学水平。通过电大函授自我充电,自我加压以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多次参加各种集中培训,赴上海两个月跟班学习,参加四川的创新教学观摩研讨会。她在外分秒必争,虚心求教,吸收了前瞻的新信息。回来能详细汇报,与老师们共享,领着大家学以致用。在备课组、教研组活动中,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勤于探索,大胆尝试各种教育教法的改进。如进行了开放式、问题式课堂模式教学,进行读、想、说应用题教学初探等,写的论文《浅谈学生质能力的培养》获国家二等奖。积极上示范课、观摩课、优质课。每一堂课她都是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了事。

她在教学中严肃认真,一点也不马虎。前段时间,她要送课下乡,准备了几天她不厌其烦主动要求试教,请全组人员听课评议,再试教。有人直言说:你那么久经沙场,不就是顺手拈来即可吗,何必搞得这么紧张,这么累。她却不这么认为:觉得任何事不能随便,更不能辜负全乡100多位老师,哪怕只能带去一点点新的思想和新的教育动态也好。就在这次送课活动中为了修改课件而尽然忘记了回家时间,被门卫锁在了电教室。她就是这样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与她合作过的老师无人不佩服她那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教学品质。

对每一位学生,她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

熊琼华待人真诚,亲切,特别是历年一直担任班主任来,她把母亲圣洁的爱老师丰富的涵养融汇在一起,开启孩子初开的心灵,滋润孩子求知的欲望。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关爱。学生们喜欢她,家长们信服她,领导认可她。对于班里那些成绩后进生、行为问题生、家庭困难生,她从不歧视,而是换种思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倍加关照,倍加呵护,时常是花了精力,还得赔上钱物。

肖志财是位农村小孩,家境困难,基础很差,接受能力缓慢,作业几乎不能独立完成,成绩都在30分左右。老师刚接任时,看他连草稿纸都没有,用的是烟盒纸。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就买白纸装订好送给他,并写上鼓励话。一有空余时间,就要耐心辅导他,鼓励他要有信心,笨鸟先飞,不耻下问。慢慢地他开朗了,能大胆交流了,成绩也有所提高达到60分左右,还有一次读书活动需交3.9元,因为家里困难,父母不肯买,他默默地哭了。老师看见了偷偷交了书钱。正是这爱心的抚慰打开了孩子的心扉。在老师去上海学习期间,他想老师想得几次泪流满面,在未发出去的信中写到:老师你是我见到的最好最亲的老师,我多想你是我妈妈呀!我会好好学习,不让你担心、难过的。

熊琼华总是习惯性地用“××男孩”“××女孩”来称呼自己的学生,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扮演的总是良师加慈母的双重角色,以此走进孩子,贴近她们的心灵。周妙珍是一个刚转来的小女孩,站起来有老师高,却很少抬头看前,总是低头走路,低头做事,性格古怪。通过家访,才了解到,由于父母离异现只好与六十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家庭的破裂造成她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爷爷更是连声叹息:这个孩子可怜呀!没有家庭温暖,脾气也越来越犟,且说不得,否则整天不出房门,与你对着干,真拿她无可奈何。老师安慰了爷爷,让他不着急,在家少发点火,多鼓励她,把失去的爱找回来。以后的日子,老师常常有意识的多给予她微笑,希望能看到她脸上有欢乐的表情。若周妙珍再次没做数学作业时,老师总是轻轻地问她什么时候能做好,若及时补好了,就肯定她,若没补好,又给予她足够时间,这样虽然交得迟一点,但毕竟会做了。上课她的回答常惹其他同学大笑,老师总会肯定她思维中合理的地方,请她坐下再好好想想,听听人家说。每堂课下来总少不了问问她听懂了没。慢慢地,她变得乖了,上课更认真,个别题不会做,会在旁边写上一句话:教师对不起我不会做。那朵曾紧闭心房的花儿又开放了。现在周妙珍同学已参加了工作,还不忘年年来看望老师,正如她所说:是老师待我象亲生女儿一样,引导我找回做人的尊严,由丑小鸭变成小天鹅。她用那高尚的人格不知感动了多少孩子,使他们好学进取,迷途知返,接受爱也回报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熊琼华以自己对工作、对学生的爱默默地诠释着“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内涵。她也因成绩突出而先后荣获市优秀教师、县百佳教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