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化雨润桃李(湖北)
2006-09-12

青春化雨润桃李

——记通山县南林桥镇希望小学校长华胜春

 

座落在文化尖山麓的南林小学,涵养了南林桥这一古镇文化的灵秀,为高级学府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可造之才。因而在这块园地倾注了心血的园丁们,则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31226,是全镇选民关注的日子,这天,全镇分四个选区选举县人大代表。中午12点,其它三个选区的结果报到南林小学这个大选区,四个选区的得票结果均以华胜春校长的选票最高,人们喜悦地奔走相告:“华校长选上了!”“华校长选上了!”作为一名教育界候选人,为什么她得到人们如此的信赖?请看如下一组数字吧:

19962000年,华胜春主讲的优质课和撰写的教研教学论文获地县一、二等奖6次。

19992002年,华胜春先后被评为镇级教学能手3次和镇、县级教学先进3次。

19892004年,华胜春先后被评为镇、县级先进教师10次,模范班主任8次、优秀校长5次。

20024月评为县级小学思品专业会员。

20027月评为镇级“三个代表”先进个人。

2003年到2006年,华胜春被当选为“县总工会代表”、省级“骨干校长”、市级“先进女职工”、“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县级“巾帼建功标兵”。

 

情系山区 以苦为乐

 

1987年,朝气蓬勃、青春亮丽的华胜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当一名人民教师。当亲人们为她的分配四处打点张罗,想找个“舒服优越”的环境时,她却婉言谢绝了。她找到当时的教育组长徐步英,报名要求调到最艰苦的库区--石门小学任教。

当时的石门小学条件简陋,教室几乎是危房。华胜春到校后带毕业班语文,从此和全班60名学生吃睡在一起。每周20节课,迫使她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为了便于教学,不影响工作,她将60多岁的老母亲从南林接到石门与自己一起居住。老母亲与过世的父亲在学校隹了一辈子,知道教育工作的繁重,同时为了让女儿安心工作,不为自己分心,欣然卷起被褥来到贫困山区。从此,周六、周日华胜春也能够留下来安心工作了。

    在石门工作4年后,有一天库区团墩村村长唐洪希和教育组领导徐启高找到华胜春,村长请求她去团墩小学任教。团墩小学在水库的另一端,山高路远,是三县交界的偏僻之地,村民多靠小木船出行(教师一般不愿前往教学)。当时华胜春的小孩才1岁多,周六、周日往返多有不便,因此很为难。可唐村长第二次又来到她家,说每周日下午他摇船出来接,周六划船送华胜春出来。华胜春确实被感动了,好像看到了村民们期盼的目光,看到了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想起了山村人民缺少文化的困惑。在母亲、丈夫的支持下,卷起简单的行李,将孩子安顿在家,毅然来到了团墩小学。第一次踏上船头时,小木船摇晃不定,吓得华胜春胆颤心惊。抬头望望烟波浩淼的石门水库,想着孩子们上学的艰辛,华胜春不禁心里感慨万千。刚接班时,华胜春发现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照顾不了自己,宁可放弃孩子上学的机会;还有的封建思想作祟,重男轻女,不送女娃上学。华胜春一一上门做工作,家庭困难的华胜春就垫付学费,并负责接送。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在库区工作期间,华胜春六年如一日,从不叫声苦。石门的水畔山间,那曲曲折折的黄泥小径上,留下了华胜春坚实的脚印;绿荫掩映的校园里,总是回荡着华胜春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心如慈母 爱生如子

 

华胜春是一位政治觉悟很高的教师,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比热爱,而且把这种爱倾注于祖国未来--学生的身上。不管是当行政领导还是普通教师,每期她都是带头搞结队帮扶工作。2002年全县发起的“救救小江山”活动到南林后,她带头捐款100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校师生共捐资2000多元;今年南林发起了“救助孙周生同学”的活动,她又带头捐款150元,师生见后纷纷解囊相助,共捐资2816元。

她的爱心何止这些,我们再来看看近3年来她收养几名贫困女生的事迹:

