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区政府规划在明年创建一所特殊学校解决残疾儿童受教育问题
本报讯 记者谭晚兰报道:由于没有一所特殊学校,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境遇。针对这种情况,高明区政府规划在明年底创建一所特殊学校,以解决残疾儿童受教育问题。
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困难重重
根据高明区残疾人联合会统计,高明区有9000多名残疾人,其中7至15岁残疾儿童约180人,脑瘫约占19%,肢体残疾约占23%,听力语言残疾约占22%,视力残疾约占15%,弱智约占15%。
目前高明区有80%的残疾儿童正在接受教育。其中,在佛山市启聪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有13人,还有一小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残疾儿童去了广州或其他地方就读特殊学校。但由于区内没有一所为残疾儿童开设的学校,大部分家庭条件一般或较差的残疾儿童不得不与正常儿童一同上课。肢体残疾儿童除了行动不方便,还能够应付正常的学习,而聋哑、弱智等这部分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谓大之又大。同时,差不多20%的残疾儿童还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没有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只能呆在家中。
明年将创建特殊学校
小廖是更合镇千禧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生下来就丧失了听力的他在学校遭遇了种种困难。由于家庭条件限制,父母就近将他送进了一所普通学校就读小学。尽管戴了助听器,小廖还是不能听清楚老师的讲课,他只能一边看板书,一边根据老师的口形来判断他在说什么。下课时,他把同学的笔记本借过来仔细看以补充自己没有听到的内容。尽管比较勤奋,小廖的成绩还总是落在了后面。
据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像小廖这样随正常班级一起上课的残疾儿童在高明区并不少见。他们一方面由于某种缺陷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习,另一方面得不到老师的重视,更别说特殊的照顾了,所以往往被遗忘在了教室的角落。
针对这种情况,高明区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高明区规划在明年创建一所特殊学校,以解决残疾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据介绍,该区将借鉴南海、顺德等区创办特殊学校的经验,根据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班级与课程,以确保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佛山日报]