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迹
一、 敬业爱岗,扎根山区情不悔
罗和茂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汝城的西部山区──文明、延寿瑶族乡、岭秀瑶族乡。汝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延寿瑶族乡、岭秀瑶族乡又是汝城最贫穷落后的乡镇,许多人把到那里工作视作充军发配,闻之色变。但罗和茂同志却始终不忘党的培养,服从组织安排,克服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困难,毫无怨言,没有后退,安于清贫,初衷不改,乐教不疲,任劳任怨。
延寿瑶族乡,是郴州市少数民族最多的乡,也是汝城县经济最不发达的乡。在延寿瑶族乡苗圃希望中心小学工作期间,发展瑶乡教育、振兴瑶乡经济、维护民族的团结与安定,是罗和茂同志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学区党支部书记,既必须全面管好小学工作,还得兼顾中学的教学管理。从他调到延寿之日始,他就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事关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发展离不开民族团结,因此,他根据延寿乡的现实与特点,建设性地提出在延寿实施特色教育,即民族团结教育,抓住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的思路,为加快瑶乡教育发展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
在岭秀瑶族乡苗圃希望学校工作期间,罗和茂同志发现这里的贫困学生相当多,学生流失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他心急如焚,积极想办法,一方面力行节约,从有限的学校财力中挤出资金帮困助学,还自己带头并发动教师捐款助学;另一方面努力争取香港苗圃行动团、香港乐艺社、中铁公司、省、市、县民委等单位的资助,每学年不少于二十多万元,资助特困生1300人次,较好地解决了贫困生的流失问题。
长年在偏远山区工作,并没有消磨掉罗和茂同志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情,多年来,他恪尽职守,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力量献给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在艰苦环境中,取得了让组织和人民满意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和表彰:1998——2000年(连续三年)被县政府授予“嘉奖”;1997——1999年(连续三年)年度被职改办考核评为“优秀”等次;1997年被县教育局、县教育工会评为“五好文明家庭”;2003年被县教育工会评为“工会积极分子”;2003年被延寿乡党委、政府评为“机关单位优秀负责人”;2004年被评为汝城县“十佳校长”: 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受到汝城县人民政府表彰。
二、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品自高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参加工作以来,罗和茂同志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和专业进修,以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他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邓小平文选》等著作文献,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做师生的表率,当青年的榜样。积极带头参加各种政治活动,主持并带头参与各种知识讲座,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基层学校的负责人。此外,他还主动参加各种社会捐款,近五年来累计捐款五千余元。同时,他还参加了县、市校长培训班及普法知识培训班,组织并亲自参加市、县的学科知识竞赛,为加强学校管理,搞好教学教研增加活力。
罗和茂同志在工作中能做到以身作则,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起好表率作用。凡是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他自觉做尊纪守法的模范,坚持“违法乱纪的不做,有损师德事不为”,从不沾染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坚持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工作。”时时刻刻注意维护一个人民教师的形象,并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师生。
三、乐于奉献,甘洒汗水做人梯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罗和茂同志从一个普通教师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逐渐成长为主管一个乡教育的基层学校负责人,不知洒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一串串不懈奋斗的足迹。
当普
担任学校负责人以后,他更是从严要求自己,不好名,不争功,待人以诚,处事公道。他非常重视班子内部的团结。对待班子成员,他总是以诚相待,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遇事多商量,利益不独占,苦事自己揽,正人先正己,近几年来,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他多次主动将年终考核评优的指标让给一线的老师。不仅如此,他还在政治上
“关爱教师是校长的本分”,这是罗和茂同志常说的一句话。他常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竭尽全力为教师排忧解难。有一个叫郭新红的教师患尿毒症,要到广东粤北医院接受治疗,花费甚巨,郭老师变卖了家产,东挪西借也无法筹齐住院费,罗和茂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给他想办法。一是想方设法为他借来几千元钱;二是发动教职工、学生为他捐款近七千多元;三是到民政部门为他争取了资助资金,终于使郭老师及时入医院治疗。
四、忘我工作,催开瑶乡教育花
“千淘万沥虽辛苦,黄沙吹尽始到金。”为了加快瑶乡教育的发展,罗和茂同志想尽了办法,吃足了苦头,也做出了不凡的业绩。岭秀瑶族乡是全省著名的特困乡,信息闭塞,群众的观念落后,本位思想比较严重。罗和茂同志在岭秀瑶族乡苗圃希望学校工作期间,他经常向乡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不怕走破脚皮,磨皮嘴皮,通过他积极努力的工作,争取了乡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岭秀瑶族乡共投入14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提高办学效益,是近年来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他经过慎重考虑,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决定适当提前完成县政府、人大下达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任务,即于2004年秋季撤并五所村小。学校布局调整的方案公布后,很多村民和村干部想不通,多次扬言要上访、闹事。在这种情况下,他带领原学校行政一班人深入农户做工作。东山、蒲竹两个教学点由于地理位置较特殊,加之历史原因,家长对学校撤并工作意见最大。他得知后,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步行二十公里,亲自到这两个地方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说服了当地的家长。由于工作细致,措施得力,全乡的5个村小撤并任务顺利完成,加速了该乡实施“一乡一校”工作进程,从而使全乡的学校布局进一步合理化,教育资源也得以有效地整合。
为使瑶乡的教育事业上台阶,在岭秀瑶族乡苗圃希望学校工作期间,罗和茂同志一心扑在工作上,殚精竭虑,经常超负荷工作。为了更好地掌握全乡的教育教学现状,他每期均要对所有学校进行督查。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要对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调查,并就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指导。他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每期听课均不少于20节。通过听课,他更好地掌握了教学现状,也提供了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的机会,同时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教育。通过这些办法,有效提升了该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之一跃成为全县教育强乡。
为使延寿瑶族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序开展,他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精心制定方案,购买教材,又亲自与乡党政领导,与中学、中心小学的负责人一起研究情况,撰写文章,还经济深入课堂,研究个案,使延寿乡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绩:2002年,延寿中学被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评为“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同年10月,延寿中学又被省民族、省体育局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该校蹴球队代表郴州市参加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获一银一铜及两个第六名的好成绩。还先后获县级“目标管理一等奖”、“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及教研教改先进单位”等殊荣。
五、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敢为先
仅管罗和茂同志在工作中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但他从未停住过自己的脚步,在他的人生字典中只有两个字——“奋斗”,他从不满足现状,积极探索山区教育的发展路子。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针对延寿瑶族乡、岭秀瑶族乡苗圃希望学校学校管理存在的差距,先后主持修订了《中心小学教学常规工作评估细则》、《中心小学德育工作评估细则》、《学校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奖惩暂行规定》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这两所学校的工作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
在多年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罗和茂同志始终抓住教学质量不放松,抓住教研工作不放松,他始终把教学质量高看一等,注意把教学与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经他亲自参与并推动的延寿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科研课题被省教育学会、省民委定为省级科研课题,并于2003年五月正式开题论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使自己能做好瑶乡教育的领头雁,罗和茂同志不断坚持自学,坚持与老师们切磋教艺,坚持撰写教研论文且收获颇丰:《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探讨“无人监考”良方》获《中国教育研究论坛—99中学版》征文二等奖(1999年8月);《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四有新人》获郴州教育学院论文评比一等奖(1998年6月);《浅谈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获郴州教育学院论文评比一等奖(1999年5月)。
罗和茂同志长期扎根于山区教育,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堪称山区教坛拓荒牛;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展现人民教师师德风范;忘我工作,业绩卓著,汗水浇开瑶乡教育之花;与时俱进,勇于开拓,不愧为山乡教育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