20019月,六年级学生孙利英的父亲打工时突遇车祸身亡,噩耗传来,这个家庭的希望一下子被击得粉碎,本身贫寒的家庭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中,孙利英同学在父亲出事后就一直未来上学。知晓这个情况后,华胜春迅速赶到她家,安慰她的母亲后,要求孙利英同学返校上课。可她的母亲含泪告诉老师:因为家中仅有的经济来源断了,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2岁的小孩,田地又要耕种,自己的担子太重了,家中需要孙利英料理。看着孙利英那双渴求上学的大眼睛,华胜春的心中隐隐作痛,一个大胆的念头陡然升起:将这个苦命的孩子接到自己家中。当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年后,孙利英同学的母亲泪流满面,感激不已。当下华胜春帮孙利英整理好书包,手拉手将她带到家中,向丈夫忐忑不安地说出缘由后,得到了丈夫的赞许。华胜春甚感欣慰,因为自己家庭也不宽裕,突然加一业孩子会增加家庭负担,能看到丈夫的支持确实高兴。第二天华胜春带孙利英交了学杂费,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每天欢蹦乱跳,并且更加刻苦的去学习。孩子在华胜春家中住了近一年了,第二年7月是华胜春的生日,719这天,华胜春家的茶几上出现了一盆鲜艳的牡丹花,里面夹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女儿:孙利英。华胜春眼泪含在眼眶,她知道,在一年的朝夕相处中,这孩子与自己已结下了母女之情。

20039月,六年级又迎来了一批新生,可开学一段时间后,一位叫黄丽单的同学一直未来上学。经了解,她家住南林桥镇最贫困山区--高桥,离南林有三十多里山路。华胜春与一位教师一起,步行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这位学生,家庭情况确实寒心:3间瓦房年久失修,房内无一件像样的家具,家中劳动力就是70多岁的老奶奶,黄丽单的爷爷长期卧床不起,在小丽单4岁时,母亲因病过世,父亲外出打工杳无音讯,一位姐姐上初一,老奶奶实在没有能力送小孙女上学了,看着这个家徒四壁的苦难学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华胜春的心头,她再次领养了一位贫困的女生。将黄丽单带回家后,换洗干净,替她交清学费。这孩子由于在家只有不识字的爷爷、奶奶带着,没有人辅导功课,成绩较差,白天在校,华胜春拜托科任教师多关心孩子学习;晚上在家里就帮她温习功课,将以前未弄懂的知识一点一点的复习,并督促她反复练习,孩子也很刻苦,经过半年的努力,现在学习成绩赶了上来,各科作业每次都是“A”。

3年来,华胜春收养了三个女生,她们都在她家中住了整整一年,从进门的面黄肌瘦到一年后个个白白胖胖,学习成绩也很优秀,目前,两个上了初中,一个还在华胜春家中。三个孩子的书杂费都是她负责,逢年过节她都视如己出,生日礼物一样买,去年过年,华胜春在南林一家衣店订购3套十二、三岁女孩的衣服,老板说:你对她们就像自己的女儿啊!是的,华胜春把师情、 母爱融于一体了……

 

爱岗敬业  努力进取

 

初上讲坛,没有教学经验,刚毕业就委以重任带毕业班,她深知要给学生 一碗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她白天认真上课,一有空就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一边听,一边记,一边认真揣摩,还虚心请教他人;夜晚,她认真写教学心得体会,看教学书籍,阅读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写一笔钢劲有力的粉笔字,每当听课时,她都留意那些粉笔字写得好的教师的运笔姿式,并虚心向她们请教,自己有空就认真揣摩。练了粉笔字后,她又刻苦练习毛笔字,现在布置教室自己动手写,不用再麻烦其他教师。一九九九年的基本功考核,她取得了97分的好成绩。

19995月华胜春和通山的14名教师被通知到咸宁师专参加普通话培训。培训期间,她没有请一天假,晚上也不和学友们去参加文娱活动,她想到自己出来学习一次机会不容易,一定要认真学习,白天认真听课,作好笔记,晚上在寝室反复对照录音机一遍遍地练读,等同寝室的学友回了就按掉录音机的声音,插上耳机,躲在被窝里反复读。培训时间到了,经省监考老师考核,华胜春和通羊镇一名教师获二级甲等的好成绩,并且受到了教委主任阮仕词的表扬。回校后讲公开课老师们都称赞:华胜春的普通话有了质的变化。

她满怀对教育的挚爱,勤奋学习,积极锻炼,全面发展和造就自己的素质,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1999年她获得大专文凭。她暗暗立政誓言:不断提高 自己的素质,当一名好园丁,当一名好老师,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健全组织   科学管理

