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把汗水洒热土(陕西)
2006-09-12

愿把汗水洒热土

记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乡邮政希望小学刘恩良

 

商州区三岔河乡地处秦岭深处,属国家级特困乡。离312国道进入泥峪川通乡公路2公里处,有一所修建一新的小学,人们从它面前经过时目光都会被“三岔河乡邮政希望小学”十个金光大字所吸引,大家赞赏这所学校是本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地村民念叨国家邮政局和社会好心人捐资助学的善举,也谈说着刘恩良为这所学校流下了太多的汗水。

刘恩良,男,年已50岁,土生土长在这大山里,1975年参加教育工作,十七八年的民办教师生活没有动摇他投身教育这块热土的信心。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更好服务于家乡,他刻苦学习,于1992年考入陕西省商洛教师进修学校学习。1993年在校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毕业分配到该校任教导主任(该校当时名为火神庙乡中心小学),1997年任该校校长。

这所学校始建于解放初,属庙宇改建,土木结构,年久失修,墙壁倾斜裂缝,屋顶破烂不堪,经常是外面下大雨,教室下小雨。5个村420多名学生就挤在这小小的六个教室,村民们虽然挣扎着一次次解囊修补,但不能彻底改变学校面貌。他对这些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四处奔波寻求外援。“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喜从天降,国家邮政局拟定立项捐资将该校建成希望小学。

为了搞好规划,他曾两次骑自行车到20里外的黑龙口东街小学、小商塬希望小学考察,牺牲了多少个双休日,找领导、村干部商谈教学楼的定位。一天他早八点在学校吃了饭去县城找设计室同志搞规划,忙到下午五点同设计室何技术员回校时才记起自己一整天还未吃饭,就叫王彭芳老师给他泡了一碗馍充饥。学校规划结束后,接着就是希望小学匹配资金的筹措,为了落实十几万元资金,他印发了《建希望小学告村民书》,并亲自同村干部向村民宣传,亲自走亲访友,共捐资九万余元。由于资金由缺口,他便带头和动员本校教师用工资抵押贷款一万多元,以解当务之急(至今他个人名下仍有三千多元贷款未还清),当教师贷款在一时还不了,影响他和五个教师六个月不能发工资,眼看又要放暑假,他焦急了,在本校一女教师订婚的宴席上,酒他不想喝,饭不想吃,只是陪坐着,脸上布满道道愁云。在那五百多个日日夜夜里,有多少心事、伤心事挫伤过他,曾独自一人关上门也伤心过,也流泪过。有一次,一位年过50老师叫开他房门,递去毛巾镲掉了眼泪,后红着眼圈儿仍走向教师会场安排工作。

他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家变成了旅社,在建校期间,老伴见他忙,把被褥拿回家洗,而他忙于工作直到深夜,便把学校幕帐铺盖在身上过夜。还有一次老伴患妇科病严重,孩子来叫了他两次(当时正开乡村干部会),他都走不开,第三次他才回家,那时已是下午,他用自行车把老伴带到20里远的黑龙口医院住了一夜院,第二天买了针药回家治疗,他又依然忙于建校工作。一天夜里他低血糖病发作,吐在自己的脸盆里,第二天买了药吃,也没请假休息。筹建、修建希望小学的过程中,对他来说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没有想过额外的分文报酬,虽说又苦又累,他都很乐意,只盼望着希望小学早日建成。

在工程质量上他严格把关,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立即要求返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由于相互配合,十间三层教学楼、开放式围墙、大门依次竣工。在学生搬进教学楼那天,召开了家长学生大会,让大家感受温暖,感受关爱,珍惜幸福,为希望小学争光添彩。

刘恩良同志从教以来,向来工作都是一丝不苟。他又一颗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爱心,有正确的人生观,能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他在商洛教坛上发表了《校长要正确处理好职务与觉悟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职务不等于觉悟”,正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写照。

他能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不光有组织能力,而且有吃苦精神,做事率先垂范,用实干精神带动大家。学校一女教师请产假,缺人代课,他亲自包了四年级一个班,既当班主任,又包全部课程,管教有方,教学有法,感化了全体教师。

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他深深懂得只有赢得教师才能赢得教育,他支持鼓励教师闪光和提高自身素质,仅10名教师,均由中师学历进修为专科水平,2人取得本科学历,有3名教师获国家级论文奖,涌现了区级先进教师2人,区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各1人,3名年轻教师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他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少先队工作为载体,购置了鼓号、服装、乐器,代表全乡参加了文化节演出。办起了图书室,开展读书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知识。办起了红领巾广播室,班班都有小记者,宣传好人好事,交流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好经验,塑造美好心灵。组织了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特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他把教学质量抓在手中,亲自听课平课、查阅教案作业、加强常规管理和课改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如教师张麦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示范课在全乡推广,收效良好;教师李辉抓贫困生学习的经验在全乡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他善于解决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困难,如建校期间,六年级因缺教室搬到离学校约五里多远的七星初小上课,他让徐增强老师不要来回跑路,到自己家吃饭半学期,没有影响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该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节节高,每期会考,均居全乡前茅,受到组织好评,他连续评为乡先进个人和模范共产党员,也曾获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

最令人感动的是能以情感人,以人格魅力赢得社会对学校认可和支持。2006年春村民王文盛又捐资7万余元,为学校硬化了操场、修建了舞台、购置了价值2000余元的报刊栏2个、制作了新栏板,校内栽植了名贵树木,美化、净化、绿化了校园,营造了良好育人环境,使这所希望小学锦上添花,增添了新的活力。

我们深信在他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将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