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灵魂之窗的优秀导航者(西藏)
2006-09-12

人类灵魂之窗的优秀导航者

——记潘多同志的先进事迹

 

他,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名叫潘多,中共党员,小教二级教师。1967年出生于南木林县奴玛乡努玛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他没有优越的出生背景,却有着金子一般耀眼的人格魅力。

潘多从小就能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在读小学和中学期间一直都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考上了日喀则师校并于19927月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南木林县芒热乡中心小学任教。

潘多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路线。由于他的工作成绩突出,1994年被组织吸收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并被学校提拔为教务处主任,担任学校的教务工作。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他不断地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教学管理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1996年,在有关领导的组织下,他参加了日喀则师校的“小学校长培训”学习并取得了合格证书。由于他的努力,学校的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因此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于1997年的被任命为芒热乡中心小学校长,主管该校的全面工作。担任校长以后,潘多同志更加敬业、爱岗。他常常因为学校的“二正作”顾不上吃午饭,更因为学校的工作——管理出现的问题而彻夜未眠。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名校长而在教职工面前作威作福,却按照校长的职位要求严格约束自己。1999年,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学校管理模式的变化,他再次参加了拉萨师校举办的“全区中小学校长培训”学习活动,学期结束后顺利取得了结业证书。2000年,潘多同志再次参加西藏民院的“小学校长提高培训”学习,学期结束后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结业证书。

通过这几次的培训学习,使得他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回学校后,他—方面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思想上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素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他带领全校教职工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还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校园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有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校的面貌焕然—新,成了全县教学成绩比较突出的乡完小之一。

潘多同志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以身作则。为了在教师中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他自己主动担任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平易近人的良好师德以及“爱生如子”的慈父精神,他所带的班级在学校大小考试中总名列第一,班风学风也成了学校其他班级学习的典范。这所有的一切,使得他在学校教师队伍中享有了很高的声望,所有的老师都被他带动起来,成为一支团结、上进、拼搏、进取的优秀教师队伍。

他是一支燃烧着的蜡烛,在照亮周围学生前进的同时,教育局的领导发现了他发出的光芒。由于当时全县所有的乡完小中奴玛乡中心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比较混乱,2004年元月,他被调到该中心小学担任校长,主管学校教学工作,负责全面纠正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不良之风。自担任了该校的校长之后,他针对学校的内部管理松散,教学质量差,各科室负责人分工不明确,学生辍学和流失现象严重等众多问题,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借鉴了许多成功的学校管理工作案例,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上报了有关部门得到审批。在他的努力之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老师都说:奴玛乡中心小学是潘多校长给予的第二次生命。大家都坚信,只要跟着校长的路线走,学校的未来:将是风光无限的—片蓝天。

在潘多的又一次成功的管理实践之后,他成了全县乡镇后进学校的挽救人。有关领导根据他的业绩和表现,很快义在20053月将他调到管理比较松散混乱的索金乡希望小学担任校长。到了学校上任后,他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工作态度很快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在短短—年多的时间里,索金乡希望小学的管理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各项工作都逐渐走上了正轨,学校日常教学工作都正常开展并日益优势化,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他曾说过:“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孩子,失去了孩子,我的家就没有存在的可能和意义”。他对学生的关心真正的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针对学校学生辍学和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一问题,他一改过去要求教师下队招生的做法,坚持自己联系当地政府亲自下队招生。在对那些义务教育观念淡薄或者缺乏的家长的劝说过程中,他遇见过不少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来没有后退。很多人都劝他别再自己为难自己了,将招生材料上报吧,反正上级政府会想办法解决的。可他坚持要自己去。用他的话说就是:只有不称职的教师才会把工作中的问题留给上级部门,他的职业道德不允许他这样做。经过他的反复劝说,家长们的思想开通了,同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学校,学校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了提高,而辍学率和流失现象却反比例下降了。对返校的孩子他也百般关心,使得学生都愿意留在学校努力学习。他的努力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不再出现以前的教师停课追学生的局面,学生留住了,教学质量也保住了。

他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在不断地进行学习利研究,提高自己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2005年,他在地区教育体育局主办的《点石》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当教师难乎?易乎?》一文,受到了全区教师的好评并将此文章推荐到北京市《湘潮》学术研讨编辑部进行发表。   

在他当校长期间,他经常带领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会。他曾说:“教学质量是人民教师工作能力的体现,是每—位人民教师向党和人民交上的考卷,我们不能交‘白卷’啊!”为了更好的管理好学校,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每—次参加培训回来后,他总要在学校举行几次学习活动,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培训”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教师,再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讨论制定出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法,并由自己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中试行,出现成绩后就在全校推广,失败后就全校教师集体讨论,找出失败原因后再改进、再试行……—直到适合本校实际、全体教师满意为止。最让大家佩服的是,他提出了“超越平庸,选择完美”的口号。他说过,这是我们人生追求的应有的日标,也是我们工作追求应有的境地。工作如此,做人也如此。正因为我们当中有无数的人在工作中养成了轻视、马虎、敷衍了事、随意拖延的坏习惯,我们的工作才难以开展,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甚至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老百姓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些信任和爱戴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这句话,改掉过去那些不良的习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干好工作,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历史任务。

自他担任我校校长以来,为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认真执行好党的教育指示,全面抓好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他倡导教职员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环境卫生搞上去了,教学质量也搞上去了,不仅没有在生活中随意浪费—分“三包”经费,还在全校养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生活作风和文化氛围,整体上提高了学校的精神风貌。现如今。在上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潘多校长的正确带领下,索金乡希望小学虽处在山峦之中,却有着那一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乐于进取的团队精神;有着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风貌。我们相信,我校在潘多校长的带领下—定会在我县教育战线上成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优秀乡镇学校,我们学校的明天会因为曾经有了这样一位校长而骄傲、自豪。

他的成绩,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的,也不是—件事可以列举的。早在1996年,他就获得了地区优秀班主任的称号;2000年,被讦为先进教育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地区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他,是雪域高原的—位园丁;他,是雪域高原的一支红烛;他,是雪域高原的—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是照亮雪域高原千万人道路的金色太阳!我们相信,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还会取得更多的荣誉称号,会继续充当人类灵魂之窗的优秀导航者。

 

 

                                    索金乡白玛央金第四希望小学

                                          2006年7月3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