 

200110月华胜春担任了南林小学校长职务,新任校长没有盲目地烧三把火,而是带领主要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师生,调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教师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备教批辅考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行政人员职责》等,有制可依,以制制人。

想得好不如做得好,制度再周全,如果不落实,终是一纸空文,这么多的制度,如何贯彻执行呢?首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例如:华校长每天全天坐班制,最先一个来到学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考勤制度,严格考勤,不分亲戚老少教师,如实记载,定期公布,奖惩分明。南小教师心中都知道,若违反了制度,华校长是不讲情面的,一定会在黑板上公布出来。华校长自己杜绝了打麻将、打扑克,目的是给教师们做个好榜样。

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这是全体教职工的共识,每期开学初,华校长都 要和主管领导反复强调安全问题,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绷紧安全这根弦,校务会上,校长与班主任、后勤人员分别签订《学生安全管理责任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签订责任状,学生安全工作与校长.班主任津贴挂钩。

其次是清政廉洁,做堂堂正正的模范。近几年来,她实行民主理财,收支公开,尤其是做到不贪不占。由于是女同志,外出办事不必揣香烟,有时客人来校,买一包香烟待客,待客人走后,她又将香烟收好,放进抽屉,待下次有客人来时再招待,真是一分钱当一分钱用,紧缩开支,确保学校正常开支。

农村实行了一费制后,学校经费拮据,一条烂泥路困扰着师生。华校长咬咬牙,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向亲戚朋友筹措,功夫不负有心人,筹来现金4千多元,水泥10吨,终于修建一条长108,宽3的水泥路,看到师生下雨天再也不沾泥土,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教学楼,她欣慰地笑了。

由于“普九”债务严重,包工头频频锁门,造成学生常流浪街头,让人看在眼时,痛在心中。华校长针对这些情况认真分析:包头锁门也有他们的难处,一个工程下来他们也要欠几十万,他们之所以有这种过激的行为,发生连续锁门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无人承担责任:镇无能为力,村订合同推诿责任不管,学校更撒手不管,让这些包头几头受气,只有一锁了之。华校长上任后,亲自上包头家门,农村人白天事多,只有晚上去,刚开始常常是热面求冷面,一次不行就两次。与他们谈心,讲国家政策,要他们安下心来,事情总有解决的一天,锁门只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县财政每期都拨工作来,只要钱到位,学校决不会挪用。言之必要有信,以后只要工程款来了,华校长就将钱平均分好,一一上门送给包头。2002年秋包头夏亚铁突患重病住院,屋漏偏遭连夜雨,妻子不甚又将手折断,华校长得知情况后,与几位行政领导迅速上门看望,并送去1000元现金以解燃眉之急,夫妇二人感激不已。包头与学校僵持的局面没有了,缓和了关系后,包头们怎么也不好意思开口锁门了。四年来,没有发生锁门现象,让学生有了安定的学习环境。

财经是个敏感的话题,为了推选民主理财,华校长实行财务公开,开学制订好预算计划,行政开会研讨商定,然后召开全体教师会通过,争取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在倍受学生家长和社会关注的收费栏中,将收费依据、项目、金额写得清清楚楚,做到依法收费,并向家长公开承诺不乱收一分钱;而教师关心的“学校收入与支出”项目中,把本期收入交待的明明白白,支出则由出纳按月在教师会上公布接受监督。学期末,由工会牵头,派代表认真审查学校全期的收入和支出,并在教伐会上收入、支出由负责人向教职工逐项公开解释。这样做,在学生家长中赢得了信誉,几年来没有家长因收费上告的现象。对学校的收支给教师一个明白,给领导一个清白,强化了教师教师聚财育人的意识,增强了教师对领导的信任感。

华胜春,每一个脚印走得踏实,恰如其名“不是春光似春光”,不是男儿胜过了男儿。华胜春从小就崇拜才女李清照、锲而不舍的居里夫人、干革命工作的邓颖超……,她要向她们学习,做一个人生的成功者,做一个女强人!19个春秋,她一步一个脚印,以自己辛勤的耕耘、执着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和显著的成绩,用自己的青春滋润着祖国的桃李,在教育园地这块圣洁的土地上谱写着自己亮丽的人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